撑起“幸福伞” 铺就“增收路”——临沂沂水多维发力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2:01 1

摘要:琅琊新闻网讯临沂市沂水县现有持证残疾人3.9万人,其中重度残疾人1.2万人。聚焦重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沂水县大力弘扬“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理念,多维发力开展扶残助残,夯实兜底保障,畅通就业渠道,深化助残服务,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稳稳撑起

琅琊新闻网讯 临沂市沂水县现有持证残疾人3.9万人,其中重度残疾人1.2万人。聚焦重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沂水县大力弘扬“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理念,多维发力开展扶残助残,夯实兜底保障,畅通就业渠道,深化助残服务,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稳稳撑起残疾群众的“幸福伞”。

“保障+关爱”织密兜底保障网络

马站镇神林店村村民刘洪山为三级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最近,沂水县残联为他发放了安全手环,并提供居家托养免费在线服务,极大地解决了他生活中的诸多困难。“这种安全手环具有实时定位、紧急求救、语音通话、服药提醒等功能。通过设定电子围栏,可以限定残疾人的活动区域,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联系到监护人,监护人也可以实时掌握残疾人方位,可有效保证残疾人的安全。”马站镇残联干事杨洪霞介绍。

针对无劳动和自理能力的重度残疾人,沂水县着力织密残疾人民生“保障网”,1.17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1.2万名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最低标准100%参保。创新实施“如康家园”服务模式,建成18处乡镇级服务中心,为126人提供日间照料,完成1080户家庭无障碍改造,居家托养服务惠及401名重度残疾人。建立“临时救助+节日慰问”机制,“十四五”期间发放救助款物30余万元,实现突发困难群体48小时应急响应。

“培训+就业”培育家门口增收沃土

富官庄镇后陈村村民鞠涛秀为重度肢体残疾人。今年春节前,他在如康家园参加了PE花制作培训课,现如今,花芯、花瓣、花头在他手中一点点变成了精美的花朵,这一朵朵花便是他生活的希望。“多亏县里搭建了‘如康家园’这个平台,我们不但学到了不少东西,还能够靠自己双手挣钱,补贴家用。”鞠涛秀感激地说。

沂水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丁明利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瞄准残疾人“生活有保障、出彩有机会”,沂水县通过搭建平台、开展培训、精准设岗等多元化手段,为残疾群众铺就一条通往自立自强的康庄大道。

针对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群体的特殊需求,构建“技能培训+岗位开发”双链体系,开展非遗葫芦雕刻、盲人按摩等特色培训,开发公益岗位1340个。定期举办大棚蔬菜种植、电商直播、盲人按摩等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残疾人达360人次。培育5家山东盲按“齐鲁手创”品牌店和1处市级就业基地,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助力他们开启人生新篇章。建设23处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如康家园”,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就业机会。

“线上+线下”打造助残服务“高速路”

富官庄镇西得水村村民宋金梅因车祸长期卧床,无法去现场办理残疾人证,为此,她的家人申请了上门评残服务。康复期一过,评残专家们如约而至,通过现场诊断、查体、查看病例,全面了解宋金梅的残疾状况,进行专业鉴定,并耐心解答日常护理方面的问题。

以“群众少跑腿”为目标,沂水县深入推进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提质增效,线上上架“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模块,线下在县、乡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窗口,积极开展上门办理残疾人证、上门配送及维修辅具、上门实施无障碍改造和上门开展居家托养服务等“四上门”服务,打造服务残疾群众“高速路”,将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目前,全县共办理残疾人服务事项2100余件,压缩办事时长54%、压减办事环节75%、压减申请材料65%、减少群众跑动88%。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洪芸 通讯员 贾孝月

来源:鲁南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