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后出生女孩可免费接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2:00 1

摘要:“女儿今年13岁,刚接到通知可以免费打HPV疫苗了!”近期,新华社权威快报发布的一则消息引发家长圈热议: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满13周岁的女孩,可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

重磅!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后出生女孩可免费接种,这些细节要知道

“女儿今年13岁,刚接到通知可以免费打HPV疫苗了!”近期,新华社权威快报发布的一则消息引发家长圈热议: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满13周岁的女孩,可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

这一政策落地,意味着我国宫颈癌防控体系迎来历史性升级,从“自费自愿接种”迈入“免费普惠接种”新阶段。本文结合政策原文、权威解读和实操指南,一次性讲透免费接种的适用人群、接种细节、防护效果,帮家长和适龄女孩清晰把握政策红利。

一、政策核心:2剂次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覆盖特定人群

此次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明确了**“特定人群+特定疫苗+特定剂次”**的实施框架,精准聚焦宫颈癌防控的关键环节:

1. 适用人群: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满13周岁女孩

政策划定的免费接种对象非常明确: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2011年11月10日及以后出生,且接种时已年满13周岁的女孩。这一年龄段的设置,是基于HPV疫苗“早接种、早保护”的科学规律:女性在首次性生活前接种HPV疫苗,防护效果最佳,而13-15岁是全球公认的HPV疫苗最佳接种年龄。

以2025年为例,2011年11月10日出生的女孩,在2025年11月10日满14周岁,即可在年满13周岁后申请免费接种;2012年及以后出生的女孩,将在未来几年陆续达到接种年龄,家长可关注当地疾控中心或学校通知。

2. 疫苗类型:双价HPV疫苗,防护针对性明确

免费接种的疫苗为双价HPV疫苗,主要针对HPV16和HPV18两种亚型——这两种亚型导致了全球约70%的宫颈癌病例,防护重点精准且高效。虽然市场上还有四价、九价HPV疫苗(覆盖亚型更多),但双价疫苗对宫颈癌的核心防护力已足够坚实,且免费政策能确保更多女孩“应接尽接”。

从接种剂次看,政策明确为2剂次,接种时间间隔为0、6个月(即第一针接种后,间隔6个月接种第二针)。相较于自费接种时的3剂次,2剂次的方案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接种次数,更适合青少年群体的时间安排。

二、为何优先选双价?防护效果、成本效益的科学权衡

很多家长疑惑:“为什么不是防护范围更广的九价疫苗?”这背后是公共卫生政策“群体防护最大化”的科学考量,双价HPV疫苗在以下方面更具优势:

1. 防护核心亚型,宫颈癌预防效率超80%

双价HPV疫苗针对的HPV16、18亚型,是宫颈癌的“主要元凶”。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接种双价HPV疫苗后,可预防约84.5%的宫颈癌病例,对这两种亚型相关的癌前病变防护率更是超过90%。对于未感染过HPV的女性,接种后的抗体水平能维持至少10年,长期防护效果稳定。

2. 成本效益比更高,让更多女孩受益

双价HPV疫苗的生产技术成熟、成本可控,将其纳入免费免疫规划,能以有限的公共卫生投入,覆盖最广泛的目标人群。据测算,通过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我国每年可减少数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从长远看,能大幅降低宫颈癌的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是“花小钱办大事”的公共卫生策略。

3. 与自费疫苗不冲突,后续可补接种

政策明确: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不影响适龄女孩后续自费接种四价、九价HPV疫苗(若有需求)。但需注意接种间隔——若已完成双价疫苗的2剂次接种,建议至少间隔12个月后,再考虑接种其他价型的HPV疫苗,具体可咨询接种点医生。

三、接种全流程:去哪打?怎么预约?这些细节要记牢

为了让适龄女孩顺利接种,各地正陆续启动免费HPV疫苗接种工作,家长和女孩可按以下流程操作:

1. 接种地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学校集中接种

免费HPV疫苗的接种点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部分地区会通过学校组织集中接种(如初中学校统一安排)。家长可关注当地疾控中心官网、“健康中国”公众号或社区通知,查询具体接种点和接种时间。

2. 预约方式:线上线下均可,需携带身份证明

- 线上预约:通过当地疾控中心官方APP、微信公众号,或“预防接种服务”小程序,按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出生日期等),选择就近接种点预约;

- 线下预约:携带女孩的身份证(或户口本)、预防接种证,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现场预约;

- 学校组织:若学校统一安排接种,会提前发放告知书,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即可参与。

3. 接种前准备:了解禁忌,避免空腹

接种HPV疫苗前,需注意以下事项:

- 禁忌人群: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者、处于急性发热疾病期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可暂缓接种,哺乳期结束后补种);

- 常规准备:接种前避免空腹,穿着宽松易挽袖的衣物,携带接种所需证件;

- 知情同意:接种前需签署《HPV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家长需详细了解疫苗作用、可能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疼痛、红肿,少数人出现发热、头痛等,多为轻微且短暂)。

四、延伸科普:HPV疫苗接种的3大常见误区

政策落地后,不少家长仍存在认知误区,这里集中解答:

误区1:“接种HPV疫苗就不会得宫颈癌了”

HPV疫苗是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手段”,但并非“绝对防护”。接种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因为疫苗无法覆盖所有致癌的HPV亚型,且少数人可能在接种前已感染HPV。只有“疫苗接种+定期筛查”结合,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宫颈癌风险。

误区2:“超过13周岁就不能免费接种了”

政策明确的是“满13周岁”即可接种,并非“仅限13周岁”。只要是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女孩,在年满13周岁后都可申请免费接种,不存在“年龄上限”(但接种越早防护效果越好)。例如,2011年11月10日出生的女孩,在14、15周岁接种,仍属于免费政策覆盖范围。

误区3:“男孩不需要接种HPV疫苗”

目前我国免费接种政策仅针对女孩,但从疾病防控角度,男孩接种HPV疫苗也有意义(可预防HPV相关的肛门癌、阴茎癌、口咽癌,同时减少HPV传播)。若家庭有条件,男孩可自费接种HPV疫苗,具体可咨询专业医生。

五、政策意义:从“自费可选”到“免费普惠”,宫颈癌防控迈上新台阶

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在此之前,HPV疫苗接种率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主要瓶颈是“疫苗费用高、家长认知不足”。此次免费政策的落地,将彻底打破这一壁垒:

- 从经济负担看:双价HPV疫苗自费接种时,2剂次的费用约千元,免费政策为每个家庭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 从防控效果看:WHO提出“2030年消除宫颈癌”的目标,其中关键指标是“90%的女孩在15周岁前完成HPV疫苗接种”,我国免费政策的实施,将大幅提升青少年HPV疫苗接种率,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 从社会影响看:政策传递了“女性健康优先”的公共卫生理念,通过免费接种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不仅能保护女性健康,更能减少家庭和社会的疾病负担,是一项惠及亿万家庭的民生工程。

结语:抓住免费机遇,给女孩一生的健康保障

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是送给2011年后出生女孩的“健康礼物”。对于家长而言,及时了解政策、带孩子完成免费接种,是给孩子未来健康的“长远投资”;对于社会而言,这一政策的落地,标志着我国宫颈癌防控进入“疫苗+筛查”的综合防控新阶段,为实现“消除宫颈癌”的全球目标贡献中国方案。

如果你家有符合条件的女孩,建议尽快关注当地接种通知,按流程完成预约接种。若对政策细节有疑问,可拨打当地疾控中心电话或12320卫生健康热线咨询,确保孩子及时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

需要我帮你查询所在地区的HPV疫苗免费接种预约渠道和具体接种点信息吗?

来源:聪颖葡萄JHcuUa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