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年前她把红薯粉吹成养生神器,转头法院判她赔钱;如今老蒯悄悄注册五百万的新公司,名字直接叫“蒯时代”,就差把“我要杀回流量池”贴脑门。
“雨姐要回来了?
”刷到这条消息我第一反应是:她真敢,我们也真健忘。
三年前她把红薯粉吹成养生神器,转头法院判她赔钱;如今老蒯悄悄注册五百万的新公司,名字直接叫“蒯时代”,就差把“我要杀回流量池”贴脑门。
先别急着骂,我扒了下最近动作,发现这对夫妻学精了:
账号还没解封,公益先刷存在感。
暴雪天给环卫工送两千套防寒服,民政局官网挂出大红感谢信,时间卡得妙——正好在抖音评估复活的前两个月。
平台要求主播上满40课时培训课,她团队一口气报完,笔记做得比高考生的错题本还厚。
有人嘲她“8800块的Balmain工装裤一穿,农村大姐人设早崩了”,可数据更扎心:第三方问卷里,43%的人提到她先想到“假”和“打架”。
巅峰期单场带货三千万,现在同类主播连她零头都够不着,商业价值蒸发七成,难怪急着把“公益”刷成护身符。
最骚的是老蒯的商业暗线。
十二家存续公司,八家已注销,活下来的全改名带“文化”“传媒”,经营范围齐刷刷新增MCN机构运营。
沈阳沈北新区三套新执照,注册地址选在同一个园区——那边政府给直播基地房租减半。
算盘声我隔着屏幕都听见:先靠公益洗白,再用新公司签一批小号,矩阵一搭,大号复活就算失败,小号也能接着割。
平台不是傻子。
抖音内部流出的“历史违规账号复活计划”审核表,第一项就是“社会舆情正向指数”,翻译成人话:骂你的人不能太多。
于是雨姐团队连夜下架橱窗里所有“雨姐”字样,直播间背景换成素到发灰的砖墙,助理一律穿军大衣,连口头禅“家人”都改成“老铁”,生怕触发网友记忆点。
我蹲了她一场试水直播,在线人数最高八万,弹幕却一半在刷“红薯粉还钱”。
她假装没看见,埋头卖五常大米,链接刚上就被平台提示“商品资质待补充”,五分钟不到下架。
评论区瞬间狂欢:“连米都嫌弃你。
”
可别以为这就是结局。
行业里流传一句话:“黑红也是红,只要平台敢放,就有人敢买。
”雨姐的负面印象率43%,意味着还有57%的路人池可捞。
她团队现在每天投两千块做短视频投放,内容清一色“东北农村年夜饭”,点赞不高,却能把账号权重一点点养回来。
算法不讲道德,只认停留时长,有人骂就有人看,有人看就有转化,这就是直播电商的黑暗森林。
我算了笔账:按她巅峰期ROI,只要复活成功,首场带货就能收回半年公益支出。
平台抽成、团队工资、投流成本全算进去,净利依旧能到三成。
资本不怕你翻车,就怕你没流量。
雨姐就像一辆出过车祸的豪车,只要发动机还能响,就总有人愿意低价接盘,翻新后再倒手。
至于我们这些看客,真别高估记忆力。
三个月后,她只要在直播间掉两滴眼泪,说一句“姐知道错了”,就能把“8800块裤子”洗成“女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
屏幕前的你,手指比脑子诚实,链接一点,尾款一付,流量闭环就此完成。
所以,下次刷到“雨姐给环卫工送温暖”别急着感动,那只是复活剧本的序章。
真正的戏眼在第二季度:平台放不放人,商家敢不敢投,网友忘没忘。
三方能同时松口,她就再次站上风口;只要有一环掉链子,这场“公益+商业”的双轨列车就会脱轨。
而我,把话放这儿:如果她能顺利回来,直播电商的底线就又被往下拽了一格。
以后任何网红都可以照这个模板操作——先惹事,再捐款,然后换壳重生。
流量池会变成化粪池,我们每个人都是共犯。
来源:一往无前糯米qLJeg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