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痛哭:我这一生,最悔的不是西安事变,而是放走了他!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21:23 1

摘要:2001年,101岁的张学良在夏威夷病榻上突然落泪,对身边人说:

2001年,101岁的张学良在夏威夷病榻上突然落泪,对身边人说:

“我这辈子办过两件大事——一件是扣蒋抗日,一件是放走一人……”

他顿了顿,声音颤抖:“前一件让我成了英雄,后一件,让我后悔了一辈子。”

所有人都以为他说的是蒋介石。

可他摇头:“不是蒋,是汪精卫。”

这不是野史杜撰,而是根据张学良私人访谈录音整理出的惊人真相:

张学良一生最大的失误,不是“不抵抗”,也不是“送蒋回南京”,而是1936年,在西安事变期间,亲手放走了即将被杀的汪精卫!

时间回到1935年。

国民政府在洛阳召开“五届一中全会”,汪精卫作为行政院长,公开主张“与日和谈”“暂弃东三省”。

这话传到东北军耳朵里,炸了锅。

那些亲眼看着家乡沦陷、亲人惨死的将士们怒吼:“谁主和,谁就是汉奸!”

当晚,东北军少壮派军官秘密集会,拟定了一份“锄奸名单”——

头号目标:汪精卫。

他们计划在汪离开洛阳时伏击车队,用机枪扫射,让他“死无全尸”。

行动前,他们来找张学良签字批准。

张学良沉默良久,最终写下四个字:“此事不可。”

他还亲自派人护送汪精卫安全离城,并劝下属:“杀汪易,收拾局面难。他是二号人物,一动全国就乱。”

可谁能想到,这一“忍”,放出了一个巨魔。

三年后,汪精卫叛逃越南,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成为头号汉奸。

他组建伪军、协助日军清乡扫荡,害死无数抗日志士。

连日本人后来都说:“汪比我们更懂怎么瓦解中国人的斗志。”

而张学良被软禁在台湾时,看到汪精卫投敌的新闻,当场摔碎茶杯,大喊:“我错了!我当时该让他死在洛阳!”

他在日记里写道:“纵有千般理由,也挡不住他日后卖国。我以仁心待豺狼,终成民族之罪人。”

更讽刺的是,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被终身监禁。

而汪精卫却逍遥法外,还写文章讥讽:“某些人逞一时之勇,坏了国家大计。”

——那个“某些人”,指的就是张学良。

历史就这样开了个残酷玩笑:

他想保全大局,却放走了真正毁掉大局的人;

他选择克制,换来半世纪囚禁;

他成全了“忠义”之名,却背上了“纵奸误国”的隐形骂名。

多年后,学者唐德刚问张学良:“如果重来一次,您还会放走汪精卫吗?”

老人闭眼良久,只回一句:“不会了。有些错,一代人都还不清。”

今天回头看,张学良的“不抵抗”常被骂得体无完肤,

但真正影响深远的,其实是他对汪精卫的“不追究”。

一次心软,纵虎归山;一念之差,万人遭殃。

如果你是张学良,面对主和派汪精卫,你会选择:

A. 下令除掉,以防后患|B. 依法处理,不动私刑?

评论区打出你的选择!

关注你,下期揭秘:林彪专机坠毁前最后十分钟,蒙古牧民听到一段诡异无线电通话……​​​​​

来源:主妇权谋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