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拒绝特朗普:别介,否则中俄会高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18:39 1

摘要:10月28日的东京赤坂御所,美日首脑会晤的礼物交换仪式透着微妙。据路透社当日消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当着特朗普的面,直接拒绝了停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要求。

Ai主播讲新闻

10月28日的东京赤坂御所,美日首脑会晤的礼物交换仪式透着微妙。据路透社当日消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当着特朗普的面,直接拒绝了停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要求。

“十分困难。”高市早苗的回应简短明确,《日经亚洲》随后披露了她更耐人寻味的理由:停购只会让中俄受益。这话被外界解读为外交说辞,毕竟真正的原因就藏在能源数据里。

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占日本进口总量的9%,不是个小数目。更关键的是,日本三井、三菱两大商事还持有俄罗斯远东“萨哈林2号”项目的股份,这个项目的天然气供应被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称为“能源安全的支柱”。

特朗普的施压早有铺垫。访问亚洲前,美方就敦促G7盟友禁运俄能源,还制裁了俄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10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已找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谈过,得到的只是“会和G7合作”的模糊回应。

这次在东京,特朗普借着工作午餐再度重申要求,却碰了硬钉子。高市早苗敢拒绝,底气全在现实利益里。日本是出了名的资源匮乏国,几乎所有能源都靠进口。LNG不是可有可无的商品,直接关系到日本的电价和工业运转。

赤泽亮正上周刚说过,当前电价上涨,替代萨哈林2号的供应“代价高昂”。这话不是空话,国际能源市场产能紧张,重新找供应商、建运输渠道,成本最终要摊到日本民众和企业头上。

这话听着有点绕,实则漏洞明显。中国海关总署10月20日的数据摆在那,9月从俄罗斯进口原油828.7万吨,环比还涨了4.3%。就算日本真的退出,俄罗斯也不愁买家,中国、印度都是长期客户。

印度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路透社提到,受美国新制裁影响,印度炼油商暂停订购俄石油,但特朗普说莫迪承诺停购的说法,印度方面至今没证实。各国都在根据自身利益做选择,没人愿意为别人的战略买单。

高市早苗的算盘打得很精。她上任后没少讨好美国,前脚刚宣布采购美国大豆和福特皮卡,后者还是完全不适合日本狭窄街道的车型,明显是政治献礼。但能源是底线,不能让步。

这种矛盾在G7内部早有显现。锐资10月17日的报道就指出,欧洲国家能从美国或中东找替代能源,日本却因地理位置,从俄罗斯进口LNG更方便、成本更低。G7的制裁共识,到了具体执行层面就变了味。

10月15日加藤胜信和贝森特的会谈就是先例,日方含糊其辞,既不答应也不拒绝。这次高市早苗直接说“不”,只是把窗户纸捅破了。她很清楚,国内通胀高企、日元贬值,再丢了能源稳定,执政根基会动摇。

萨哈林2号的合同要到2028年才开始陆续到期,日本确实在加大从美国进口LNG的力度,为未来做准备。但这是个慢功夫,短期内根本没法替代俄能源的缺口。

特朗普或许也明白这一点。高市早苗拒绝后,美方没有立刻翻脸,毕竟日本是美国在亚洲的关键盟友,不能真的逼到对立面。接下来大概率会拿“折中方案”找台阶,比如允许日本有限采购,换日本在其他领域配合制裁。

这场博弈说到底,还是现实利益打败了政治施压。高市早苗扯中俄当理由,不过是想给特朗普一个台阶下。真正让她硬气的,是9%的进口份额,是萨哈林项目的股份,是国内离不开的能源供应。

G7的制裁联盟因此露出了缝隙。当各国都优先考虑自身利益,所谓的“一致立场”就成了易碎品。对日本来说,只要能源命脉还捏在别人手里,在俄能源问题上就没法真正“听话”。

萨哈林2号的天然气还在输送,日本的LNG储罐还得靠它填满。特朗普的施压没能打破这个现实,高市早苗的借口也藏不住背后的能源困境。这场博弈的结局早已写好,不是中俄是否受益,而是日本输不起。

来源:海边的勇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