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是下一个“朱婷”?郎平退休前布下的最后棋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22:29 1

摘要:2025年10月,郎平正式官宣不再执教中国女排,一句“我已经从教练位置‘退役’”为她的执教生涯画上句号。无数球迷在惋惜的同时,也不禁追问:谁会成为下一个朱婷?郎平在离开前,找到她的答案了吗?

一个无人能答的问题,一道关于传承的考题,郎平用十年时间默默书写答案

2025年10月,郎平正式官宣不再执教中国女排,一句“我已经从教练位置‘退役’”为她的执教生涯画上句号。无数球迷在惋惜的同时,也不禁追问:谁会成为下一个朱婷?郎平在离开前,找到她的答案了吗?

时间回到2013年,当郎平重执中国女排教鞭时,她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放弃多名伤病累累、早已过了巅峰状态的老将,尽管这一决定引发了不少排球专家的质疑和反对。正是这种力排众议的勇气,开启了中国女排的更新换代之路。

01 大国家队战略:郎平的“人才工厂”

郎平上任后最显著的改变,是提出了 “大国家队”概念。她将国家队集训名单扩大到惊人的30多人,每个位置都保持三到四个人在竞争。

这种安排打破了以往只有十几人能进入国家队的传统。

郎平将国家队分成一队和二队,分别参加不同级别的国际大赛。像亚运会、瑞士女排精英赛这样的赛事,她直接派出二队出战。这一举措让年轻球员们获得了宝贵的国际比赛经验。

2018年女排国家联赛,郎平甚至没有给朱婷报名参加宁波北仑站的比赛,其目的是给其他队员更多的锻炼机会。那段时间,18岁的李盈莹成为中国队上场时间最长的队员。

郎平对此解释:“只能以以赛带练的形式来磨合队伍,将在女排国家联赛期间给更多年轻队员上场锻炼的机会,通过实战来考察队员。”

02 精心打磨:从“王软软”到“铁血副攻”

在年轻球员的培养上,郎平和她的团队仿佛基层体校教练一般手把手磨炼女排的基本功。

王媛媛的蜕变就是最好的例子。1997年出生的她,曾经因为扣球无力被网友戏称为“王软软”。在郎平的调教下,她在刚结束的排超联赛中拦网局均1.8次高居榜首,比去年暴涨40%。

如今她的小拇指还保持着诡异的弯曲角度,这是去年世联赛救球时被砸变形的,队医说这辈子都直不回来了。从“王软软”到“铁血副攻”,王媛媛的成长轨迹见证了郎平培养新人的耐心与智慧。

郎平亲自指导朱婷的一传动作、改进袁心玥的扣球动作、更正张常宁的上步起跳动作。每一名选手身上都凝聚了郎平的心血。

03 不固定主力:郎平的“竞争哲学”

郎平执教的另一大妙招,就是不固定主力阵容,淡化主力和替补之分。这不仅可以迷惑对手,还能够保持球员之间的竞争意识。

在奥运备战过程中,郎平多次表示除了朱婷之外,没有人是中国队的绝对主力。这使运动员时刻保持竞争状态,每个人为了能够进入主力阵容不断雕琢自身技术,全队整体实力也水涨船高。

2015年世界杯前,接应新星杨方旭受伤,队长惠若琪心脏不适,中国女排面临非战斗性减员。然而,“郎家军”非但没有因为缺少主力而乱了手脚,反而在比赛中轮番演练新阵容。

郎平起用二队的张常宁代替惠若琪,同时给同样来自二队的刘晏含、丁霞、颜妮这些板凳球员充足的上场时间。

04 未完成的答卷:郎平退休前的布局

随着郎平退休,她是否找到了下一个朱婷?答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目前,主攻位置上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李盈莹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人选。但她的伤病问题仍然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与此同时,庄宇珊和吴梦洁两位新人也在逐步崭露头角。尤其是22岁的庄宇珊,身高只有1米83的她,在今年排超狂砍589分,比第二名李盈莹多出87分。在U21世锦赛对阵意大利时,她全场接了42个一传,到位率71%,比自由人还高。

现在队里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扫地僧”,意思是看着不起眼,出手就能要命。

郎平退休前,中国女排已经构筑了未来8年到10年的人才梯队。不仅是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更是直指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一长远规划,为女排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05 人才培养:郎平留下的最大遗产

郎平从2013年开始的年轻化战略,其成果正逐渐显现。

2024年,国家女排青少年队参加了6项国际赛事,获得5项冠军,其中女排少年队夺得U17世锦赛冠军。体现了国家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和中国排协狠抓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成果。

筑牢青少年排球发展根基,将是中国排球能否更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天我们在赛场上看到的年轻球员,正是郎平多年前播下的种子。

郎平退休后,选择将精力投入到推广排球事业中。2025年8月,她现身鄂尔多斯草原村排赛场,为青少年体育训练营担任教练,亲自为这些青少年女排进行排球教学。

从国家队教练到青少年培训,郎平用另一种方式继续着她对排球的热爱。

---

郎平退休前,曾在某条“郎导请认认真真地生活,不要再回来执教了”的评论下点赞。这个小小的动作,似乎表明了她离开的决心。

寻找“下一个朱婷”的问题,可能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郎平用十年时间告诉我们:与其寻找下一个巨星,不如培育一片能让巨星生长的土壤。

她留给中国女排的,不是某个特定的人选,而是一套源源不断产生人才的方法。从李盈莹到王媛媛,从庄宇珊到吴梦洁,每个人都是这套体系下的产物。

郎平退休前布下的棋局,才刚刚开始展现它的深远意图。 而那颗最亮的星,或许正在这片她亲手开垦的土壤中,悄然生长。

来源:女神看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