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俗话说救命之恩,本该是这世上最深重的情谊。可谁曾想救了人,结果会这样!10月14日晚上,杭州高先生在下班回家路上,突遇河里有人在拼命挣扎,于是二话不说,纵身跳进河里,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将落水女子救上岸。这时的高先生才发现,自
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俗话说救命之恩,本该是这世上最深重的情谊。可谁曾想救了人,结果会这样!10月14日晚上,杭州高先生在下班回家路上,突遇河里有人在拼命挣扎,于是二话不说,纵身跳进河里,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将落水女子救上岸。这时的高先生才发现,自己脚受伤了,贵重物品也丢了,可这些还不算什么,更让高先生寒心的是,自己救了人,却换来了当事人的举报。
这年头真是好人难做呀?——你以为是雪中送炭,对方却在琢磨,炭有没有污染环境。但仔细一品,这事儿和创业底层逻辑,有着惊人的相似:光有初心远远不够,还得学会和世界过招。
女子被救后反手一个举报,像极了用户一边夸产品好用,一边投诉界面太丑。殊不知别把投诉当找茬,那是用户教你做产品。当年某社交软件被骂,“已读不回”功能反人类,结果改成可手动关闭后,用户黏性翻倍。有时候,救命恩人和用户都需要,“可关闭的已读不回”选项,正所谓:善意要有边界感,服务要留缓冲带。至于为什么,只有过来人才懂!
男子救人受伤反被骂,像极创业者自掏腰包发工资,却被员工告没缴社保。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谨记:合规的善意才是可持续资源。好比餐厅在免费午餐券,印上“解释权归本店”,之所以这样做,并不代表小气,而是防止被薅秃。创业时“免责条款”,和“用户协议”不是废话文学,那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契约——先谈如何分家产,再谈怎么过日子。
至于网友提议,找恩人致谢删视频的方案,本质是私域流量运营思维。却恰恰疏忽了:道歉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解决方案才解决问题。就像有品牌把客户差评,印成海报挂总部,反而收割一波,“真实人设”红利。如果被救女子当时直播,报恩计划:给救命恩人冲年度会员,舆论会不会从“白眼狼”,秒变“励志剧”?
为什么被救者觉得,“删视频”比“补偿损失”,会更重要呢?因为情绪价值>实用价值。这就是免费的东西最贵,明码标价的最安心。这就好比知识付费课程,常设“退款条款”,反而降低决策门槛。如果救人时男子笑着说:支持扫码打赏医药费,不满意七天无理由,会不会减少80%后续纠纷?
每每看到类似事儿,我就不由得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社会对好人要求更高?后来我找到答案了,因为我们对英雄有完美想象。所以摆在创业者面前,就有这样一道待攻破的城墙:可持续的善良需要商业动能。就像某些环保品牌,把塑料瓶做成潮牌T恤,让公益变酷。如果救人能积分换体检套餐,扶老人可兑保险折扣,道德会不会从奢侈品,变成稀松平常的日用品?
总之,创业如开车——油门是创新,刹车是风控;后视镜看舆情,安全带叫合同;副驾驶坐着用户,但方向盘得在自己手中;偶尔有人碰瓷?别忘了还有行车记录仪。
最后奉上打油诗一首:商海浮沉浪打裳,锦囊常备防弹糖。用户吐槽藏金矿,规则铁索护善良。危机转舵借东风,价码透明胜鸡汤。莫学侠客独行剑,织就共生网一张。
来源:孙铕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