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系列报道③丨党建引领聚合力,一杯“贡茶”富山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17:12 1

摘要:放在往年,这类问题多半只能靠茶农自己摸索。但这一次,情况截然不同,主持会议的宜居镇党委书记白健龙当即在笔记本上记下诉求,短短几天后,市农科院专家团队便专程赶来,为茶农开展茶叶种植技术专题培训,燃眉之急就此化解。

“今年我家茶叶产量提高了,但技术上还有改进空间。”前不久,在酉阳县宜居镇茶叶产业专业技术协会座谈会上,茶农冉胜光的一句心声,引发在场人员热烈讨论。

放在往年,这类问题多半只能靠茶农自己摸索。但这一次,情况截然不同,主持会议的宜居镇党委书记白健龙当即在笔记本上记下诉求,短短几天后,市农科院专家团队便专程赶来,为茶农开展茶叶种植技术专题培训,燃眉之急就此化解。

这场高效的会后响应,正是宜居镇探索“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使农民富在产业链上”发展模式的生动缩影。在这里,座谈会不再只是收集问题的渠道,更成为启动组织力量的“红色开关”,将分散的农户与集体力量紧密相连,让党建引领的强大效能,在解决茶农难题、推动茶产业发展中持续释放。

打破壁垒 从“各自为战”到“集团作战”

“半幅园林如画,四周山水宜居。”宜居镇种茶历史悠久,在明、清土司统治时期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宫,所以宜居茶又有“宜居贡茶”的美誉。但过去,当地茶叶产业却深陷小、散、弱的困境。

“好茶叶卖不出好价钱,根源就是组织化程度低,茶农都按自己的土办法、土经验种茶。”遍访全镇茶山茶企后,白健龙精准点出了症结所在。过去,茶农们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组织整合,优质茶叶难成产业优势,更难在市场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破解产业难题,党组织必须挺在前面。经过多轮研讨,宜居镇党委作出决策: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茶产业工作专班,将党支部建在茶叶协会和茶产业链上,构建“支部带头、党员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格局。依托党组织的凝聚力,整合分散的茶农、加工企业与合作社,从种植规划、工艺规范到销路拓展全链条统筹,既降低产业成本,又全面提升竞争力。

说干就干。2022年,宜居镇党委牵头成立了茶叶产业专业技术协会,同步组建了非公党支部,为产业发展筑牢组织根基。在此基础上,推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企业+农户”等合作模式,以党组织为核心搭建产业联动平台,推动多方主体协同发展。

为激活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该镇引导协会党员践行“岗位职责先履行、工作技能先掌握、技术革新先带头、急难任务先行动”的工作方法,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理论学习,并围绕茶产业发展热点难点开展专题研讨,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每当市场出现波动,协会党员主动牵头调研,为茶企、茶农提供精准市场预判和发展建议,全镇逐渐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围。

党员带头 从“点上盆景”到“面上风景”

在宜居镇茶产业发展浪潮中,党员冉杰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率先加入茶叶产业专业技术协会,与党支部成员抱团发展。起初,不少乡亲心存疑虑:“种茶搞产业,万一失败了,一年辛苦不就白费了?”面对担忧,冉杰拍着胸脯承诺:“我先试!成功了大家跟着干,失败了风险我自己担。”

在市农科院专家指导下,冉杰一头扎进茶园。从种植管护到采摘加工,每一个细节、每一道工序,他都潜心钻研、反复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茶园不仅春茶品质稳步提升,还成功培育出夏茶、秋茶,亩产效益大幅增长。看到冉杰家茶园的变化,曾经观望的茶农纷纷心动,主动申请加入协会,希望通过科学种茶走上致富路。如今,冉杰的茶园成了“田间课堂”,茶农们常聚集于此,分享种植技巧、交流经验心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这里传播到家家户户的田间地头,带动越来越多的茶农走上科学种茶之路。

茶农冉胜光是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我家有十几亩茶园,以前零散种植,没规模、缺技术,卖茶全靠碰运气,一年赚不了几个钱。”回忆过去,他满是感慨。2024年,看到冉杰种茶致富,他既羡慕又期待,于今年加入了茶叶协会。“自从党支部建在茶产业链上,党员不仅带头搞标准化种植,还不定期开座谈会、院坝会,专门听我们说种茶难题,然后第一时间对接镇党委、政府,很快就能帮我们解决。”今年夏茶采收后,冉胜光算了笔账,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现在种茶心里踏实,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为全面提升茶农种植加工水平,宜居镇还多次组织党员和骨干社员外出考察,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专门邀请市农科院专家开展“理论+实操”培训,围绕茶园精细化管理、茶叶创新加工工艺等内容深入讲解、现场示范,为当地茶产业注入先进理念和技术动能,让茶农在科学种茶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组织赋能 从单一产品到多元融合

在宜居镇,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仅体现在凝聚人心、整合资源上,更在于挖掘和激活产业多元潜力,让一片茶叶焕发生机,泡出“共富茶”。

为提升茶叶附加值,宜居镇主动融入“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制定《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宜居贡茶生产要点》,对茶叶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流程进行严格品质规范。今年以来,当地800亩生态茶园成功通过GAP认证,3家茶企获得“酉阳800”品牌授权,2家茶企成为“酉阳800”直供基地。凭借卓越品质,多款茶叶在国际及市级茶赛中斩获金奖,“宜居贡茶”的品牌影响力也随之持续提升。

在夯实品牌基础的同时,该镇积极探索“茶+”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茶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多元发展延伸。在产品创新层面,当地新开发9款红茶产品,今年春茶(绿茶)产量达130余吨,夏茶(红茶)产量达20余吨,产值近3亿元;累计引进、培育茶叶市场主体646家,带动全乡95%以上的群众参与茶产业发展。与此同时,茶糕、茶啤等深加工产品开发也在稳步推进。而在文旅融合领域,宜居镇推出了特色“茶旅”路线,通过改造沿线村落、编排茶主题节目,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40%,带动95%的茶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针对茶农、茶企发展中的痛点难点,该镇推出系列贴心服务举措。除实施“育苗计划”、落实“一企一策”和惠企政策外,还依托产业链上的党支部,通过常态化座谈会、院坝会收集诉求,及时掌握茶农、茶企在种苗、灌溉、销售等环节的困难,并快速联动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推进解决。截至目前,已协助5家企业申报项目资金400万元,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着眼长远,宜居镇更以战略眼光布局茶产业可持续升级。在市农科院专家指导下,当地已打造两个冬茶基地,冬茶种植计划有序推进,将进一步丰富茶叶产品种类,延长采摘周期,填补市场空白,推动宜居镇茶产业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稳步迈进。

从党支部扎根产业链的创新实践,到快速响应茶农诉求的座谈会,党建引领已成为宜居镇茶产业蓬勃发展的“红色引擎”。展望未来,宜居镇将继续秉持“支部引路、党员带头、产业富民”理念,以党建为笔、以奋斗为墨,在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上,绘就乡村振兴的更美画卷。

往 | 期 | 推 | 荐

来源:酉阳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