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衍新药业绩拐点已现!订单强劲反弹,国际化战略打开成长空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06:49 1

摘要:昭衍新药(603127.SH/06127.HK)最新的经营数据显示,公司正迎来发展的关键转折点。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金额约10.2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第二季度单季新签订单约5.9亿元,同比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8%。

营收虽降利润却扭亏为盈,新签订单强劲增长13%,这家国内临床前CRO龙头正迎来业绩拐点。

昭衍新药(603127.SH/06127.HK)最新的经营数据显示,公司正迎来发展的关键转折点。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金额约10.2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第二季度单季新签订单约5.9亿元,同比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8%。

这一数据显著扭转了市场对CRO行业的悲观预期。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手订单金额已达约23亿元,充足的在手订单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国内领先的非临床安评CRO企业,昭衍新药正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国际布局,在生物医药行业温和回暖的背景下,率先迎来业绩复苏。

01 财务表现:短期承压却暗藏玄机

昭衍新药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下降21.29%。

表面看来不尽如人意,但利润端却传来佳音——公司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成功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也同样实现扭亏为盈。

这一反差主要来源于三方面因素:公司实验室服务业务净利润约为-0.97亿元,同比亏损幅度扩大;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贡献净利润约0.88亿元;资金管理收益贡献净利润约0.32亿元。

公司的毛利率为24.03%,同比下降6.34个百分点,反映出行业竞争依然激烈。但细看季度数据,第二季度单季毛利率为20.6%,盈利能力仍处于承压状态。

从现金流角度看,公司资金储备充裕,为未来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93.96亿元,净资产80.79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2亿元。

02 订单复苏:前瞻指标预示业绩拐点

新签订单的强劲增长,是昭衍新药2025年上半年最积极的信号。从季度趋势看,公司新签订单增速正在加快——第一季度新签订单约4.3亿元,同比增长7.5%;第二季度进一步提升至5.9亿元,同比增长18%。

这一数据表明,公司订单已经呈现边际加速趋势。作为业绩的前瞻性信号,订单复苏预示着公司报表端有望逐步改善。

公司在高难度项目上的竞争优势持续巩固。2025年上半年,抗体项目签约数量同比增加20%,小核酸和ADC整体项目签约数量同比增加50%以上。

同时,自免靶点药物、代谢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领域新项目签约数量维持稳定趋势。

昭衍新药在高难度动物试验方面的专业能力赢得了客户广泛认可。公司的生殖、致癌和长周期等高难度动物试验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完成非人灵长类生殖毒性试验的机构,并助力客户项目获批上市。

03 技术壁垒:打造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平台

昭衍新药持续巩固其技术壁垒,打造了全方位的技术创新体系。公司建立了针对GLP-1、ADC、PROTAC、小核酸等热门药物的非临床评价体系,并持续开发眼科、耳科、CNS等领域的特色疾病模型。

在药物评价平台建设上,公司成果显著。公司建立了GLP-1R/GCGR/GIPR靶点药物的系统性非临床评价方法,涵盖从体外受体结合力及功能检测到体内药效及安全性评价的全流程方法学开发。

针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评价,公司不断完善各类给药方式,建立了灵长类鞘内/延髓池/侧脑室长期置管方法,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评价提供了保障。

公司还拥有集成化新药研发平台,以服务创新药物研发为核心,伴随客户研发全进程。平台涵盖从药物发现与筛选平台到药效学评价的全方位服务能力。

为应对FDA动物实验替代政策,公司自2018年起便探索AI技术在数字病理等领域的应用,并积极建设类器官平台,与动物实验协同发展。

04 国际化战略: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国际化是昭衍新药的重要发展战略,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境外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7.13%,境外收入占比已达到37.69%。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近2年半签订国外申报的项目数近500个,其中中美双报项目占比超过90%。这一数据彰显了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公司拥有全面的国际化行业资质,支持国际业务的顺利开展。公司已通过中国NMPA、美国FDA、欧洲经合组织OECD、日本PMDA、韩国MFDS等多地GLP验证或检查,海外子公司BIOMERE同样通过美国FDA检查。

苏州设施于2025年7月顺利通过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的CMA认证评审。这标志着公司已正式具备开展医疗器械的生物相容性测试、大动物试验等检验检测项目的专业资质。

在国际市场拓展模式上,公司通过海外子公司BIOMERE和离岸外包两种形式开拓海外市场,在中国创新药BD出海的浪潮下,公司有望同步进军全球市场。

05 产能建设: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昭衍新药正积极推进产能扩建,为承接未来订单增长做好准备。苏州昭衍II期20,000平方米设施已陆续投用,广州设施建设也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这些设施的扩建和升级,为公司承接未来的订单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新设施的陆续投入使用,公司服务能力和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公司全球发售募集资金用途已进行调整,部分资金将用于扩大国内外设施网络及临床服务能力。这表明公司正持续优化其产能布局。

在产能提升的同时,公司也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2551人,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06 机构视角:盈利预测乐观,目标价上调

金融机构对昭衍新药的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并陆续上调目标价。中金公司维持昭衍新药A/H股“跑赢行业”评级,并上调A股目标价62.5%至39.00元,较当前股价有22.0%的上行空间。

同时上调H股目标价75%至28.00港元,较当前股价有29.0%的上行空间。

国联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3/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0.4%/24.7%/26.1%。这一预测基于生物医药行业二级市场融资环境明显改善驱动的需求端回暖。

信达证券的预测更为乐观,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亿元、2.96亿元、3.67亿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104.16倍、80.94倍、65.37倍。

中泰证券在5月份的研报中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20.38、22.60、25.80亿元,归母净利润3.50、4.03、4.71亿元。

07 风险提示:增长路径上的挑战

尽管前景广阔,但昭衍新药的增长之路仍面临多重挑战。行业竞争加剧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国内市场竞争环境相对内卷,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

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不及预期的风险也不容忽视。CRO行业的发展与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活动密切相关,若投融资回暖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订单增长。

公司还面临订单执行不及预期的风险。虽然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但若订单执行进度延迟,将影响公司收入确认。

地缘政治风险也是公司需要关注的因素。公司海外业务占比已达37.69%,国际形势的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影响。

此外,新药研发风险始终存在。若客户研发项目失败或进度延迟,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间接影响。

从短期来看,昭衍新药的业绩仍处于复苏通道,新签订单的强劲增长为未来业绩奠定基础。从中长期视角,公司在高难度项目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国际化战略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随着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的温和回暖,以及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的持续推进,昭衍新药有望凭借其临床前CRO龙头地位,率先受益于行业复苏,实现业绩与估值的双重修复。

在稳健的订单增长与前瞻的战略布局共同驱动下,这家国内非临床安评领域的领军企业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来源:爱生活的奶茶a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