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婚才一年,女儿刚满周岁,老婆就被拍到和王子深夜同车,老公直接开直播甩证据:孩子还在后座,你们俩到底在聊什么?
结婚才一年,女儿刚满周岁,老婆就被拍到和王子深夜同车,老公直接开直播甩证据:孩子还在后座,你们俩到底在聊什么?
范姜彦丰把镜头对准自己,眼睛通红。
他说,2023年10月26日晚上,妻子粿粿说带孩子去兜风,导航终点却是王子家地库。
他调出行车记录,画面里粿粿抱着女儿上车,二十分钟后王子从副驾出现。
视频一出,全网炸锅,微博热搜第一整整挂了一天。
粿粿第二天发文,只有九个字:正在谈离婚,别伤害孩子。
她关掉评论,把头像换成黑色,但网友已经扒出更多细节。
有人发现,她近半年点赞王子每一条动态,时间集中在凌晨一点到三点。
王子那边也清空IG,留下一句:对不起,越界了。
王子出道十七年,粉丝基础厚,这次却翻大车。
他写长文,把时间点切成三块:
一,女方说婚姻已破裂。
二,自己只是安慰,没控制好距离。
三,没有更进一步的行为。
通篇没提“爱”字,只承认“超过朋友界限”。
粉丝最在意的“有没有上床”被轻轻跳过,留下大片空白供人想象。
范姜彦丰不接受模糊说法。
他放出第二段视频,是家门口的监控。
10月15日,王子送粿粿回家,两人在电梯口停留四分钟,女儿在婴儿车里睡着。
范姜说,那天他出差,妻子说回娘家,结果回的是“王子家”。
他质问:如果已经协议离婚,为什么还怕我知道?
婚姻律师看了材料摇头:单凭同行和夜间接送,很难认定通奸。
但范姜要的不是定罪,是舆论。
他把所有证据剪成三分钟短片,配字幕、加旁白,发到抖音,二十四小时播放破亿。
评论区两极:一边骂王子“知三当三”,一边骂范姜“拿孩子当武器”。
粿粿第三次发声,放出聊天记录。
她给范姜发:“你再发视频,我就告你妨害秘密。”
范姜回:“你让王子别再半夜找我女儿,我就停。”
两人把战场从客厅搬到网络,每一步都踩在流量爆点上。
有人统计,事件发酵五天,范姜抖音涨粉八十万,粿粿掉了三十万,王子商业代言暂停三个。
品牌最怕模糊道德,观众却最爱看模糊地带。
王子原定11月的新歌上线被紧急叫停,唱片公司连夜开会,讨论要不要把封面双人合影换成单人剪影。
最惨的是孩子。
出生即顶流,镜头里第一次露脸就是父母开撕。
范姜在直播里抱着女儿问:“想不想爸爸?”
弹幕刷过一排“消费孩子”。
粿粿抱孩子出门,狗仔怼脸拍,孩子大哭,她又挨骂“拿孩子挡枪”。
两岁的生命还不会说话,已被当成证据来回提交。
事件背后,是明星婚姻的三重脆弱。
第一,时间被行程切碎。
范姜常年在内地拍短剧,粿粿在台湾录综艺,两人最长一次五十天没见。
异地让缝隙变大,随便一句“在干嘛”都可能变成别人的趁虚而入。
第二,收入结构太透明。
通告费、商演价、带货佣金,网上一搜就有。
离婚等于重新分蛋糕,谁也不想少咬一口。
第三,社交平台把私生活变成连续剧。
过去艺人吵架关起门,现在关门就是掉粉。
越撕越红,越红越撕,循环加速。
王子这次损失的不只是代言。
金钟奖刚拿到的实境主持奖,评审团被问到是否收回,官方回应“再观察”。
台湾小巨蛋年底演唱会,售票系统显示“暂缓开票”。
粉丝站姐解散二十个,站子公告写着:等你把故事说圆,我们再回来。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学其他艺人直接消失三个月。
身边人透露:他怕消失就等于默认。
现在每周固定去公司开会,走廊遇到同事仍点头打招呼,但没人敢约午饭。
他私下说,最坏的结局不是退圈,而是变成“只能接拼盘演出”的过期偶像。
范姜这边也不好过。
视频带来流量,也带来官司。
王子方面已委托律师,主张“影像来源不明、剪辑误导”。
若法院认定侵权,范姜得赔偿外加公开道歉,前期流量变现的钱可能全吐回去。
但他停不下来,因为一停,舆论就会反噬:既然有证据,为什么不敢继续?
粿粿被拍到独自带女儿去公园,口罩拉到下巴,黑眼圈明显。
记者上前问还爱不爱王子,她不回。
问会不会复合范姜,她也沉默。
最后只说一句:“我想让女儿以后上网,至少能看到妈妈没有说谎。”
故事到这里,没有赢家。
王子失去清白,范姜失去体面,粿粿失去信任。
唯一确定的是,孩子将来一定会看到这段历史。
她会发现,大人把一分钟的越界剪成三分钟的视频,再用一辈子去擦。
别急着站队。
下一次热搜,可能就是你我。
来源:端庄优雅春风0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