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战争升级?立陶宛喊话,欧盟对白俄制裁要动真格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16:48 1

摘要:数十个足有汽车大小的充气装置悄然入境,里头装的不是宣传传单,也不是科研设备,竟是一包包准备走私的香烟。

2025年10月的立陶宛上空,一场“气球闹剧”突然上演。

数十个足有汽车大小的充气装置悄然入境,里头装的不是宣传传单,也不是科研设备,竟是一包包准备走私的香烟。

这波操作直接让立陶宛当局绷紧了神经,当天就宣布关闭与白俄罗斯之间几乎所有的边境通道。

这些气球绝非无害的漂浮物,它们一出现就造成立陶宛多个机场航班停飞,军方不得不紧急出动,对这些“空中入侵者”实施击落。

立陶宛总理在公开声明中强调,这绝非单纯的走私行为,而是针对本国的有组织协同攻击。

用气球这种低成本载体搞动作,确实挺让人挠头。

打吧,显得小题大做,不打吧,领空主权被公然侵犯,还带着违禁品,这种挑衅意味实在太浓。

这已经不是白俄罗斯第一次动用“混合战术”了,往前数几年,数千名潜在移民被集中送到欧盟边境,试图以此打乱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的边境秩序。

本来以为这招已经够出格,没想到如今又冒出了气球走私的新花样。

从“移民武器化”到“气球+走私”的组合拳,白俄罗斯在这类非传统对抗手段上,真是越玩越熟练,也越来越让欧盟难以防范。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边境危机,立陶宛外长凯斯图蒂斯·布德里斯第一时间向欧盟发出呼吁。

他明确提出,必须扩大对白俄罗斯的制裁框架,把这类混合战争行为正式纳入制裁依据。

而且目前欧盟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制裁存在不同步问题,尤其是航空等关键行业,这种差异很容易被钻空子,必须尽快统一标准。

作为直面东部安全压力的欧盟成员国,立陶宛对这种威胁的感受,比其他国家要真切得多。

布德里斯还进一步提议,要对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出口商品额外征收惩罚性关税。

他透露,立陶宛已着手与北约及欧盟展开紧急协商,目标不只是获得口头的政治支持,更要推动具体反制措施落地。

“当他们再次把新的施压手段对准我们时,我们绝不会坐视不管。”这句话里,既透着被频繁挑衅的无奈,也藏着绝不退让的决心。

其实欧盟并非毫无动作,针对俄乌冲突推出的第十九轮对俄制裁方案中,就包含了专门针对白俄罗斯企业的新条款,预计未来几周内正式生效。

回溯过往,2020年白俄罗斯总统选举引发争议后,加上其对俄罗斯侵乌的支持态度,欧盟已经实施了多轮制裁,行业禁令、人员资产冻结等手段都已用上。

但关键问题在于,白俄罗斯似乎正在成为制裁规避的“中转站”。

外界普遍担忧,俄罗斯因欧盟制裁而无法获取的飞机零部件等关键物资,会通过白俄罗斯这个渠道间接获得。

有专家拆解过其中的操作手法,比如通过第三国进行转口贸易,或者伪造贸易单据掩盖真实流向,手段花样翻新。

如此看来,现有制裁体系在覆盖范围和执行效能上都存在短板,不仅部分出口商品未被纳入惩罚性关税范围,欧盟内部对制裁强度的态度也不一致,波罗的海国家主张从严,有些成员国则顾虑较多,态度相对温和。

在此之前,欧盟领空也曾多次遭遇战机入侵、无人机非法飞越等情况。

当时就有人提出建立欧盟全域防空系统,也就是俗称的“无人机墙”,但这一计划并未立即获得所有成员国支持,目前仍处于完善联合防御能力的长期推进中。

立陶宛等东部前沿国家一直呼吁加快进度,布德里斯甚至带着点讽刺的意味说,“白俄罗斯人倒是在帮我们推进这件事,他们不断制造新的案例,让我们更清楚为什么需要以及需要什么样的防御体系。”

欧盟高层对此事也作出了回应,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明确将气球事件定性为“混合威胁”,呼吁加快推进东翼监视计划和欧洲无人机防御计划。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也谴责了白俄罗斯的行为,表示会全力支持欧盟东部边境的防护工作。

但显然,光有口头表态远远不够,关键还是要看后续的实际行动能否跟上。

在我看来,要应对这种复杂局面,得走“制裁强化+联合防御+边境协同”的组合路线。

具体来说,就是把参与混合战争的相关实体和个人纳入制裁清单,建立专门的监测机制紧盯俄白规避制裁的行为,同时加快欧盟防空计划的落地速度。

比如向东部前沿国家增派军事部署,立陶宛与波兰等邻国之间也要加强边境情报的实时共享。

立陶宛边境的气球事件,绝不能简单归结为一次普通走私。

它更像是一面透视镜,既反映出白俄罗斯混合战争战术的持续升级,也暴露出欧盟在东部安全防御和制裁执行层面存在的明显短板。

欧盟必须正视立陶宛等前沿国家的安全诉求,尽快凝聚内部共识,采取协同一致的行动。

只有这样,才能守住欧盟的东部边境线,阻止“混合战争”的威胁进一步扩散,为欧洲的安全秩序打下坚实的防护基础。

来源:澜史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