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所未闻或鲜为人知:电影《小花》插曲创作背后的那段往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07:58 1

摘要:冯小刚执导的影片《芳华》,片尾的那一幕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随着韩红深情演唱的那首《绒花》的旋律在银幕上缓缓流淌,观众仿佛被歌声拽回那逝去的芳华岁月,沉浸其中,久久伫立,不忍离去……

电影《小花》插曲
创作背后的那段往事

冯小刚执导的影片《芳华》,片尾的那一幕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随着韩红深情演唱的那首《绒花》的旋律在银幕上缓缓流淌,观众仿佛被歌声拽回那逝去的芳华岁月,沉浸其中,久久伫立,不忍离去……

其实,《芳华》采用的这首片尾曲,是1979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小花》的主题曲《绒花》,演唱者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

影片《小花》电影发行广告(最早片名叫“觅”)

电影《小花》改编自小说《桐柏英雄》,这部影片从小说到拍摄完成经历长达七年的漫长时光。本文将以这部影片拍摄为切入点,探寻电影《小花》插曲创作背后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这部篇幅达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桐柏英雄》,由军委工程兵政治部《桐柏英雄》创作组集体创作而成,文艺创作组长钱富民执笔(笔名前涉)。小说创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于70年代初。1972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小说一经问世,便备受瞩目,广受欢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在长篇小说联播节目中播出了这部小说。1973年2月,钱富民将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的《桐柏英雄》寄给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然,长影并未决定拍摄此片。直到1978年,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的谢添看到了这个剧本,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有意将其搬上银幕。然,因他被抽调去拍摄影片《甜蜜的事业》,故由主动请缨的北影的女导演张铮,接替谢添执导这部影片的拍摄,且后来成为著名导演的黄建新成为了她的副手,担任了该片的副导演。

张铮-时任北影导演

曾在上影厂随著名导演汤晓丹拍摄过不少战争题材电影的张铮,当她踌躇满志地进行外景拍摄时,担任摄影的云文耀的一席话令其陷入了沉思。他说:“张导,我觉得调动那么多部队拍战争场面何苦呢?拍得再好也超不过《南征北战》,完全没必要,为什么不试试其他角度呢?” 其实此问题也一直困惑着她。老搭档云文耀的忠告令其茅塞顿开,是啊!难道战争题材的电影只能从单一角度进行诠释吗?她当机立断,召集主创人员探寻一条有别于传统战争影片的创作路径,并决定了摒弃原剧本着重展现战争过程与场面的常规路数,而是沿着妹妹找哥哥曲折过程这条线,将人物命运和兄妹情深作为影片的主要内容来展示。这一标新立异的创作思路所产生的效果显著,影片果然呈现出全新的风貌,情节演绎精彩纷呈,令人眼前一亮。

当年张铮随汤晓丹拍摄《南征北战》的宏大场面

张铮导演在拍摄电影《小花》上获得的巨大成功,不仅在于她在战争片创作与拍摄路径上的标新立异,也不仅在于她慧眼识珠,选用了当时初出茅庐的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等一众演员,还有一条绝对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那就是她为影片觅得了一位优秀的作曲人,当时已颇有名气的王酩。

王酩

原剧本中的插曲仅有一首,那就是主题曲《绒花》。歌词出自北影厂的两名编剧刘国富和田农的笔下,质朴而凝重,抒情而感人。拍摄之初,副导演黄健中力主用深沉的女中音演唱来契合影片的战争氛围。王酩找到了著名女中音罗天婵来演唱这首歌,并按照她的声线写了谱写了这首歌的曲谱。《绒花》作为影片主题歌,是最早完成创作的电影音乐,片中诸多场景的音乐皆是通过此旋律变奏而成。当年刘晓庆在黄山“百步云梯”进行抬担架那场戏的实景拍摄时,正是在王酩哼唱这首歌的伴唱声中,顺利完成了这段戏的拍摄。然,罗天婵演唱的《绒花》亦称“第一版”,虽歌词与如今人们所见的别无二致,但曲谱却与今日广为流传的旋律完全不同:

王酩创作电影音乐与其他作曲家不同之处在于,他必须跟着剧组亲临拍摄现场去获取作曲的灵感,而不是置身事外的闭门造车。正是在拍摄现场,王酩突发灵感,认为在影片开头、妹妹在归来的大部队中寻找哥哥的场景里应该有一首歌。主题歌的旋律一直在他心里萦绕,歌名也已经想好,就是《妹妹找哥泪花流》。王酩嗜酒,一天喝的酩酊大醉的王酩,借酒劲一气呵成了这首歌的曲谱。词作家王凯传根据王酩提供的旋律和思路,直接将“妹妹找哥泪花流”填进第一句,随后便按七言律诗的规律,依照盼望团聚、参加斗争、革命胜利的剧情发展,对电影情节进行了概括,三段歌词,每段四句,每句七个字,共84个字,歌词填得很工整,将语言美学与音乐的韵律结合得很好。

电影《小花》剧照-妹妹找哥泪花流

直到这首歌创作完毕后,王酩才向副导演黄健中袒露自己的想法,并一遍一遍地为他哼唱《妹妹找哥泪花流》。黄健中对这首歌能否被采用并无把握,但又不愿意放弃这么好听的歌儿。于是乎,他便先斩后奏录制了这首歌。王酩请来了他心目中最好的演唱者中央乐团的李谷一,且正式演唱一次通过。当然,如此动人心弦的歌曲,也深深打动了导演张铮。影片开场时响起这首歌,产生了极佳的渲染作用,与影片情境堪称绝配。李谷一的演唱,声声带情,字字含意,探戈节奏的休止与断腔运用,与镜头中的演员形体变化、情绪特写严丝合缝、相得益彰。难怪北影厂长汪洋第一次审片时,听到这首歌就红了眼眶。

唱《妹妹找哥泪花流》的李谷一

岂料,在影片画面进行最终合成之际,导演张铮蓦然察觉,影片中先前设计的《绒花》,并未达成预期的视觉冲击效果。然而,李谷一录唱的那首《妹妹找哥泪花流》,却为黄健中和王酩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思路。

黄健中与张铮

于是乎,王酩以最快的速度,在原主题旋律的基础上,将原罗天婵走女中音的下行音符改为走女高音的上行音,部分音符的改变保住了大家喜欢的主旋律,但曲风变得深情舒展、飘逸唯美,与影片的美学风格高度契合。

于是乎,上午刚录完《妹妹找哥泪花流》的李谷一,下午又被拉来录唱《绒花》。李谷一按自己的想法与乐队合音试唱了第一遍后,黄健中和王酩均感觉感情对不上。

王酩

于是乎,李谷一要求观看电影片段。当看到影片中何翠姑抬着担架,跪爬石阶,留下一路漓漓鲜血的感人画面,这段影片高潮戏时,李谷一找到了感觉。在电影画面引导下,李谷一流着热泪又连唱了三遍,特别是最后一遍的录制,导演和作曲家皆赞不绝口。李谷一高亢、沉稳、坚毅的歌声中,又隐隐带有一丝的悲泣,更增强了英雄崇高品德的感人效果,每一个走进影院的观众看到这,无不动容落泪,这一场景如今已成为中国电影的最经典画面之一。

于是乎,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萦绕于观众耳畔的《小花》主题曲,不再是罗天婵演唱的第一版《绒花》。李谷一深情演绎的第二版《绒花》,就这样成了这部影片的主题曲:

影片《小花》主题曲《绒花》(第二版): 刘国富、田农词、王酩曲、李谷一演唱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自1979年影片《小花》上映至今已46载。

1997年11月28日中午,王酩外出散步时突发脑溢血。12月5日中午11点07分,溘然长逝,享年仅63岁。

王酩

2007年4月3日,张铮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终年91岁。

张铮给《小花》演员说戏

左起:唐国强(饰演赵永生)、陈冲(饰演赵小花)、张铮(导演)、刘晓庆(饰演何翠姑)

岁月流转,当年分别演唱第一版与第二版《绒花》的罗天婵和李谷一依旧康健。时至2025年,已至鲐背之年的罗天婵,年届九十一岁;同样步入耄耋之龄的李谷一,也已八十有一。在此,衷心祝愿二位德艺双馨的歌唱家身体康健,安享晚年。

罗天婵、李谷一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争议将删除之

来源:心若沉浮安之若素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