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分饱”的说法流传多年,仿佛成了老年人饭桌上的金科玉律。可到了70岁,身体早已不是从前那个“铁打的桥墩”。继续省着吃、饿着活,真的是养生吗?不少人年纪大了还在硬挺着“节制”,结果越吃越虚,越养越病。
“七分饱”的说法流传多年,仿佛成了老年人饭桌上的金科玉律。可到了70岁,身体早已不是从前那个“铁打的桥墩”。继续省着吃、饿着活,真的是养生吗?不少人年纪大了还在硬挺着“节制”,结果越吃越虚,越养越病。
过了70岁,吃饭这件事,真不能再含糊了。一句话:老了之后,不是吃得越少越健康,而是吃得对,吃得巧,才能撑起后半生的底气。
那,年过七十,吃饭到底该怎么吃才算对?“七分饱”还合适吗?先别急着否定“七分饱”,它有它的道理。
时,代谢旺,吃多了容易积食,控制一点,反而对身体好。可人上了岁数,消化系统本来就走下坡路,再硬套年轻时的标准,只会越吃越弱。
老年人的胃肠功能变慢,消化液分泌减少,本来就“油箱小”,还要限制进油,结果就是营养跟不上,免疫力跟着掉。
有人以为自己吃得少是“清淡养人”,其实是慢慢把身体饿垮了。长期吃得太少,最先出问题的不是肚子,而是肌肉。
肌肉一旦开始流失,人就容易跌倒、骨折,恢复速度也慢。一些人没摔倒前还活蹦乱跳,一摔就卧床不起,不是摔得重,而是身体没底子了。
“七分饱”对70岁以上的人来说,有时不是节制,是亏待。你以为你吃七分饱,其实可能连五分都不到了。
老年人胃口本来就差,食欲下降、消化减慢,稍微控制一下,就相当于“断粮”。平时吃得再清淡,营养跟不上,怎么撑得住?
但也不是说要大吃大喝。过了七十,吃饭要像走钢丝——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省,还得吃得精准。下面这几点,听起来琐碎,但真的是关键。
第一,别把清淡等同于无油无盐。老年人怕高血压、怕高脂血症,常常一刀切地吃得像医院里的病号饭。
长期吃得太寡淡,连基础代谢都带不动,整个人没劲、没精神。适量的油脂,尤其是植物油,是维生素吸收的“搬运工”。脂溶性维生素ADEK,离了油,就进不了身体。
第二,主食不能少,尤其不能只靠白粥白馒头。很多人年纪大了以后,牙不好,就靠汤汤水水、软糯主食果腹。听起来温润,实际上是营养空心化。血糖飙上去,营养却没一个“落座”。
主食要掺点粗粮,比如燕麦、小米、荞麦,但别全换粗粮,一来不好消化,二来容易胀气。细粗搭配,才是正道。
第三,蛋白质要“插满旗”。年纪越大,蛋白质越不能少。因为蛋白质是修复肌肉、免疫系统的原料,缺了它,身体就像盖楼没砖头。
很多老年人不爱吃肉,觉得油腻,或者怕胆固醇。其实瘦肉、鱼、蛋、豆制品都可以轮着上,不一定天天吃肉,但每天蛋白质不能“断顿”。
尤其是早餐,不能只喝豆浆啃馒头,最好能加个鸡蛋或者一点点鱼松、豆腐干。看起来是小动作,背后是大保命。
第四,吃饭时间别一成不变,顺着胃口来更重要。很多老人习惯了早睡早起,早饭吃得太早,午饭又推得太迟,中间饿得心慌腿软。
不妨加一顿加餐,比如上午来点坚果,下午来杯牛奶,哪怕是一小块红薯,也比空着强。身体这台老机器,需要定时“添点火”,不能等油干了才加。
第五,别怕“吃点好”。有些老人省了一辈子,到了晚年还是舍不得吃点好的。水果要挑最便宜的,菜也买打折的,肉更是能不吃就不吃。
到了这把年纪,省吃俭用不再是美德,而是一种对身体的苛刻。适当吃点好食材,是给身体加油,而不是浪费。
第六,别被“体重”绑架。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就该瘦,瘦代表健康。但医学研究早就表明,老年人略胖一点,反而更长寿。
因为一旦生病、手术、住院,身体的“备用营养”就成了救命的底气。太瘦,扛不住;太胖,确实不好。但维持在一个“丰满但不臃肿”的状态,是最理想的。
第七,吃饭这件事,别太孤单。长期一个人吃饭,不仅影响食欲,还影响大脑健康。有研究发现,独居老人的认知功能下降速度更快,部分原因就是饮食营养不均衡。
一顿饭,能吃出热量,也能吃出情绪。有条件的,多和家人一起吃饭,哪怕是和邻居、朋友搭个伙,也比独自一人对着电视扒拉要强。
说到底,吃饭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给身体“投保”。年过七十之后,身体像是老屋,每一口饭,都是修补梁柱的砖瓦。吃得对,就是在给自己续命;吃得差,就是在透支未来。
有一次门诊见到一个82岁的老太太,面色红润,走路稳健,气色比六十多岁的人还好。
聊起来才知道,她每天早上都会煮点鸡蛋粥、加点碎坚果,中午吃鱼,晚上少量肉类加青菜,每天睡前还喝一小杯温牛奶,她说不是为了“养生”,而是“吃得舒服”。
这四个字,比所有专家建议都管用。吃得舒服、活得自在,这就是老年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别再被“七分饱”绑架。过了70岁,“吃得对”远比“吃得少”重要。食物不是负担,而是支撑,不是节制得越多越好,而是用得刚刚好。到了这个年纪,别再委屈自己。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王海涛,李守军.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诊治与预防[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5):513-517.
[2]张莉,周宏伟.老年人膳食营养管理现状及干预策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9):757-761.
[3]陈慧,孙丹.不同体重指数老年人死亡风险关系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24(8):904-908.
来源:岐黄医道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