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爆发!加拿大央行率先行动,美联储紧随其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09:15 1

摘要:北京时间10月29日晚间,加拿大央行打响了本周“超级央行周”的第一枪,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5%。这已经是加拿大央行连续第二次降息,距离9月份的降息仅过去一个多月。

央行联手放水,经济格局生变,你的钱袋子该如何安放?

北京时间10月29日晚间,加拿大央行打响了本周“超级央行周”的第一枪,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5%。这已经是加拿大央行连续第二次降息,距离9月份的降息仅过去一个多月。

就在加拿大央行行动后几小时,美联储也在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75%-4.00%。这也是美联储年内的第二次降息,彻底引爆了全球降息潮。

本周被称为“超级央行周”,四大主要央行——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加拿大央行密集公布利率决议。加拿大央行率先行动,于10月29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隔夜利率目标从2.5%下调至2.25%。

这一决定完全符合市场预期。加拿大央行在声明中明确表示,此次降息是基于经济疲软态势,同时预期通胀将维持在2%目标附近。

紧随加拿大央行之后,美联储也宣布降息25个基点。市场对美联储此次降息的预期早已高达97.8%,几乎被视为“板上钉钉”。

与北美央行形成对比的是,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预计将“按兵不动”。这种货币政策分化成为影响全球汇市走向的关键因素。

加拿大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道出了降息的核心原因:“我们在加拿大经济中看到的疲软不仅仅是周期性衰退,也是一种结构性转变。美国的贸易冲突削弱了加拿大的经济前景”。

美国贸易政策调整给加拿大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宣布对加拿大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导致美加贸易关系再度陷入紧张。

经济数据也支持降息决策。加拿大二季度GDP环比增速为-0.4%,创出2020年三季度以来的最差表现。失业率维持在7.1%的高位,企业投资与招聘意愿低迷。

同样,美国经济也显现疲软迹象。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3%,低于市场预期;劳动力市场也呈现疲态,有“小非农”之称的ADP数据显示,9月美国私营部门减少3.2万个就业岗位,为2022年3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降息决定公布后,金融市场立即作出反应。美元兑加元汇率短线下探11点,触及1.3850附近低位。加元短暂反弹,但整体仍面临压力。

从更广视角看,加拿大央行的行动对市场走势的影响不止于即时波动,更在于重塑预期锚点。美元兑加元若守住1.38关口,可能反弹至1.3950;但若贸易谈判僵持,测试1.40关口的概率将升至60%。

债市方面,加拿大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5.2个基点至2.406%。这表明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加拿大债券的预期回报率。

04 未来展望与风险预警

对于未来利率路径,加拿大央行在声明中暗示此次降息可能是本轮宽松周期的最后一次,除非通胀和经济前景发生变化。《华尔街日报》调查的12位经济学家中,有10位预计本次降息后将暂停。

加拿大央行将2025年GDP增速下调至1.2%,2026年增长预期仅为1%。这一悲观预测反映了贸易冲突对加拿大经济的长远影响。

“货币政策无法弥补贸易战造成的损害”,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坦言,“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加剧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将效率降低,成本更高,收入更少”。

全球多家央行加入降息行列,瑞士央行、瑞典央行、英国央行等纷纷下调利率。这种全球性的货币政策转向,正深刻重塑着国际金融格局。

降息潮下,普通人的钱袋子也将受到影响。对企业而言,融资成本下降,有利于扩大生产;对消费者来说,贷款购买大件商品的成本降低,有望刺激消费。

降息会使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可能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变为投资或消费。这对于股市、楼市的长远发展属利好。

然而,降息也有负面影响。从国际资金流动的角度来说,由于资金的价格变低,投资效应下降,有可能导致资金流出,从而出现货币贬值,进而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通胀上行。

投资者可关注科技成长股,如AI、算力、电子、通信等行业,这些行业对利率高度敏感,将直接受益于全球流动性改善。消费板块的估值修复也值得关注。

截至10月30日,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也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预计这两家央行将“按兵不动”。全球货币政策分化更加明显。

随着美联储降息通道的打开,全球央行有了更多操作空间。有分析认为,美联储未来可能继续降息,最终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或降至3.00%-3.25%

资金流向已经悄然改变。2025年上半年,外资增持中国股票超过百亿美元,扭转了过去四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各国央行不断放松货币政策,全球经济可能迎来新一轮洗牌。

来源:比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