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殷墟景区用甲骨文补写历史,出土文物可再造一个故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05:25 1

摘要:2025年8月3日,我与老伴打卡山西壶关八泉峡景区后,又折回河南,在安阳市区歇宿,目标是游览殷墟景区。

好的景区,总是让人过目难忘;好的景区,总有向人分享的欲望。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国家级5A景区:殷墟景区,就是一个好景区。它让人难忘,想与人分享。

流失国外的殷墟文物

2025年8月3日,我与老伴打卡山西壶关八泉峡景区后,又折回河南,在安阳市区歇宿,目标是游览殷墟景区。

殷墟,是中国古代商朝的都城遗址,商朝为周朝灭亡后,商都城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殷墟景区,是一个特别的景区,是由出土文物的保护展示而形成的景区。在这里观景,就是读中国上古历史。

目前,殷墟景区,由殷墟博物馆、殷墟宗庙遗址馆、殷墟王陵等三个部分组成。

由于三个文物展示景点分别在三个不同地点,如果你导航殷墟景区,往往会出现一串名字,让人犯糊涂,不知道哪个地方才是5A,那个景点才代表着殷墟景区。

出土的箭头

我事先做旅游攻略,还以为殷墟景区就是殷墟博物馆。

8月4日上午,我与老伴来到了殷墟博物馆,只觉得怪怪的。

博物馆外形,如一尊巨大的青铜宝鼎,扁扁的立在洹水之滨的草坪之中。前方还设有两片如镜水景,拍照片,博物馆倒影水中。

馆楼的正中央,有三个醒目的竖写的甲骨文——“大邑商”,那是商朝人对自己国都的尊称。

当我们入馆游览时,通过门票通票,这才弄清殷墟景区,还包括殷墟宗庙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

如果要扩大一点,我认为附近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也可以列入殷墟景区。这是我之后游览以后,觉得甲骨文是中国方块字之父,与殷商有近亲血脉关系,故不自觉地产生此建议和想法。

音乐石馨

8月4日的殷墟博物馆的游览,海量的青铜器和甲骨文,以及布展的科学性与美观度,都对我与老伴产生了极大震撼。

博物馆共有8个展厅,展陈面积2.2万平方米,展出商代青铜器、陶器、玉器、兵器、刻文甲骨等4000件(套),是中国商代文物展的规模世界之最。

我们参观的殷墟博物馆,是2024年2月才开放的新馆。据称,有四分之三的文物,是首次亮相新馆。但这些展出的文物,只是考古发现的九牛一角。

青铜器鼎

殷墟出土的甲骨,上面所刻的文字,既是中国方块文字的初创,更重要的是,这些甲骨上的文字,真实记录了殷商时期的都城迁移、青铜器兵器等工业生产、养殖种植等农业生产,以及贵旅、平民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有战争大事,还有祭祀先祖、占卜决事的宗教信仰。

殷墟地下文物的出土,意义特别重大,它补写了伟大的殷商文明历史,使殷商成为中国历史上既有文献记载,又有文物佐证的上古王朝。这让中国上古文明外来说的观点一时集体哑声。

青铜器

我与老伴看到这海量的文物,震撼之余是激动。近几年,每年的暑假,我们都要与外孙女和女儿一起旅游,享受天伦之乐。

今年特殊,外孙女要参加“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考试,据说,“人大附中”是北京最好的中学。这次共有1.8万人参加角逐,录取180人。

没想到,外孙女竟然被录取了,家人为之祝贺,她自己也很兴奋。

亚长牛尊,无价之宝

老伴觉得孙女学习太累,应放松放松,刚好我们来到了安阳殷墟。展馆还没看完,老伴就激动地打电话给在北京的女儿,要她带外孙女到殷墟景区来玩,还有河南新乡的宝泉风景区。

女儿当即答应。原打算下午游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女儿孙女要来安阳陪我们游览,我们便停止了游览,准备等接到女儿孙女后,再一起打卡中国文字博物馆。

青铜器

8月5日上午10点,我们在安阳高铁火车站接到了女儿孙女,吃了午饭,先游览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徽文馆。夜宿安阳。

8月6日上午,我们一家4人,来到了殷墟博物馆,还请了专门讲解员,我与老伴是重游,有人讲解,游览的感受又增加一个层次。

记有文字的甲骨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郭沫若的这句诗,正如一个总的提示,帮我们打开对安阳殷墟的求知之门。

讲解员带我们看的第一个馆,是一楼的“车马遗迹展”。数十个车马坑遗址,场面宏大,心人心魄。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诗经语)的壮观画面,彰显出商朝卓越的制造技术,以及等级制度,从这些出土文物可以看出,3000多年前商文明的生动与鲜活。

商代工业

接着,是“探索商文明”展厅。详细介绍了我国考古科学家,近百年来考古殷墟的艰辛历程和累累硕果。是他们的不懈努力,让沉睡数千年的殷商文明重见天日,才有了今天的殷墟景区。

带甲武士

二楼“伟大的商文明”展厅,更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精美的青铜器十分抢眼。觥、鼎、尊等器物,纹饰繁复,铸在上面的饕餮纹、夔龙纹等神秘图案,深透着殷商先人的信仰与祈愿信息。

如果说,博物馆中的青铜器件件是国宝,那么,“亚长”牛尊,就是宝中之宝。

它整体呈出体态健壮的水牛形象,牛首上扬,双角弯曲有力,纹理复杂,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展示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

司母辛鼎,是又一件无价之宝,通高80.1厘米,重128千克,内壁铸有铭文“司母辛”,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显露无遗。

这个厅还展出了大量陶器,表明商朝的制陶工艺已相当发达。

复制商代车马

甲骨文物,是这个展厅的核心亮点,刻满文字符号的甲骨,如一把把打开殷商历史密码的钥匙。它是中国方块字的前身。

据说,从这些甲骨中,已发现了上万个甲骨,有甲骨文4000多字,破译的只有1500多个字。如今,政府部门设重奖,谁能认出一个字,奖现金10万。

甲骨文,既记录商文明,奠定了中国方块文字基不出,它又是一部有待进一步破译的“天书”,随着更多的真相被解读,它终将大白于天下。

三楼的“子何人哉”展厅,通过110余片甲骨上的文字,还原了一位商朝小王子——“子”的生活日常和占卜诸事等。

小王子只活了30多岁,但这些甲骨上的文字,对商朝贵族生活做了详实记载,堪称中国最早的“人物传记”或“日记”。

还有“世界的商文明”,介绍了商代珍贵文物流落英、美、日、加等海外的情况,数量之多,触目惊心。

讲解员并未对所有展馆讲解,讲得过快。女儿与孙女意犹未尽。她们兴趣不减,又走入商文明和“子何人哉”展厅,细细品阅。

游客参观

转眼到了中午,我们吃了午饭,眼睛转向了甲骨文饮品和各种旅游纪念品。

甲骨文饮品,如咖啡,上有甲骨文字,如一件艺术品,旅游纪念品,都与殷墟景区文物有关。

博物馆有纪念章的互动。小外孙女买了一本活页本,把数百个殷墟印章图案一个不乘地盖完才罢手。

盖好章,下午3点,我们又乘车来到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这里是殷墟景区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甲骨文的重要出土之地。

其甲骨窖穴展厅,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国家档案馆、图书馆 ,是整个殷墟考古历史上最重要的甲骨文发现地原址。

据悉。1936年,这里一次出土了迄今为止数量最大的甲骨层,甲骨重量超过3吨,甲骨上的文字,记录了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车马坑遗址

妇好墓,是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

妇好,她是王妻,也是一位女将军。“国之大者,在祀与戎”,作为一名王后,她同时参与着祭祀与征伐这两项国之大事。

其墓中出土的1928件文物,每一件都见证了她的荣耀与辉煌,也让后人得以了解那个时代的风貌。

天气炎热,大人担心孩子们受不了,孩子们又担心我们两个老者吃不消,游览了殷墟宗庙遗址后,我们便结束了殷墟景区的打卡。

丢下一个王陵遗址没看,也算是留下一点悬念,为以后重游埋下伏笔。

我们原计划的下一个景区是游河南新乡宝泉风景区,但查询天气预报,宝泉方向是阴天。于是,及时调整旅行计划,前往河北娲皇宫。

妇好月雕像

墓葬坑

甲骨片

来源:西安王唠嗑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