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Stellantis接连离场,氢燃料电池迎来“倒闭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00:35 1

摘要:曾经被资本热捧的燃料电池赛道,如今却刮起了寒潮:通用、Stellantis终止研发,氢能重卡、氢动力船舶企业相继破产……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千亿新兴市场,正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牌。

首图来源:iStock

摘要:

曾经被资本热捧的燃料电池赛道,如今却刮起了寒潮:通用、Stellantis终止研发,氢能重卡、氢动力船舶企业相继破产……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千亿新兴市场,正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牌。

撰文 | Bell

编辑 | 小雨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1724篇原创

氢燃料电池(HFC)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极具前景的替代能源,如今已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

据Vantage Market Research预测,全球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7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的42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0%。

在应用层面,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当前最主要的落地场景之一。

近年来,不少传统车企积极投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部署,重卡、船舶乃至航空领域也涌现出一批企业,竞相布局、抢占先机。

然而,尽管市场前景广阔,这个新兴市场刚刚起步,却已经刮起了阵阵寒风。

传统汽车巨头如通用、Stellantis相继宣布停止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计划。此前,通用甚至放弃了5500万美元的建厂计划。

在美国、德国和英国,多家氢燃料电池卡车制造商陷入破产,其中包括曾市值超过30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尼古拉(Nikola)。

船舶燃料电池领域同样不容乐观。挪威知名清洁技术公司TECO 2030申请破产后,曾主导美国首艘氢燃料电池客运渡轮设计的Zero Emission Industries(ZEI)也于近期停止运营。

从氢能重卡到氢能船舶,整个产业链正经历严峻考验——部分项目被搁置,多家企业倒闭,技术研发陷入停滞。

在这场残酷的行业洗牌中,全产业链企业的战略定力与应变能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01

通用、Stellantis终止氢燃料电池研发

本月,通用汽车正式宣布取消下一代氢燃料电池开发工作。

通用汽车在10月10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将停止通过其HYDROTEC品牌进行下一代氢燃料电池的开发工作”。

图说:HYDROTEC氢能重卡

同时,其与本田在底特律布朗斯敦镇的合资企业Fuel Cell System Manufacturing生产的燃料电池将专注于为数据中心提供动力以及氢能发电,不再是汽车。

此外,今年5月,通用还终止了在底特律投资5500万美元建造氢燃料电池工厂的计划,该工厂原计划与Piston汽车公司合作建设通用汽车第一家专门生产燃料电池的独立工厂。

从通用官网发布的声明来看,其暂缓氢燃料电池业务主要出于三方面考量:

第一,成本高企与基础设施不足。

美国氢能价格居高不下,加氢站建设也严重滞后,限制了消费者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接受意愿。

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目前全美仅有61座加氢站,而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已超过25万个,差距悬殊。

第二,政策环境变化与资金不确定性。

通用汽车发言人斯图尔特·福勒(Stuart Fowle)表示,政策变化以及公司对其产品组合的重新评估促使了这一决定。

美国能源部于2024年3月向通用汽车公司提供了3000万美元的氢燃料电池项目拨款,这是该部门为全国52个项目提供的总计7.5亿美元资金的一部分。

然而,美国能源部上周宣布将终止321项总额达75.6亿美元的财政拨款,但并未具体说明具体项目。福勒表示,通用汽车截至目前从未获得过来自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

第三,战略重心转向电动化。

通用决定将资源更多投向电动汽车、电池及充电技术,认为这些领域具备更强的可扩展性与明确的市场需求。

通用在声明中指出:“虽然氢能在某些高需求工业应用领域(例如备用电源、采矿和重型卡车)前景光明,但燃料电池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漫长而充满不确定性。”

通用汽车认为,氢能目前尚未具有明显的市场吸引力。

通用并不是第一家做出该决定的传统车企巨头。

今年7月,雪佛龙与玛莎拉蒂等品牌的母公司Stellantis也宣布,终止其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项目,并取消原定今年推出的氢动力Pro One系列车型。

Stellantis同样指出,基础设施不足、资金需求大以及缺乏有力的消费激励措施,使得氢燃料轻型商用车在2030年前难以实现规模化普及。

近年来,包括通用、Stellantis和丰田在内的多家车企都曾大力投入氢能技术研发,尤其是在重型车辆领域,但氢能汽车的市场依然吸引力不足,投资回报周期不断延长。

通用的退出无疑是一次行业信号。若无主流车企持续推动,北美氢燃料电池的发展节奏或将明显放缓。

02

氢燃料电池客户破产,博世生产停滞

大型汽车企业出师未捷,初创企业更是举步维艰。

今年2月,被誉为美国“氢能重卡第一股”的尼古拉(Nikola)正式宣告破产。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2020年登陆资本市场,专注于电动及氢燃料电池卡车的研发与生产。

尼古拉曾成功将首批商用8级氢燃料电池电动卡车引入北美市场,并着手开发连接北加州与南加州的HYLA加氢高速公路。

作为华尔街一度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尼古拉曾备受资本追捧。2020年,其估值一度飙升至约300亿美元,甚至超越了老牌车企福特。

然而,在该公司风光无限之际,投资者却发现自己被耍了。

尼古拉曾宣称已成功制造出18轮零排放卡车,并在宣传视频中展示了一辆原型车在沙漠公路上行驶的画面。然而,事实是那辆卡车实际上并不具备行驶能力,只是被拖曳着从山坡上滑下。

2020年,因涉嫌欺诈,尼古拉股价暴跌,公司创始人特雷弗·米尔顿(Trevor Milton)引咎辞职,投资者损失惨重。

尽管尼古拉在2024年提高了氢燃料电池卡车的产量,但由于每售出一辆车就面临数十万美元的亏损,公司现金储备持续缩水。

今年2月,尼古拉正式向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提交动议,寻求法院批准其拍卖和出售公司资产,其中包括103辆已完工并可运行的氢燃料电池卡车。

图说:等待被拍卖的Nikola氢能重卡

公司现任CEO史蒂夫·吉尔斯基(Steve Girsky)表示:“与电动汽车行业的其他公司一样,我们也受到诸多市场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制约了我们的运营能力。”

近几个月来,尼古拉采取了多项措施以筹集资金、削减负债、优化资产负债表,并尽力保留现金以维持运营。然而,尽管付出了最大努力,公司仍未能克服这些重大挑战。

尼古拉的破产也产生了连锁反应。据Hydrogen Insight报道,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Bosch)位于德国洪堡的燃料电池组件生产线因尼古拉的破产陷入停滞。

博世于2023年开始量产重型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模块,并初步预计到2030年氢能技术的销售额将达到50亿欧元(56.5亿美元)。

然而,主要客户尼古拉的破产,为该愿景蒙上一层阴影。

博世的一位发言人透露,目前另一家燃料电池客户的订单正在洽谈中,有望弥补因尼古拉破产造成的产量损失。

该发言人还指出,由于欧美氢能技术市场的发展速度低于预期,包括尼古拉在内的客户订单规模普遍较小,因此整体影响相对可控。

不过,该发言人也表示,不排除公司在今年进一步裁员的可能性。

03

船舶燃料电池先锋ZEI关闭运营

不仅用于商用车的燃料电池发展遇阻,专注于氢动力船舶与轮渡的初创企业同样难以为继。

今年9月,据H2 View报道,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和资本限制,曾被誉为行业先锋的美国燃料电池公司Zero Emission Industries(ZEI)已停止运营。

ZEI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专注于开发用于海上及重型移动设备的燃料电池系统。

该公司曾主导设计美国首艘氢燃料电池客运渡轮,并因在氢气安全性与系统集成标准方面的贡献而广受认可。ZEI的停运,无疑让海上氢能行业感受到了寒意。

该公司表示,市场环境恶化以及清洁技术领域投资收紧,最终迫使其做出停止运营的“艰难决定”。

图说:ZEI开发的首艘氢动力客运轮渡

自美国现任政府上台以来,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与补贴政策被大规模取消,行业风向骤然转变。

近日,在联合国海事协会的相关会议上,由于美国等国强烈反对,各国未能就航运业的碳定价政策和减排措施达成共识,最终决定将全球航运碳价机制的决议推迟一年。

这一推迟对欧盟、巴西等积极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的经济体造成不小打击。这些国家长期倡导制定全球性脱碳价格机制,以促进航运业减排。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投票前通过社交平台公开呼吁成员国投反对票,并表示华盛顿“不会容忍这项针对航运业的全球绿色新骗局,也不会以任何形式遵守它”。

令人唏嘘的是,像ZEI这样致力于航运脱碳的美国氢燃料先锋企业,甚至未能“撑到”全球航运碳市场建立的那一天。

04

写在最后

北美企业的破产与项目停滞与该地区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状况密切相关。

上届美国政府制定的重型卡车从柴油动力转向氢能或电动的政策导向,在特朗普任内出现显著逆转。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与欧盟等经济体正在积极推动氢能源交通项目的发展。

欧盟启动了“氢能移动计划”,已部署数百辆燃料电池氢能汽车,计划在八个国家建立泛欧加氢站网络,目标是打造世界上最大的补氢网络。

而当海外部分企业仍依赖集团注资和政府补贴艰难维持项目运行时,中国在氢燃料电池和重型卡车领域的领先企业,正致力于构建氢能汽车商业闭环,以突破规模化推广的瓶颈。

正如美国燃料电池技术供应商Pajarito Powder的CEO所言,尽管美国政策面临逆风,但这不会完全阻碍制造商推进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努力——毕竟世界上不只有美国一个市场。

-------

Reference:

[1]https://news.gm.com/home.detail.html/Pages/topic/us/en/2025/oct/1010-GM-ends-next-generation-hydrogen-fuel-cell-development.html

[2]https://www.cbtnews.com/gm-ends-next-gen-hydrogen-fuel-cell-development-to-double-down-on-ev-future/

[3]https://www.autoblog.com/news/gms-hydrogen-future-is-over-heres-why-the-automaker-walked-away

[4]https://www.autonews.com/general-motors/an-gm-cancels-hydrogen-program-1010/

[5]https://www.stellantis.com/en/news/press-releases/2025/july/stellantis-discontinues-hydrogen-fuel-cell-technology-development-program

[6]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stellantis-discontinues-hydrogen-fuel-cell-programme-van-production-2025-07-16/

[7]https://nikolamotor.com/nikola-initiates-comprehensive-voluntary-chapter-11-sale-process

[8]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5/feb/19/nikole-bankruptcy-protection

[9]https://www.caranddriver.com/news/a64851773/nikola-bankrupt-startup-hydrogen-trucks-auction/

10[https://www.cnn.com/2025/02/19/business/ev-nikola-chapter-11-bankruptcy

[11]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autos-transportation/struggling-e-truck-maker-nikola-files-chapter-11-bankruptcy-protection-2025-02-19/

[12]https://fuelcellsworks.com/2025/09/09/fuel-cells/pioneer-hydrogen-vessel-builder-zei-shuts-down-amid-market-headwinds

[13]https://www.h2-view.com/story/maritime-hydrogen-fuel-cell-developer-closes-operations/2131895.article/

[14]https://www.hydrogeninsight.com/transport/bosch-fuel-cell-parts-production-at-standstill-after-collapse-of-key-hydrogen-truck-customer/2-1-1817004

[15]https://fuelcellsworks.com/2025/05/08/clean-energy/hydrogen-technology-remains-key-strategic-area-for-bosch-despite-industry-slowdown-says-ceo

[16]https://www.vantagemarketresearch.com/industry-report/hydrogen-fuel-cell-market-2437

[17]https://fuelcellsworks.com/2025/05/02/clean-energy/eu-and-asia-advancing-hydrogen-fuel-cells-as-u-s-balks

来源:环球零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