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有个流传比较广的说法,说做跨境电商可以“以回款申报”,只要款没到账就不用申报缴税。这个说法在做亚马逊的朋友之间传播得挺广,很多新手也因此放松了对报关和税务的重视。现实情形并非如此,很多亚马逊卖家确实存在回款延迟、被平台冻结或根本没有实际回款的情况,但税务和
最近有个流传比较广的说法,说做跨境电商可以“以回款申报”,只要款没到账就不用申报缴税。这个说法在做亚马逊的朋友之间传播得挺广,很多新手也因此放松了对报关和税务的重视。现实情形并非如此,很多亚马逊卖家确实存在回款延迟、被平台冻结或根本没有实际回款的情况,但税务和海关对销售行为的认定并不以款项到账为唯一标准。官方渠道浙江12366的答复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对“销售额”的界定进行了明确:销售额是纳税人在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时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外汇结算要折算成人民币。按照这条规定,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交易行为和应税事实,而非资金什么时候进入企业账户。
面对这样的规定,理解几个关键点对卖家特别重要。第一,销售额的范围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广。合同价格、卖价之外的其他费用像运费、保险、代垫费用、平台佣金中由买方承担的部分,若构成价外费用,也要计入销售额。发票上写的金额、平台订单记录、海关申报价、合同条款,这些都是税务机关判断销售信息的依据。第二,货款是否到账并非税法认定销售额的决定性因素。交易完成、货物所有权转移或合同约定的应税销售行为发生时,就可能形成应税义务。平台延迟支付、不予结算或争议导致暂时没有回款,不能自动作为不发生应税销售的理由。第三,外币结算的交易要按规定换算成人民币。文书、票据和平台结算单上若以美元、欧元等计价,要按照税法或税务机关指定的换算办法折算为人民币后计入销售额。卖家在账务处理上需要保留好汇率计算依据和换汇凭证,以备税务检查时核对。
具体到实际操作,卖家应把合规放在首位,从几个细节入手可以降低被追溯风险。先把报关手续做好,发货前核查出口单证是否齐全、申报价值是否与合同、发票和平台订单一致。对跨境电商出口采取的定价策略、促销折让、退货和售后处理,都需要在会计账簿里留痕,发票和订单记录要能互相印证。遇到平台托管货款或长期不放款的情形,要及时与平台沟通并保留书面证明,必要时向税务机关咨询备案,说明未收到回款的原因和相关证据。对价格构成有疑问的项目,尽量在合同中明确价内价外费用的承担方和计算方法,减少日后争议时的模糊空间。若交易以外币计价,结算时要用合理的换算方法,并把换算依据保存好。面对复杂情况如大额延迟回款、平台冻结、代收代付模式,寻求有实际经验的税务顾问或向当地税务服务专线咨询,可以避免因理解偏差带来的合规风险。
回到最开始的那句流行说法,卖家不能单凭回款到账与否来决定申报义务。税法把关注点放在发生的应税销售行为和应收取的价款及价外费用上,而非单一的资金流入。下周开始要发货的卖家应优先处理报关和合规问题,按法律规定计算并申报销售额,外币结算要折合成人民币,相关单证和换算凭证要保存完备。浙江12366的答复提醒了这一基本法律依据:销售额的计算方式清晰,遵循这一点是避免后续税务问题的关键。
来源:小高看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