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空虚成本高:为什么你的孤独让商家赚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20:10 1

摘要:中年人,很容易陷入一种状态:越活越佛系,社交圈变窄,朋友也一个个少了。表面看是心态平和,可真到了深夜,一个人的寂寞却无处安放。不主动找个人聊天,不爱出门聚一聚,日子就像在一个充满静电的罐子里,枯燥又沉闷。

中年人,很容易陷入一种状态:越活越佛系,社交圈变窄,朋友也一个个少了。表面看是心态平和,可真到了深夜,一个人的寂寞却无处安放。不主动找个人聊天,不爱出门聚一聚,日子就像在一个充满静电的罐子里,枯燥又沉闷。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给了个数据,40—50岁这个年纪的人,抑郁风险居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6个百分点!原因很扎心——社交圈断裂。你大概没察觉,但孤独真的一点点腐蚀着身体和脑子。这不是开玩笑,一旦孤独发作,人容易觉得生活失去了味道,不知怎么就消沉了下去。值得注意的是,自己“佛系”没问题,可长期宅着不找人互动,大脑退化会加速,研究显示五年后连认知功能都得打折扣!

数据也能揭示人的孤独。支付宝去年账单透露出一个有趣的现象:45岁的用户最常在线购物,而且超六成单笔金额低于30元,这买啥呢?小零食呗。时间还都集中在深夜十一点之后,明显就是寂寞时的甜品救急啊!这可能爽一时,但长期血糖、体重飙升,孤独的“成本”可就太高了。

怎么破?其实方法很多。研究发现,每周哪怕一次规律参与线下活动,比如读书会、羽毛球局、徒步互助小组,都能让认知能力维持在一个良好状态,大脑甚至相当年轻了三岁多。再不行,听个播客搭配每天30分钟快走,八周下来心情能显著改善,比心理医师还管用。别嫌麻烦,二十多分钟宣传不出来可是做不到调整状态的。

问题是,有时候人的惰性拦住了一切改变。而解法挺简单,把友情换个算法,改成投资。比如写个承诺书:一起运动、走路、一天读本书,设定目标和截止日期,让朋友关系基本自动续签。先拉自己从沙发上站起来,再说改变人生吧。如果非得晚点赶紧剁手,那可能不如花钱参加点线下活动,既花得有意义,也顺带拯救自己的精神世界。

中年人真要谋划着跟孤独对抗,你觉得呢?

来源:勿忘我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