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瀚森末节劈扣得手,开拓者139比119干翻勇士,库里35分救不了背靠背的疲惫。
杨瀚森末节劈扣得手,开拓者139比119干翻勇士,库里35分救不了背靠背的疲惫。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胜利,这是用节奏、体能和耐心撕开的口子。
勇士打了一整节好球,库里第一节16分,第二节19分,三分球10中7,几乎一个人扛着球队往前冲。
可他冲得越猛,队友跟得越慢。
波斯特、巴特勒、库明加,这三人加起来第三节只拿了11分。
库里一个人在前面跑,后面三个人在原地喘气。
这不是篮球,这是一个人在推一辆没油的卡车。
开拓者这边,阿夫迪亚26分5篮板,霍乐迪三分球4中3,克林根三分球7中6,全队三分球32投19中。
这不是偶然的投篮手感,这是战术选择的结果。
勇士打五小,内线空虚,开拓者不跟你对位硬扛,不跟你拼篮板,他们直接把球扔到三分线外。
你防得住一个人,防不住五个点轮番出手。
库里防不住阿夫迪亚的中距离,格林防不住克林根的底角三分,库明加被霍乐迪晃开两次,防守端根本没人能站出来。
这不是球员不行,是体系没跟上。
杨瀚森上半场被换下,不是他打得差,是教练知道他挡不住库里的速度。
库里一个变向,他得退两步,一个急停,他得等半秒,这半秒就是三分线的距离。
教练不让他上,不是放弃他,是怕他拖慢节奏。
可到了第四节,比分拉开,对手体力透支,库里已经打了38分钟,呼吸都带着喘,这时候才让杨瀚森上场,是因为他知道,这时候的勇士,连补防都慢了半拍。
杨瀚森那个劈扣,不是天赋爆发,是时机到了。
没人防他了,没人敢扑他了,他只需要跳起来,把球砸进篮筐。
这是训练了三年才等来的一次机会,不是偶然,是计划。
勇士为什么输?
不是输在库里投不进,是输在没人接得住他的球。
巴特勒上半场9分,下半场只拿2分,库明加全场12分,三分球5投0中。
他们不是不努力,是身体已经跟不上了。
背靠背打比赛,前一天刚赢掘金,第二天凌晨四点起床赶飞机,下午三点就上场,这种赛程安排,不是给球队机会,是给对手送分。
开拓者知道这一点,他们不跟你拼第一节,不跟你拼第二节,他们等,等你体力掉下来,等你防守变慢,等你失误增多。
第三节他们只丢34分,可勇士只拿了35分,这说明什么?
说明勇士的进攻效率,从第三节开始,已经崩了。
你看到库里35分6助攻,觉得他厉害,可你有没有算过,他全场出手26次,三分球13投7中,罚球6中4。
他一个人占了球队40%的出手权。
一个球队,把胜负压在一个36岁老将身上,这不是英雄主义,这是无能。
勇士的体系,早就该变了。
他们还在用五年前的打法,库里持球,其他人站着等,等他创造机会。
可现在,联盟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太阳、灰熊、独行侠,哪个队不是五个人轮转?
哪个队不是靠传导球撕开防线?
勇士还在等库里一个人解决问题,可库里不是超人,他只是个膝盖有伤、体力下滑的老人。
开拓者赢在哪里?
赢在不赌运气,赢在不迷信个人能力。
他们知道杨瀚森打不了首发,就让他在第四节捡漏;他们知道库里会爆发,就用换防和轮转消耗他;他们知道勇士背靠背,就放慢节奏,多打阵地,多消耗时间。
这不是什么战术奇迹,这是最基本的篮球常识。
可偏偏,勇士忘了。
你看到杨瀚森2+1+2,以为他终于成长了。
可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只打了12分钟?
为什么前三节连一次进攻机会都没有?
是因为教练不敢用他,还是因为管理层根本没打算让他现在就挑大梁?
他不是没能力,是他还没被信任。
而信任,不是靠一记扣篮给的,是靠一场场硬仗,一次次站出来,一点点攒出来的。
勇士输了,不是输给了开拓者,是输给了自己的固执。
他们还相信库里能扛起一切,还相信老将能靠经验撑住局面,还相信只要球在库里手里,一切就还有希望。
可现实是,库里再强,也扛不动一个没人接应的球队。
再厉害的个人,也敌不过一个有纪律、有耐心、有执行力的团队。
你敢不敢问一句:如果库里不是36岁,而是26岁,勇士会不会现在就换掉巴特勒和库明加,去签两个能跑能防能投的年轻球员?
如果管理层敢动,今天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别再说什么“库里还能打”,也别再说什么“杨瀚森还年轻”。
篮球不是靠情怀赢的,是靠选择赢的。
你选谁,你信谁,你敢不敢改,决定了你是不是真的想赢。
你告诉我,勇士还配叫“勇士”吗?
来源:扈扈看篮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