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是群体动物,当你在静静地看别人的时候,别人可能也在静静地看你。这是一个常识。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了自己目光所及之地,殊不知,哪个角落里可能就有一双眼睛在关注着你的一切。
当你站在桥头看风景的时候,你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而不自知。
人是群体动物,当你在静静地看别人的时候,别人可能也在静静地看你。这是一个常识。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了自己目光所及之地,殊不知,哪个角落里可能就有一双眼睛在关注着你的一切。
在清醒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可人很容易健忘,尤其是在利益和诱惑面前,人的本性就容易暴露无遗。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美国电影,那好像是个科学实验,组织者以免费旅游的名义在社会上招募了一群志愿者,志愿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他们的目的地是一座监狱。在监狱里,所有人被随机地分成两拨,一拨扮演狱警,一拨扮演囚徒,根据他们角色扮演的实况,观察者给予他们加分或减分,活动结束后,得分高的一方会获得一笔巨额的奖金。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当着游戏在玩,相互尊重和友好,这是符合实际人性的,因为,大家都是志愿者,扮演罪犯的可能是好人,扮演狱警的可能是坏人,大家就是一起玩而已,没必要太认真。当暗中的裁判对于双方表现开始扣分,尤其是,有人开始按角色进行扮演的时候,裁判给予加分的时候,一切都变了。扮演狱警的开始使用暴力及变态的惩戒措施来获得裁判的认可,扮演罪犯的自然变着法子对抗狱警。由是这里不仅成了真的监狱,甚至成了最黑暗的监狱。
有犯人被狱警虐待致死,犯人越狱或者制造混乱,有警察受伤甚至被打死。这不再是监狱,已经成为人间地狱。
人生是一场戏。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记得以前在生产队的时候,一片庄稼地收割完,就会开放为自由捡拾区域。有大人领着孩子在地里捡剩下的庄稼,虽然半天下来不一定有多少收获,可捡到的都是意外的惊喜。放学后或者假期,孩子们都会到地里去捡拾,家里的粮食一直不够,多捡一粒,就少饿一分。捡麦穗或其他作物已经成为年少时生活的一部分。
大多数情况下,捡拾的孩子都比较自觉,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眼力及手脚的速度,争取比别人多捡一些,偶尔地也会出现一些不规矩的人,他们不愿意弯腰捡开放地头的庄稼,而是趁人不备,从尚未收割的地里揪一把。他的行为立即会得到同伴的响应。假如地头没有一个看起来很凶的人看场子,这样的效应很快就会播散开来,最后偷偷摸摸就会变成明抢。家乡有句老古话叫“学好千日难得,学坏一日有余。”就那么一瞬间,所有的家教和道德约束,都完全被扔到脑后,地里的场面真的无法直视。
这样的事件不仅仅发生在先前,即便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人在聚堆的时候还会相互传染,尤其是恶习。比如自助餐厅,情况跟先前也是差不多的。
担心找不到座位,所以未开餐前都要拿出所有的物件将位子占上。挑选的时候,每个人都尽可能多地将食物挑到自己的盘子里,平时能吃或者不能吃的,平时爱吃或者不爱吃的,都要先下手为强。平时不敢碰的甜点,也要人手一份;平时不让喝或者不敢喝的饮料,也要斟上一杯;平时保持七八分饱的饮食习惯,此时也放开了管束,不吃个肚子溜圆也不收口。即便最后杯盘狼藉,浪费成片,走时顺手还会拿一些饮料水果,不管后面人够不够,不管自己多吃多占是否合适,起码自己心里舒服了,就是最大的满足。
这都是我们常见的景象,也许是见怪不怪了,最后都是习以为常。可我常常还是看着这样熟悉的场景发愣,是加入其中,还是耻于为伍。有大快朵颐的人看见茫然无措的我,心里一定充满了鄙夷,就这么个环境,有什么好犹豫的。他们甚至会在心底暗笑我这样的傻子,因为我们的矜持,他们少了一位拥挤的伙伴。
看着队伍已经缩短,大多数人都沉浸在美食中,我慢慢地拿起餐盘,谨慎地挑选自己爱吃和能吃的,我得保证,我不会成为我鄙夷的自己。我的行为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那是别人的判断,我在乎不了。当年没有参加哄抢那是因为胆小,现在没有从众那是因为胆子更加小,因为我知道,周围都是眼睛。
当然,这是一种托词。即便在密闭的空间里,我也要对得起我受过的教育,君子“慎独”,即在无人的环境里,也要学会独善其身。人难做的不是在别人注视下做什么,而是在没人的时候,自己可以不做什么。其实,很多时候自己以为的没人不一定是真的没人,谁也不知道远方的眼睛。
我眼睛里面有了别人的画面,我自然不希望成为别人的画中画。这其实很难,需要内外兼修。
来源:古磨盘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