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视频平台上,“货车司机”相关话题播放量早超50亿,镜头里有戈壁公路上的落日、驾驶室里的家常饭,还有女司机单手打方向盘的帅照,看着又酷又自由。
短视频平台上,“货车司机”相关话题播放量早超50亿,镜头里有戈壁公路上的落日、驾驶室里的家常饭,还有女司机单手打方向盘的帅照,看着又酷又自由。
可刷着这些热闹视频,45岁于先生在服务区猝死、李霞带瘫痪丈夫跑新疆的新闻,却让人瞬间笑不出来——网红滤镜背后,是货车司机们“拿命换生计”的真实人生。
其实网红货车司机的走红,本质是大家看懂了他们的不容易。
就像于先生,贷款买了货车想给高三女儿挣学费,4个月只回了2次家,最后倒在驾驶室里,死亡证明上“猝死原因不详”,妻子一句“他就是累”,道尽了所有心酸。
还有李霞,丈夫脑出血瘫痪后,她3个月考下A2驾照,开着17米长的半挂车,带着丈夫在零下45度的新疆跑车,一天工作近20小时,修车时手伸出来几秒就冻得像刀割,驾驶室四五平方米的空间,既是“流动的家”,也是她扛起全家的战场。
这些镜头内外的故事,戳中了很多人:短视频里他们是“励志网红”,可现实中,他们要面对每月上万的车贷、超长的驾驶时间、几乎为零的休息保障。
有数据说,货车司机日均工作超12小时,月均休息才3天多,85%都背着贷款,猝死率比普通职业高好几倍。
他们拍短视频,有的是想记录生活,有的是希望多赚点补贴家用,可这一点点“流量红利”,根本抵不上行业里的硬伤——运费被压得低、休息时间没保障、社会保障跟不上。
在我看来,货车司机不该只靠“网红标签”被关注,更该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
平台可以多给这类真实记录生活的账号流量倾斜,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困境;物流企业也该少点“低价竞争”,给司机合理的运费和休息时间,别让“连续开4小时歇20分钟”变成一句空话;相关部门也该加强监管,让车贷压力、工作时长这些问题有地方管。
毕竟,他们拉着的是全国的物资,撑起的是一个个家庭,不该让“努力赚钱”变成“透支生命”。
每个在路上奔波的货车司机,都是为生活拼尽全力的普通人。
他们的故事不该只有“励志”和“心酸”,更该有“安心”和“保障”。
希望有一天,他们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熬夜跑车,驾驶室里的家常饭,能吃得更踏实,戈壁公路上的落日,能看得更从容——生活不易,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该被温柔以待。
来源:汽车保障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