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药剂师彭伯顿当年在亚特兰大实验室里调出来的玩意儿,里头真有可卡因。
你喝的那瓶可乐,其实早就不是1886年那瓶了。
药剂师彭伯顿当年在亚特兰大实验室里调出来的玩意儿,里头真有可卡因。
没人敢信,今天全球市值2700亿美元的巨头,起家是个“提神药水”。
阿萨·坎德勒拿去卖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玩意儿能跟着美军打遍全世界。
现在你去超市,货架上摆着零糖可乐、夏枯草凉茶、植物基瓶子,还有AR扫码能跳舞的“像素味”限定款。
可口可乐不卖汽水了,它卖的是你手机里刷到的那条27亿播放的TikTok视频,是你在美团下单时顺手加的那瓶冰可乐,是你妈妈说“这瓶是甘蔗做的,比塑料环保”。
它在摩洛哥盖新厂,不是因为那里便宜,是因为红海一乱,亚洲的瓶子运不过来。
它在中国推凉茶,不是为了讨好口味,是知道年轻人早就不信“碳酸=快乐”了。
北美零糖卖到三成四,不是因为健康风潮,是因为老顾客的糖尿病账单太吓人。
配方还是保密的。
可没人再问“到底加了啥”。
大家关心的是:这瓶可乐,明天会不会用你的脸生成广告?
会不会在你跑步时弹出优惠券?
会不会用你喝完的空瓶,再生出一个新瓶?
它没死。
它只是换了一副皮囊。
你以为你在喝汽水,其实你在参与一场138年的大型生存实验——一个靠糖起家的公司,现在靠数据、环保、算法和焦虑活着。
它赢了,不是因为味道好,是因为它比你还懂,你到底想要什么。
来源:爱猫狗的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