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池革命性突破:性能大幅提升,还能实现海水淡化?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18:35 1

摘要:在当前由锂离子电池主导的世界里,锂已成为关键的战略金属之一。然而,由于资源稀缺,锂也被称为“白色石油”,不仅价格高昂,开采过程还伴随着显著的环境代价。

撰文 | Bell

编辑 | 小雨

在当前由锂离子电池主导的世界里,锂已成为关键的战略金属之一。然而,由于资源稀缺,锂也被称为“白色石油”,不仅价格高昂,开采过程还伴随着显著的环境代价。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更绿色、更普惠的替代方案,并将目光转向了日常食盐中常见的元素——钠。

钠是地壳中含量第六丰富的元素,海水中储量极大,可谓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尽管近年来钠离子电池技术持续进步,但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方面仍与锂电池存在一定差距。

最近,英国萨里大学的科学家们的一项“意外”发现,不仅大幅提升了钠离子电池性能,还可以同时实现海水淡化。

图说:新材料既可以作为高性能锂电池(SIBs),又可以实现海水淡化(Saltwater Desalination)

这听起来其实有点“反常识”。因为在传统的电池材料科学中,水往往被视为一种需要被“驱逐出境”的有害物质。

尤其是在有机电解液的电池中,水分子会参与副反应,导致电池性能衰减、寿命缩短,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因此,当科学家们最初开始研究一种名为钒酸钠(NaV₃O₈) 的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标准的操作流程是通过高温热处理,将其在合成过程中自然带入的结晶水彻底清除干净,得到无水的材料。

但萨里大学的丹尼尔·康芒德尔博士和他的团队却发现,当钠基材料钒酸钠在保留其天然含水量的情况下,性能明显更好。

他们通过精确控制水热合成过程的时间,刻意保留甚至优化了材料中的结晶水含量,得到了一种名为 “纳米结构水合钒酸钠(NVOH)” 的新材料。

“我们的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康芒德尔博士坦言,“这种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比预期的要强得多,甚至可以为这些电池未来的使用方式创造令人兴奋的新可能性。”

在实验中,优化后的“湿版”NVOH材料在低电流下实现了280 mA h g⁻¹ 的比容量,这几乎是许多传统钠离子电极材料容量的两倍,使其跻身性能最佳的钠离子正极材料之列。

在全电池测试中,“湿版”NVOH材料在100 mA g⁻¹下实现70 mA h g⁻¹ 的比容量,能量密度达100 W h kg⁻¹(磷酸铁锂电池一般在160 W h kg⁻¹以上),优于多数文献报道的硼酸钠基全电池。

究其原因,当水分子被巧妙地保留在钒酸钠的晶体层状结构之间时,它们扮演了一个极其聪明的角色——“分子撑杆”。

图说:NVOH材料微观结构

水分子在NVOH中扮演了“支架”作用。它们撑开了材料的层状结构,显著扩大了钠离子可以进出的通道。

更宽的层间距意味着钠离子可以更自由、更快速地穿梭,从而大大提升了材料的倍率性能,使其能够适应快速充放电的需求。

令人惊喜的是,这些被保留的水分子并没有像传统认知那样破坏电池的稳定性。

相反,它们反而帮助稳定了晶体结构。在长达15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材料依然保持了优异的容量,全电池更是稳定运行超过100周。

既然水在有机体系中都能“变害为宝”,那么如果直接将这种材料用于水体系之中呢?

研究小组立刻测试了NVOH电极置于高浓度的盐水的表现——盐水是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之一。

结果令人振奋:充电时,NVOH电极能高效地从海水中提取并储存钠离子,而与之配对的石墨电极则负责捕获氯离子;放电时,它们又将储存的离子释放出来,同时输出能量。

简单来说,NVOH电极能够实现从溶液中去除钠的同时继续有效发挥作用。而这一过程和一项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电化学脱盐”的原理一样。

“电化学脱盐”的技术正是通过电池充放电的原理,直接从海水中提取出盐分。在本次研究中,科研人员首次将NVOH材料应用于脱盐电池系统。

目前,全球有数以亿计的人口面临淡水短缺的困境,这一现状还会因为气候变化在未来变得更加严重。而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与传统能耗高昂的热法或反渗透法淡化技术相比,电化学脱碳技术具有能耗低、水利用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

论文数据显示,将NVOH作为钠提取电极,该材料的脱盐能力高达每克材料去除173毫克盐分,这一数值在同类研究中也处于领先水平。

至此,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功能的应用场景被打开了:一个基于NVOH的装置,既可以作为电池储存能量,又可以同时进行海水淡化,生产出淡水。

“能够在盐水中使用水合钒酸钠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发现,”康芒德尔博士解释道,“这表明钠离子电池的功能不仅仅是储存能量——它们还可以帮助去除水中的盐分。

“从长远来看,这意味着我们或许可以设计出一种系统,使用海水作为一种完全安全、免费且储量丰富的电解液,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能制造出淡水。”

这为开发低能耗、一体化的“储能-造水”双功能系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同时,萨里大学团队的方法还简化了高性能钠电池的制造过程,使大规模、商业可行的储能更近了一步。

凭借这些发现,钠离子电池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同时也有助于提供更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并解决淡水短缺问题。

论文已发表在《材料化学A杂志》上。

论文链接:

-------

Reference:

[1]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TA/D5TA05128B

[2]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energy/sodium-ion-battery-breakthrough-surrey

[3]https://www.surrey.ac.uk/news/sodium-ion-battery-breakthrough-could-power-greener-energy-and-even-make-seawater-drinkabl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