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 联合国秘书长承认:人类已错过1.5℃气候目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18:35 1

摘要:下个月,Cop30气候峰会将于巴西雨林城市贝伦举行。在此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日接受《卫报》记者采访。他承认,人类现在“不可避免”地将超过《巴黎协定》目标,并为世界带来“毁灭性后果”。

01

联合国秘书长承认:人类已错过1.5℃气候目标

下个月,Cop30气候峰会将于巴西雨林城市贝伦举行。在此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日接受《卫报》记者采访。他承认,人类现在“不可避免”地将超过《巴黎协定》目标,并为世界带来“毁灭性后果”。

“让我们承认我们的失败,” 古特雷斯对媒体表示。“事实是,我们未能避免未来几年升温超过1.5℃。超过1.5℃会带来毁灭性后果。其中一些毁灭性后果是临界点,无论是在亚马逊、格陵兰、西南极还是珊瑚礁。

他说,Cop30的首要任务是改变方向:“绝对必须改变方向,以确保超射(特指全球平均气温暂时超过1.5℃目标,然后再通过大幅减排,甚至负排放,拉回1.5℃以内)尽可能短、强度尽可能低,从而避免像亚马逊这样的临界点。我们不想看到亚马逊变成草原。但如果我们不改变方向、不尽快大幅减少排放,这是一个真正的风险。”

古特雷斯表示,从目前收到的国家自主供需来看,预计排放将减少10%。我们需要60%才能保持在1.5℃以内。因此超射现在已不可避免。不过,他并未放弃这一目标,并表示仍有可能暂时超射,然后及时降温,在本世纪末返回1.5℃,但这需要在Cop30及之后改变方向。

02

氢能储运加注技术重大突破,首座1000公斤级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发布

近日,在“2025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全国首座1000公斤级商业氨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

该项目以“可再生能源—氢—氨—储能—应用”零碳循环路线为核心,依托福大紫金氢能自主研发的低温氨分解制氢成套技术,可在480℃工况下实现氨转化率超99.5%,较传统装置体积更小、能耗更低,具备现产现用、产能灵活调节等优势。

项目创新采用“液氨直供—现场制氢—即时加氢”模式,彻底解决传统高压储氢的运输成本难题,使终端氢价降至约30元/公斤,较常规方式降低50%。从产能来看,该一体站项目每日可稳定产出高纯氢1000公斤,能为不少于100辆4.5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提供持续加注服务,为绿色物流运输体系赋能。

03

全球碳核算倡议组织成立独立专家小组,推动排放测量标准化

新近成立的全球碳核算倡议组织Carbon Measures宣布,将组建一个独立专家小组,以指导其构建全球性的碳排放核算体系。该组织于一周前由包括埃克森美孚、巴斯夫及桑坦德银行在内的19家大型能源公司与金融机构共同发起。

Carbon Measures旨在开发一套能够避免重复计算、并能有效激励企业可持续转型的碳核算系统。该计划得到了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拜耳、林德等多行业企业的支持。

尽管目前已有《温室气体议定书》等核算指南,但企业在跨公司、跨行业比较时仍面临困难。Carbon Measures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创建一套基于账本的核算系统,供各国参考采用。

04

光储市值“一哥”创新高,前三季度净利超百亿元

10月28日晚间,阳光电源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营收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前三季度营收为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净利润为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

就全年订单预期,阳光电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年初制定的发货量(非订单量)目标为40GWh至50GWh。“目前对完成目标保持信心。”预计今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130GWh左右,明年在150GWh—200GWh之间进一步增长。

阳光电源从2024年3月市值首次超过隆基绿能,并持续保持光伏上市企业市值第一的位置至今。其市值也一路突破,从9月24日突破3000亿元之后,至今日一度登上4000亿,时间仅1月有余。

05

DNV推出欧盟与英国绿色甲醇招标平台助力燃料转型

近日,国际机构DNV在欧盟及英国市场推出了行业首个绿色甲醇公开采购招标平台。该绿色甲醇招标平台旨在连接领先的生产商与工业采购方,为获取这一关键低碳燃料的长期稳定供应开辟新途径。

随着能源转型推进,海事、航空等难以减排领域对清洁能源载体的需求持续增加。在多种电子燃料中,绿色甲醇因技术成熟与商业化潜力而受到关注。

此次,DNV受托构建了透明且具竞争性的招标机制,为欧盟与英国境内即将投产的认证绿色甲醇产量锁定长期采购协议。

06

西班牙启动创新储能项目资助计划

西班牙能源多元化研究所发布一项临时决议,对其2021-2027年创新储能项目资助计划进行资金分配。该资助计划于今年五月启动,总预算达8.397亿欧元,较原定金额增加约20%。此次资助计划将支持西班牙各地储能项目的建设与发展。

根据分配方案,约3.4335亿欧元将用于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配套的储能项目,1.878亿欧元用于抽水蓄能设施,1.774亿欧元用于独立储能项目,1.311亿欧元用于热能储能设施。项目发起人已在144个地点投入约19.95亿欧元,预计该资助计划将支持2.61吉瓦/11.14吉瓦时的储能容量建设。

安达卢西亚大区是该资助计划的最大受益者,获得3.74亿欧元拨款。

07

新加坡加速核能研究,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成重点方向

新加坡能源与科技部部长陈诗龙在新加坡国际能源周开幕式上表示,新加坡正“认真研究核能潜在部署,尤其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新技术”。

他指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促使各国重新评估气候目标,但气候变化加速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地势低洼、替代能源选择有限的新加坡而言,探索低碳能源未来需更审慎规划,“多元化可持续能源路径组合是关键,单一方案难以满足所有需求”。

陈诗龙强调,核能有望成为新加坡“安全、可靠且具成本竞争力的选择”。政府已重组架构强化能力建设,在能源市场管理局(EMA)内设立核能办公室,国家环境局(NEA)内成立核安全司,并组建专业团队推动相关工作。他透露,这些团队正积极招聘人才,同时加强与国际伙伴合作。

08

日本Helical Fusion完成核聚变关键测试

10月27日,日本初创公司Helical Fusion宣布,已完成高温超导(HTS)线圈的关键性能测试,这一成果标志着核聚变能源商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核聚变技术通过超高温度将原子融合,模拟太阳产生热量的方式,未来有望提供大量清洁能源,且几乎不产生放射性废物。

尽管全球科研团队70年来致力于聚变能开发,但尚未实现商业可行的反应堆。Helical Fusion此次成功测试商用聚变反应堆核心部件——高温超导线圈,首次复制了聚变装置内部的磁环境,并在超导条件下实现了稳定的电流流动。

09

巴西研究显示储能技术可降低电力系统成本16%

最新研究显示,采用锂离子电池与抽水蓄能等储能技术,可使巴西电力系统到2029年的平均成本降低最高16%。这项研究同时指出,储能系统的应用将提升电网可靠性,并在不增加化石燃料发电的前提下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这份题为《加速巴西能源转型:储能综合元分析》的研究报告表明,锂离子电池与抽水蓄能电站能够有效应对巴西电力系统面临的运营挑战,包括负荷波动与可再生能源出力限制等问题。这些储能系统在提供辅助服务的同时,还可缓解因光伏和风电规模扩大导致的弃电现象。通过优化配置储能技术,巴西可在保障电力供应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清洁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比例。

10

美国制定核聚变商业化路线图

美国能源部近日发布了《聚变科学技术路线图》,这是一项旨在加速核聚变能源开发与商业化的全面国家战略。该路线图由600余名科学家、工程师及行业代表共同制定,明确了实现聚变试验工厂及提升美国全球聚变行业地位所需的关键研究、材料与技术突破。

聚变科学与技术路线图为美国核聚变产业构建了统一框架,聚焦三大核心:建设关键基础设施以弥补材料与技术缺口;通过先进研究、高性能计算及人工智能推动创新;利用公私合作、区域制造中心及劳动力发展壮大聚变生态系统。

能源部指出:“已投入超90亿美元私人资金推动燃烧等离子体演示与原型反应堆设计,正协调全国力量填补技术空白,涵盖材料、等离子体系统、燃料循环及工厂工程。”

11

墨西哥首座绿氢工厂正式投运

墨西哥克雷塔罗州近日成功启用了墨西哥首座绿氢工厂,标志着墨德两国的企业合作取得重要成果。该项目由在墨西哥生产用于药品包装的药用玻璃的德国公司Gerresheimer与生产低温气体的墨西哥公司Cryoinfra合作,共同投资1亿比索建设,旨在推动碳排放削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并为新能源技术应用开辟道路。

这座绿氢工厂预计每日可生产500立方米绿氢,用于药用玻璃成型工艺,替代化石燃料,每年可减少排放100吨二氧化碳。

墨西哥氢能、储能与可持续交通协会指出,克雷塔罗州使用的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风能等绿色渠道,这是该州与全国其他州的显著区别。墨西哥因其制氢成本较其他国家低64%,成为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理想地区。

12

欧洲多国被迫削减风电量

1月~9月,欧洲多个依赖风电的国家因电网无法调配过剩的电量,被迫以创纪录幅度削减风电量。在风电量或光伏发电量可能超出电网承载能力时,系统运营商会向发电企业支付补偿,以减少可再生能源发电。

彭博社援引路孚特(LSEG)的数据报道,西班牙、德国、法国及瑞典南部地区今年前9个月的风电削减率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其中,西班牙从9%升至12.2%,法国从3.8%升至5.3%,德国从4.5%微增至4.9%,瑞典南部从2%升至2.4%。

除欧盟外,苏格兰的海上风电也面临类似限制。《金融时报》报道称,今年上半年,苏格兰风电运营商有37%的时间被要求关停涡轮机,因此损失的发电量达到4太瓦时,反映出电网输送能力不足与需求滞后的问题。

13

DNV:美国能源转型放缓对全球影响甚微

近日,行业机构DNV发布报告指出,尽管美国近期因政策反转导致能源转型步伐大幅放缓,但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趋势依然强劲,其他地区,特别是中国的转型势头正持续增强。

报告显示,在美国,政策反转及对化石燃料的重新支持,预计将使减排进程推迟约5年,其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此前预测高出5亿至10亿吨。与此同时,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部署方面不断刷新纪录,仅今年就贡献了全球56%的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和60%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出口也在持续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DNV预测,到2050年,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为51%和49%。与去年的报告相比,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增加4%。

14

福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福建监管办公室近日印发《福建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集中式风电、集中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所有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2026年1月1日起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根据市场建设情况,逐步放开各类电源进入市场参与交易。

《方案》提出,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机制。新能源项目可自愿选择参与中长期市场交易。原则上集中式新能源项目直接参与交易,鼓励分布式新能源项目以聚合方式参与交易。新能源项目中长期交易签约比例不作强制要求,签约电量上限按照额定容量扣减机制电量对应容量后剩余容量的最大可交易电量确定。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