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街角菜摊上,大白菜便宜得像白送,不到五毛一斤,卖菜的都懒得吆喝,转身去整理刚到的阳光玫瑰葡萄。
去年这时候,家里堆得跟小山似的白菜,今年连阳台都放不下了。
不是不买,是真没必要了。
街角菜摊上,大白菜便宜得像白送,不到五毛一斤,卖菜的都懒得吆喝,转身去整理刚到的阳光玫瑰葡萄。
你问为啥?
不是天灾,是人变了。
以前囤白菜,是为过冬。
现在?
厨房里有冰箱,外卖平台二十四小时送菜,超市冷藏区整箱整箱的酸菜、泡菜,韩国进口的都比自己腌的干净。
年轻人连洗菜都嫌费劲,谁还蹲在阳台上切菜晾菜,满屋都是发酵味儿?
技术也偷偷换了玩法。
山东那边,大棚里种白菜,一个冷库就能存三个月,想卖啥时候卖。
物流更狠,从东北拉到广州,损耗不到十分之一,再没人怕“一地雪灾,全国断菜”。
白菜早就不只是菜了,它变成了供应链里的一个可调节点。
更绝的是,电商直接从地头开直播,胶州大白菜几毛钱一斤打包发全国,中间倒五手的批发商,彻底没了饭碗。
你买菜,不用找摊主,手机一点,三天到家,连运费都比你省下的那几块钱还便宜。
说白了,不是白菜不重要,是“囤”这个动作,过时了。
老一辈觉得,囤菜是安全感,像存粮,像藏钱;可现在的人,安全感是手机里有三千块的平台券,是外卖小哥五分钟敲门,是冰箱里永远多出一袋冻虾仁。
你去问那些00后,谁还记得“腌白菜三天三夜”的节奏?
他们只知道“酸菜鱼”能点配送,不用自己熬汤。
连超市里卖的袋装酸菜,都比自家腌得入味。
有农户开始改种精品白菜,一斤卖三块,包装带 logo,专供高端社区和预制菜工厂。
普通白菜呢?
价格跌到谷底,反而成了城市的“隐形负担”——放久了烂,不放又觉得亏。
别再说“白菜贱了是好事”。
对种菜的,是心酸;对吃菜的,是红利。
可红利背后,是整个旧生活模式的崩塌。
你家阳台,今年还堆白菜吗?
如果你还在堆,恭喜你,你可能是最后一批亲手送冬天进城的人。
不是你不进步,是你还在用老办法,对抗一个没人想回头的时代。
来源:认真的云朵3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