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快六十岁,退休金拿到手软,每天除了遛鸟就是去公园跟老头下棋的男人,突然开始注重起了仪表。他扔掉了穿了十年的旧汗衫,买了三件不同颜色的Polo衫,甚至还破天荒地用上了我妈生前留下的护肤霜,每天早上对着镜子拍脸,拍得啪啪响,生怕整栋楼不知道他开始护肤了。
我爸不对劲,是从三个月前开始的。
一个快六十岁,退休金拿到手软,每天除了遛鸟就是去公园跟老头下棋的男人,突然开始注重起了仪表。他扔掉了穿了十年的旧汗衫,买了三件不同颜色的Polo衫,甚至还破天荒地用上了我妈生前留下的护肤霜,每天早上对着镜子拍脸,拍得啪啪响,生怕整栋楼不知道他开始护肤了。
起初我只当他是退休生活过得太无聊,想找点乐子。可事情的发展越来越离谱。他一个连酱油和醋都分不清的厨房小白,竟然买了一堆美食书籍,对着视频学做菜,做的还不是家常菜,而是什么“桂花糯米藕”、“龙井虾仁”这种一听就费工夫的菜式。每次做完,就神神秘秘地装进保温饭盒里,然后提着饭盒出门,一去就是大半天。
我问他给谁送饭去,他眼神躲闪,含糊其辞地说:“给……给一个老朋友,人家帮过我大忙。”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年纪,这种反常,加上那些骗子专挑独居老人下手的社会新闻,我脑子里瞬间拉响了红色警报。我怕他被什么卖保健品的,或者更糟糕的,被什么“黄昏恋”骗子给盯上了。我旁敲侧击地问他那个“老朋友”是男是女,多大年纪,住在哪。我爸被我问烦了,脸一沉:“你管那么多干嘛?我一个老头子,还能被人骗了不成?”
他越是这样,我心里越是没底。我老公张伟劝我别太紧张,说爸都这么大年纪了,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很正常。可我就是不放心,我妈走得早,这十几年都是我爸一个人把我拉扯大,供我读完大学,看着我结婚生子。他就是我的天,我不能让他的天塌了。
终于,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下定决心,要跟踪我爸,去会一会那个神秘的“老朋友”。
我看着他提着一个精致的保温桶,哼着小曲出了门。我戴上帽子和口罩,像个侦探一样,远远地坠在他身后。他没有去什么奇怪的养生会所,也没有去银行,而是七拐八拐,走进了……走进了我婆婆家所在的小区。
我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怎么会是这里?难道……难道那个“老朋友”是我婆婆的邻居?
我看着我爸熟门熟路地上了楼,然后停在了我婆婆家门口。我躲在楼梯拐角的阴影里,大气都不敢出。只见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清了清嗓子,然后才抬手敲门。
门开了,我婆婆刘玉芬穿着家居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探出头来。我爸立刻换上一副灿烂得有些谄媚的笑脸,把手里的保温桶递过去:“玉芬,今天我试了试做水晶肴肉,你尝尝,看地不地道。”
我婆婆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推辞道:“建国大哥,你这……太麻烦你了,天天下厨给我送,我怎么好意思。”
“嗨,有啥不好意思的。我一个人在家也是闲着,你尝尝,给我提提意见,我也好进步不是?”我爸不由分说地把饭盒塞到我婆婆手里,又从另一个布袋里掏出一小盆长势喜人的兰花,“你看,这盆建兰开花了,香味淡雅,放你窗台上正好。”
我婆婆看着那盆兰花,脸上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真好看,建国大哥,你真是太有心了。”
我爸嘿嘿一笑,挠了挠后脑勺,那样子,像个情窦初开的毛头小子。
我躲在墙角,浑身的血液都冲上了头顶,嗡嗡作响。我的天,我爸疯狂追求的“老朋友”,竟然是我的婆婆,我老公的亲妈!这算什么事?亲家公追亲家母?这要是传出去,我们两家的脸往哪搁?
我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那个小区,脑子里乱成一锅粥。回到家,我坐立不安,张伟看我脸色不对,问我怎么了。我深吸一口气,把下午看到的一幕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张伟的反应比我还激烈。他手里的杯子“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水和茶叶溅了一地。“你说什么?你爸……在追我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是不是看错了?”
“我亲眼所见的!饭盒,兰花,还有我爸那副表情,我这辈子都没见过!”我激动地喊道。
张伟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烦躁地在客厅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疯了,真是疯了!这叫什么事啊!这以后我们两家人还怎么见面?亲家变继父?我怎么叫得出口?不行,我得去找我妈问清楚!”
“你先别冲动!”我拉住他,“这事儿得从长计议。我们得先搞清楚他们发展到哪一步了。”
那天晚上,我们俩谁也没睡好。第二天,我们决定分头行动,我去找我爸谈,他去找他妈谈,态度要坚决,必须把这股“不正之风”扼杀在摇篮里。
我回到我爸家,开门见山地质问他:“爸,你跟刘阿姨,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爸正在阳台给他的花浇水,听到我的话,手里的水壶晃了一下,水洒了一地。他转过身,脸上没有我预想中的慌乱,反而是一种被戳破后的坦然。
“你都知道了?”他放下水壶,平静地看着我,“就是你看到的那样。我在追你刘阿姨。”
“爸!”我气得声音都发抖了,“你怎么能干出这种事?她是张伟的妈,是我的婆婆!我们是亲家啊!你让她以后怎么面对我,让张伟怎么面对你?你让我们的孩子以后管你叫外公,还是叫爷爷?”
我爸沉默了片刻,走到沙发上坐下,叹了口气:“珊珊,我知道你一时接受不了。但你想过没有,你妈走了这么多年,我一个人是怎么过来的?白天还好,有事干,一到晚上,这空荡荡的房子里就我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那种孤单,你没体会过,你不会懂。”
他顿了顿,继续说:“你婆婆也是一样。你公公走得比你妈还早,她一个人把张伟拉扯大,吃了多少苦?现在你们都成家了,有自己的小日子,我们两个老的,不就成了多余的了吗?上次社区组织活动,我跟她聊了几句,才知道她跟我一样,也是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看着电视都能掉眼泪。我觉得,我们是同一种人,能互相理解,互相取暖。”
“那也不能是她啊!天底下那么多单身老太太,你为什么偏偏要找她?”我还是无法接受这个荒唐的现实。
“因为她好。”我爸的眼神突然变得很温柔,“她善良,心细,会照顾人。我胃不好,她就提醒我按时吃饭。我喜欢养花,她就陪我逛花鸟市场。跟她在一起,我心里踏实。珊珊,爸这辈子没求过你什么,这次,你就当为了我,别拦着我,行吗?”
看着我爸近乎恳求的眼神,和他鬓边新增的白发,我心里一阵酸楚。那些指责的话,我再也说不出口。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只关心他有没有被骗,却从未真正关心过他内心的孤独。
而张伟那边,情况比我更糟糕。他跟他妈一说这事,他妈的脸“刷”地一下就白了,当场就掉了眼泪,一个劲儿地说:“我对不起你爸,我对不起张家的列祖列宗。我没脸见人了。”
张伟又急又心疼,不停地安慰她,同时也在心里把我爸骂了个狗血淋头。他觉得是我爸“勾引”了他单纯的母亲。
那段时间,我们两家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我和张伟因为这件事,爆发了结婚以来最激烈的争吵。他指责我爸“为老不尊”,我反驳他妈“半推半就”。我们互相伤害,把最难听的话都扔向了对方。家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连我们五岁的儿子都察觉到了不对劲,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大声说话。
我爸那边,似乎也遇到了阻力。他不再往婆婆家送东西了,整个人又恢复了之前无精打采的样子,每天坐在沙发上发呆,一看就是大半天。
我以为这件事就会这样不了了之,两个老人会迫于我们的压力,退回到各自孤独的世界里。我甚至觉得,这样也好,长痛不如短痛,免得以后更尴尬。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天晚上,我儿子突然发起高烧,上吐下泻,我们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诊断是急性肠胃炎,需要住院观察。
我和张伟顿时手忙脚乱。公司里都有一堆事,孩子在医院里哭闹不止,需要人时刻陪着。我们俩轮流请假,熬了两个通宵,都快累垮了。
就在我们焦头烂额的时候,我爸和我婆婆,竟然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了病房门口。我爸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保温桶,我婆婆拎着一袋子换洗衣物和水果。
他们看到对方,都愣了一下,然后又有些尴尬地避开了视线。
“我……我听张伟说孩子病了,过来看看。”我婆婆小声说。
“我熬了点小米粥,养胃,给孩子喝。”我爸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
那个晚上,我和张伟终于能回家睡个安稳觉了。是我爸和我婆婆,两个人在医院里守了一整夜。我半夜不放心,打视频过去,看到我婆婆正拿着温毛巾,细心地给睡着的孙子擦脸,而我爸,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打着盹,但只要孩子一有动静,他会立刻惊醒。
第二天我们去换班的时候,看到病房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孩子的情绪很稳定,正小口小口地喝着我爸带来的粥。我婆婆把我换下来的脏衣服都装好了,还给我们带了热腾腾的早饭。
我爸见我们来了,就对婆婆说:“玉芬,你先回去休息一下吧,这里有我。你昨天一夜没合眼,身体吃不消。”
我婆婆点点头:“行,建国大哥,那你也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他们之间那种自然的默契和关心,不是演出来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反对是多么的自私和可笑。我们只想着自己的“面子”,却差点毁掉了他们晚年唯一的依靠和慰藉。
孩子住院的一个星期,成了我们两家关系的转折点。每天,我爸负责接送、跑腿、买东西,这些体力活他全包了。我婆婆则负责照顾孩子,做营养餐,把所有人都照顾得妥妥帖帖。他们俩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有一次,医生来查房,看到他们俩,笑着问:“叔叔阿姨,你们俩照顾孙子,可真是尽心尽力啊。”
我爸嘿嘿一笑,没说话。我婆婆的脸却红了。
出院那天,我们一家人,包括我爸和我婆婆,一起吃了顿饭。饭桌上,张伟主动给我爸倒了一杯酒,端起来说:“爸,之前是我不懂事,跟您说了些混账话,您别往心里去。我……我同意您和我妈的事了。”
我爸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激动地看着张伟。
我也赶紧对我婆婆说:“妈,我爸那个人,脾气是倔了点,但他心是好的。以后,就麻烦您多照顾他了。”
我婆婆的眼眶红了,她看了一眼我爸,又看了看我们,哽咽着说:“好孩子,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能理解。”
那顿饭,我们吃得百感交集。所有的隔阂和尴尬,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后来,我爸和我婆婆并没有像年轻人一样去领证结婚,他们觉得都这把年纪了,没必要在乎那一张纸。他们只是搬到了一起住,住在我婆婆那套大一点的房子里。我爸把他的房子租了出去,租金就当他们俩的旅游基金。
他们的生活,比我想象中要幸福得多。我爸把我婆婆照顾得很好,家里的重活累活他全包了,还养了一阳台的花草,把家里装点得生机勃勃。我婆婆则把我爸的饮食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我爸多年的老胃病,竟然都好了不少。
他们俩一起去上老年大学,一个学国画,一个学书法,作品挂了满墙。他们还一起去旅游,去了很多我们想带他们去却一直没时间去的地方。每次看到他们在朋友圈发的照片,两个人笑得像孩子一样灿烂,我就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而我们的小家,也因此受益匪浅。以前,我总要操心我爸一个人在家的生活,张伟也要时常惦记他妈。现在,两个老人有了伴,互相照顾,我们彻底放了心。周末我们带孩子过去,总有一桌热腾腾的饭菜等着我们。家里的大事小情,他们俩一起商量,给我们出主意,成了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儿子现在有两个外公,两个奶奶。他常常童言无忌地问:“为什么黄爷爷和刘奶奶住在一起呀?”
我总是笑着告诉他:“因为他们是最好的朋友,要互相照顾呀。”
邻居们一开始确实有些闲言碎语,但看到我爸和我婆婆每天出双入对,精神矍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那些议论也就渐渐变成了羡慕。大家反而都说,这两家人真有福气,孩子们孝顺,老人们也能想得开,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我常常在想,当初我爸那种近乎“疯狂”的追求,其实不是不顾一切的冲动,而是一个孤独的灵魂,对温暖和陪伴最本能、最执着的渴望。他追求的不仅仅是我婆婆这个人,更是一种能够让他安度晚年的生活方式。而他最终,也用他的真诚和坚持,为他自己,也为我们这个大家庭,赢来了最踏实、最温暖的幸福。
幸福,从来都没有固定的模式。有时候,打破常规,勇敢地去追求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美好。看着阳台上,我爸正乐呵呵地帮我婆婆举着手机,拍下她和一盆盛开的月季花的合影,阳光洒在他们花白的头发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那一刻,我无比确定,这就是幸福最好的样子。
来源:领航育儿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