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想过,一场婚礼背后,可能埋着两家人一辈子都解不开的结?
你有没有想过,一场婚礼背后,可能埋着两家人一辈子都解不开的结?
那18.8万彩礼退了,六金也还了,外加三万精神抚慰金,协议签得明明白白,可那句“不得上网发声”,像一根刺,扎在所有人心里。
不是钱的问题,是有人想把这件事彻底埋进土里,连哭都不能大声。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传统”——八样礼,必须双数,缺一样都算不吉利。
可谁告诉你,这八样必须是金镯子、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金手链、金脚链、金吊坠、金胸针?
现在年轻人连手机都用华为,谁还非得凑齐八件金器?
可男方家里说“祖上都是这么来的”,女方家说“现在谁还信这个”,两句话撞在一起,没吵起来,是命好。
可命好,不代表心不疼。
那个女孩,现在在接受心理干预。
律师说她有创伤后应激反应。
你猜她怕什么?
怕的是那天早上,她站在镜子前,穿着红嫁衣,却听见楼下亲戚低声说:“这门亲事,从头到尾就是个买卖。
”她不是逃婚,她是被自己身上的“礼”压垮了。
西安那套房子,登记在她名下。
现在成了争议焦点。
可你真觉得,她想要那套房吗?
她要的,可能只是被当成人,而不是一个“彩礼容器”。
陕西那边已经开始搞“婚俗调解员”了,还得持证上岗,心理学背景。
这事儿走到这一步,才有人意识到:结婚不是签合同,是两个人要一起活。
可我们早就把结婚变成了一场标准化验收——你给多少,我回多少,缺一不可,错一不收。
抖音上八亿播放的“简化婚俗”话题,底下全是留言:“我爸妈说不办酒席就不认我这个女儿。
”“我们谈好不要彩礼,结果他妈说,不要彩礼就是看不起他们家。
”你听出来了没?
不是年轻人变了,是我们把“爱”这个词,熬成了账本。
最讽刺的是,没人问一句:她愿意嫁吗?
葬礼没请她家人,她也没露面。
一个活人,被两套规则夹在中间,动弹不得。
一方要的是体面,一方要的是尊严,可没人问,她要的是什么。
现在全国都在讨论婚前协议要不要立法。
可法律能管得了人心吗?
能管得了父母那句“你要是不收彩礼,以后别进我家门”吗?
我认识一个农村女孩,她妈逼她退婚,因为男方家说“彩礼少了,孩子将来抬不起头”。
她最后没退,但结婚那天,她一个人在卫生间哭了一小时。
她说:“我不是怕他家穷,我是怕我这辈子,都活成别人家的账单。
”
这场事,不是一桩婚事崩了,是我们对“婚姻”的想象,早就碎了。
你以为退钱就能了结?
那只是把伤口包上一层纸,风一吹,还是漏。
真正的和解,不是协议签得有多漂亮,是有人敢问一句:你,快乐吗?
来源:魔法少女姬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