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时间按顺序往回捋一下,会更好看清现在发生的事。最远的锚点是2026年8月,那时候特斯拉预计要推出量产机型,并在供应链里敲定量产的“白名单”。在那之前,有一个很关键的时间窗:2026年2月底到3月,届时特斯拉版会基本定型,开始把小批量供应商拉进白名单——这是从
人形机器人终于到了从“纸面方案”到“工厂下线”的拐点。量产的时间表逐步清晰,供应链开始进入小批量供货的准备阶段,行业不再只谈概念。
把时间按顺序往回捋一下,会更好看清现在发生的事。最远的锚点是2026年8月,那时候特斯拉预计要推出量产机型,并在供应链里敲定量产的“白名单”。在那之前,有一个很关键的时间窗:2026年2月底到3月,届时特斯拉版会基本定型,开始把小批量供应商拉进白名单——这是从试产到真正落地的分水岭。再往前退一步,2025年12月被当作技术定型的考核期:预计特斯拉V3版会初步定型,同时市场上小米的机器人项目可能会追加订单。再更早一点,2025年11月6日的特斯拉股东大会,被看成一次情绪和信息的催化点,可能会透露一些短期节奏上的新动向。每一环都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会影响到零部件什么时候能真正出货。
把目光从时间轴拉到产业链本身,现在市场像是进入了调整期。表面上热度有起有落,但底层是在重新匹配供需和能力。对做投资或选供应商的人来说,现在该看的是“能不能在小批量和量产阶段站得住的企业”,别光看牌子响不响。更直白点,别被大字头晃瞎了眼,要看谁能把批量化的细活儿做成。
具体环节分得比较清楚。整车和系统集成层面,拓普集团是很明显的龙头,整车制造和系统集成的能力比较到位,和特斯拉的绑定也比较紧,这类公司在板块里就像压舱石。往下到结构和辅件,恒勃股份在灵巧手的保护套上有戏,骏鼎达负责腱绳和套管——这些零件看着不起眼,但其实是灵巧手稳定运作的基础。轴承是基础件,雷迪克和五洲新春都有布局,单价不高,但稳定性重要。
更小、更关键也更难的零件分布在传动和执行部分。微型滚珠丝杠主要用在灵巧手上,公差和加工精度要求极高,五洲新春和浙江荣泰在这方面有话语权。谐波减速器是关节动作的“心脏”,要在紧凑空间里实现高扭矩和低背隙,属于高壁垒领域,隆盛科技和尼得科的合作已经在此布局。执行器和关节总成的价值最大,震裕科技被业界视为“弹性大”的总成供应商,既对接特斯拉也对接小米,客户面比较广;隆盛在关节模组上也投入不少,客户不只一家,覆盖特斯拉、智元和赛力斯。动力系统方面,电机像肌肉,信质集团在定转子方面专注,配套厂有三花和新剑,这三环合起来就是动力来源的核心。
还有一类公司更像是“事件驱动型”的弹性票。举例,涛涛车业如果成为宇树机器人的核心供应商,而宇树在第四季度启动IPO,对涛涛是直接催化。兆丰股份是乐聚机器人的重要配套方,乐聚被看作有望做创业板的人形机器人首发股,这种IPO消息会放大行业关注度。蓝思科技、宁波华翔、均普智能这些和智元机器人关系密切,智元的IPO预期同样会带来短期窗口。像雷迪克、恒勃、骏鼎达的二三级供应商,单车价值量并不高,但一旦行业从0到1,他们的出货量会被放大,尤其是已经进入特斯拉或小鹏体系的厂商,弹性不容小觑。
把这些节点和企业放一起看,有两点比较明显:平台型企业的确定性高,核心高价值件且绑定主力客户的厂商弹性大,风险与回报是并行的。技术细节上也不是能靠喊口号解决的。微型丝杠要做到纳米级别的配合和加工,谐波减速器要求结构紧凑但扭矩稳定,关节总成得在重量、可靠度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这些都是工程师要花时间去攻关的活儿。供应链能力的建设不仅要看现在能不能试产,还得看这些厂商最终能不能通过头部厂家的验证。
行业节奏外,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会随时改变走向。特斯拉股东大会如果出现意外的技术或产能信息,会影响市场情绪;几家关键厂商的季度财报可能会透露出产能变化和订单节奏;几家机器人的IPO进与否,同样会对上下游订单产生直接影响。市场上不少人把这些节点当成观察窗,通过它们判断下一步钱和货会怎么流动。
说点观察到的现实场景:一些零件厂现在已经在做小批量试产,车间里跑的是少量、多品种的试算,工程师白天调参数、晚上看试样,物流那头先走小批量供货,包装和测试也同时跟进。厂商之间不再只是合同关系,更多是一起打磨产品、一起解决问题的协作,像在一起盖楼先把地基夯实再上楼。对于供应链中的中小厂来说,进入头部客户体系后,一旦通过认证,出货会呈倍数放大,这也是他们最看重的门槛。
个人的感受是,看着这些从零开始搭起来的供应链,既有点紧张——怕哪环节出问题把整个进度拖慢,也有种踏实感——像实地开工的庄稼地,脚下的土已被翻过,下一步就是播种、浇水、盯苗。挺有意思的。
来源:小夏说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