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9日讯 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组织确定的全球核心口号为:“Every Minute Counts. Know the signs of stroke. Act FAST.”(分秒必争,识别卒中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9日讯 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组织确定的全球核心口号为:“Every Minute Counts. Know the signs of stroke. Act FAST.”(分秒必争,识别卒中,快速行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中国卒中学会发布了2025年世界卒中日中文主题:“尽早识别,立刻就医”,直指卒中救治的关键——关注卒中防治知识,提高意识,迅速救治,降低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29日,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的脑血管病,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种类型。出血性卒中(脑出血)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造成,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卒中(脑梗死)是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起缺血,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两种情况均可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残疾甚至生命危险。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今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概要》显示,2021年中国共有2634万例脑卒中患者,259万人死于脑卒中。2023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事件监测”项目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脑卒中发病率为491/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503.2/1万)。2023年收治1663.8万人次脑卒中住院患者,其平均年龄为(68.9±11.7)岁。卒中发生后每分钟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而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人数已达1242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
“卒中救治的黄金时间窗极短,缺血性卒中发病4.5小时内可溶栓,24小时内可取栓,越早治疗康复希望越大。”市疾控中心专家张婧为市民普及两类识别工具。
本土版“中风120”,适合快速记忆。“1”是指1张脸,观察面部是否不对称、嘴角歪斜;“2”是2只臂,抬起双臂,看是否单侧无力下垂;“0”是指(聆)听,看对话时是否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国际版“BEFAST”则会覆盖更多症状B(Balance)是指突然头晕、行走不稳;E(Eyes)指单侧视力模糊或失明;F(Face)指面部不对称;A(Arm)指肢体无力;S(Speech)指言语障碍;T(Time)指的是立即拨打120,记录发病时间。
发生卒中怎么办?市疾控中心专家孙晓晖提醒:“大脑每分每秒都等不起。”若身边人突发卒中,请记住:不喂药、不移动、不等待,立即拨打120并打开青岛卒中急救地图小程序(可在微信直接搜索“卒中地图”,或在“健康青岛”公众号查询),精准导航至就近救治点。青岛2024年底发布的卒中急救地图4.0版与筛查地图1.0版,已将全市救治网络升级为“4个市级卒中中心+73个防治单元+176个防治点+11个120急救站点”的立体体系,实现实时导航、质控监管与全生命周期管理,让“家门口的精准救治”成为现实。
如何防治卒中?专家介绍,卒中防治的核心在“早”,普通市民需筑牢四道防线:
吃对饭,每日盐≤5克,少吃油炸食品,增加深海鱼、坚果等优质蛋白;
动起来,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游泳等),避免久坐;
控慢病,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测血压,糖尿病患者严控血糖,遵医嘱服药不擅自停药;
查隐患,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有家族史者提前至35岁。
来源:掌上青岛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