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蒙古伊诺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工业园区的布局,正悄然勾勒出一条清晰的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链图景。这家由五大股东组建的企业,在成功运行一期年产2万吨高碳醇装置的基础上,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与技术深化。
10月28日,内蒙古伊诺新材料有限公司费托烯烃制高碳醛醇强链项目获备案。
内蒙古伊诺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工业园区的布局,正悄然勾勒出一条清晰的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链图景。这家由五大股东组建的企业,在成功运行一期年产2万吨高碳醇装置的基础上,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与技术深化。
回顾其发展历程,2021年3月28日是一个关键节点。当时,伊诺新材料一期年产2万吨的费托烯烃制高碳醇项目全流程打通并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以内蒙古伊泰化工120万吨/年精细化学品项目的烯烃为资源,采用了四川大学和青岛三力本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烯烃氢甲酰化两相催化技术。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高碳醇技术和产品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打破了国外垄断。这对于延伸煤制油产业链、降低我国对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以及促进下游日化产业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了解,此次获批的强链项目,总投资高达5.41亿元,计划于2026年4月开工建设。其核心在于新建一套4万吨/年高碳醇装置和一套2万吨/年高碳醛分离装置,并对部分原有装置进行改扩建,最终实现C6~C11高碳醇、高碳醛类系列产品的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扩张并非简单的产能复制。在2025年初,伊诺新材料已经启动了针对现有工程的“工艺优化及安全环保整改项目”。该技改项目旨在对现有工程产生的混合醇、粗醛进行提质处理,计划新增脱异构塔用于正异构醛分离,并新增一套加氢反应器以及催化剂回收工艺。这表明伊诺新材料正致力于从生产通用化学品向提供更高纯度、更高附加值的精细化产品转型,同时通过回收珍贵的催化剂来提升工艺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在伊诺新材料所处的技术领域,持续的研发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例如,在催化剂技术方面,四川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基于RhI超分子组装框架的新型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兼具高活性与易回收的优点,为解决均相催化剂回收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此外,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则在致力于创制低载量的贵金属Ru基催化剂,并通过构建独特的ZrO2–Ru反向界面结构,显著提升了催化活性和烯烃收率,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从产业链视角看,伊诺新材料的探索代表了我国煤化工产业正在努力从大规模生产基础化学品,向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方向转型。费托合成技术作为连接煤炭资源与高值化学品的桥梁,其产物——烯烃,正是生产高碳醇和高碳醛的关键起点。高碳醇和高碳醛作为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合成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增塑剂等多种精细化学品,其经济价值远高于基础的燃料油品。
随着新项目的落地,内蒙古伊诺新材料有限公司有望在我国高端化学品自主供应的道路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来源:氯碱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