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俄乌开战时,有人预测:最大输家会是乌克兰,其次是欧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16:44 1

摘要:回想三年前的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跨过边境,乌克兰全国警报拉响,那场冲突一打响,就把整个欧洲大陆搅得天翻地覆。张维为当时在节目里直言不讳,说这场仗的最大受害者就是乌克兰,其次是欧洲。

回想三年前的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跨过边境,乌克兰全国警报拉响,那场冲突一打响,就把整个欧洲大陆搅得天翻地覆。张维为当时在节目里直言不讳,说这场仗的最大受害者就是乌克兰,其次是欧洲。

这话听着简单,可放到今天来看,简直是准得让人后背发凉。不是什么玄学预测,而是基于对地缘政治的清醒认识:小国夹在大国间,容易成炮灰;欧洲呢,本来就能源依赖别人,现在一刀切制裁,自家后院先着火了。

先说乌克兰,这地方从头到尾就是最直接挨打的那个。开战头几个月,基辅周边到处是坦克痕迹,哈尔科夫和马里乌波尔这些城市基本成废墟。乌克兰国防部自己统计,到2025年9月12日,俄罗斯军队的阵亡和受伤总数超过109万。这数字听着吓人,但乌克兰这边也没好到哪儿去。泽连斯基在2024年12月8日的一次讲话里承认,乌军阵亡4.3万人,受伤37万。

独立媒体像俄罗斯的“损失”项目,到2025年4月26日,已经确认了10.9958万俄罗斯士兵阵亡的讣告。这些数字不是凭空捏造的,都是从公开来源汇总来的。想想看,乌克兰总人口才4000多万,三年拉锯战就把这么多青壮年搭进去,劳动力直接腰斩。东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这些矿区,本来是工业命脉,现在矿井停工,工人要么上前线,要么跑路。

经济上更惨,乌克兰是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黑海港口一封锁,2022年小麦玉米大豆出口量腰斩。联合国数据,2022年乌克兰GDP缩水30%,2023年勉强回血到5%增长,但到2024年又滑到负的。

基础设施毁了多少?据欧盟估计,重建成本至少得4000亿欧元,相当于乌克兰一年GDP的五倍。能源呢?扎波罗热核电站被占,电力供应断断续续,工厂开工率不到战前的60%。人口流失是雪上加霜,到2025年2月,超过690万乌克兰人逃到欧洲,国内劳动力缺口巨大。

年轻人走了,老弱病残留守,社会保障体系快崩盘。泽连斯基政府靠西方援助续命,美国欧盟砸进去上千亿,但这些钱大多流向军火采购,民生改善有限。乌克兰成了战场,战火烧自家地,财富毁自家家,这不就是最大输家吗?张维为说它成美国“棋子”,没错,决策从头到尾受制于华盛顿,北约武器源源不断,但战略主动权呢?基本没了。

欧洲这边,本来以为离得远点,能当看客,结果连锁反应来得更快更狠。难民潮是头一道坎儿。冲突头三个月,550万乌克兰人涌入波兰、罗马尼亚这些邻国,到2025年总数破690万。欧盟成员国接待压力山大,德国法国这些大国,本来就消化着中东难民,现在学校医院挤满新来者,社会福利支出暴增。

波兰接待最多,2022年就花了80亿欧元安置,2023年继续加码。融入问题也出来了,语言文化差异大,就业竞争激烈,街头偶尔有摩擦。欧洲政客嘴上喊团结,实际各顾各,匈牙利斯洛伐克这些东欧国家抱怨资金不够,边境管控越来越严。

能源危机是第二击,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度高达40%,石油30%。2022年2月22日,德国暂停北溪二号管道认证,这条11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直接泡汤。

管道工程师关阀门,天然气流量锐减,价格3月就涨了22%。到9月26日,波罗的海海底爆炸,北溪一号二号三条管线破裂,海水冒气泡,调查船采集样本,欧洲能源大臣布鲁塞尔开会争方案。

美国液化天然气船从得克萨斯赶来,但运费高、码头建慢,成本比俄气贵30%。德国鲁尔工业区高耗能工厂减产,2022年工业产出跌8.2%,化工钢铁首当其冲。法国巴黎炼油厂切换燃料,技工调仪表,蒸汽喷烟囱。北欧瑞典挪威这些寒冷地带,冬季居民多穿毛衣少洗澡,政客号召节约,民众街头抗议电费翻倍。

通胀跟着水涨船高,2022年10月欧元区通胀率11.5%,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最高。3月消费价格指数环比涨7.4%,肉类11.8%、鸡蛋9.4%、蔬菜9.3%、食用油27.3%。超市顾客算账推车,面包店限购,鱼市报新价买家皱眉。

2023年欧盟经济陷入衰退,GDP负增长0.5%,进出口萎缩,政府赤字突出。成员国表现不均,德国法国工业受抑,意大利西班牙失业率升到8%以上。欧盟通过加速可再生能源,北海风电南欧光伏上马,但短期见效慢。2024年天然气库存充足,价格回落,但依赖挪威和美国进口,地缘风险还在。

粮食安全也跟着遭殃,乌克兰俄罗斯是欧洲粮仓,中东北非主要进口来源。冲突中断春播,2022年全球小麦价跳涨,埃及土耳其这些国家进口成本翻倍,引发潜在难民潮。欧洲自家农场主饲料贵,牛群吃草成本升,肉价跟着水涨。欧盟2023年启动谷物协议,土耳其斡旋下黑海走廊疏通,但2024年协议到期,供应又紧巴巴。

张维为的判断不是拍脑袋,根子在欧洲政客被“政治正确”绑架。默克尔时代,德国不顾美国反对建北溪二号,知道能源不能全靠外。2020年12月,时任外长海科·马斯发推说,欧洲能源政策欧洲决定,拒绝外部干预。可现在呢?追随美国5300多项制裁,天然气禁运自断臂膀。俄罗斯转向东方贸易,2023年对华出口涨60%,卢布结算避开美元。

欧洲公司按要求买天安器,结果通胀高企,百姓几个月内就闹腾。欧元从1999年诞生,海湾战争科索沃到现在,每次大冲突欧元就贬值,这次也不例外。2022年欧元跌破平价,推高进口成本,制造危机加剧。

电力天然气石油价飙,欧洲芯片生态、伽利略导航、空客这些美国竞争对手,全受波及。美国一边卡中国脖子,一边警惕欧洲,强迫法国达索公司卖给美企就是例子。现在欧洲优质企业转移美国,资本回流,投资企业撤出。

这三年,乌克兰人口经济双重打击,欧洲能源民生多重危机,美国呢?军火卖疯,液化气出口赚盆满钵。俄罗斯韧性强,资源粮食核武在手,非西方贸易增。张维为说俄罗斯扛得住,欧洲扛不住,事实摆这儿。

欧洲得反思能源自主,乌克兰重建路漫长。冲突没赢家,只有输多输少。想想看,要是早点坐下来谈,少点意识形态,多点实际利益,现在这局面能好点不?但现实就是这样,地缘这东西,逻辑简单,执行难。话说回来,这事儿也提醒咱们,国际事务得看清本质,别被表面忽悠。

来源:册叶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