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轮动“不偏科”,布局添底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9 14:58 1

摘要:9月以来,前期表现较强的科技成长板块波动加剧,传统周期板块则悄然走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9月以来申万周期风格指数上涨5.55%,同期申万科技(TMT)风格指数涨幅略弱,为3.54%。(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需谨

9月以来,前期表现较强的科技成长板块波动加剧,传统周期板块则悄然走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9月以来申万周期风格指数上涨5.55%,同期申万科技(TMT)风格指数涨幅略弱,为3.54%。(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需谨慎。)

市场风格切换频繁,单一赛道的押注风险凸显。在这样的环境中,构建一个“不偏科”的均衡组合,或许才是穿越波动的关键所在。

均衡配置策略有哪些优势?

首先需要明确,这里所说的“均衡”,并非简单的平均或平衡,而是强调协调有度、比例得当。

均衡配置策略的核心在于期望通过风险对冲来提升组合的适应性,即不把资金集中投向某一特定行业或风格,而是在多个行业中进行合理的分散投资。其目的有二,一是争取“东方不亮西方亮”,力争把握不同行业/风格机会;二是有效平滑组合整体波动,追求改善投资体验。

均衡配置指数(932061.CSI)为例,盘点2020年以来该指数与各申万大类风格指数的年度表现,可以发现:不同行业风格在不同的周期往往有不同的表现,而均衡配置策略过往能较好地应对行业轮动,整体投资的适应性较高。

均衡配置指数VS申万大类风格指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21日。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需谨慎。)

持之以“衡”,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震荡市的本质,是“不确定性”与“结构性机会”的共生,而“均衡配置”恰是应对波动、期望把握长期机会的理性选择。

比如长城均衡成长(A类:019367,C类:019368),就是一只践行均衡配置理念的产品:

一方面,基金的资产配置相对均衡,在A股、港股双市场布局,且今年以来逐步增加港股资产配置比例,积极挖掘投资机会。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长城均衡成长对港股资产的持仓占股票市值比为31.09%,较2024年底的1.93%大幅提升。

长城均衡成长A股、港股持仓比例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年9月30日。重仓股数据为历史持仓,不代表现在及未来,投资方向、基金具体持仓可能发生变化,基金的投资范围与投资限制以基金合同载明为准,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另一方面,风格配置也保持相对均衡,追求成长、价值风格兼顾,过往持仓覆盖科技、消费、周期、金融等多个方向。基金中报还显示,今年以来,长城均衡成长更加侧重于提升细分行业投资的锐度,增加重点个股及重点行业的配置比例,力争增强组合收益弹性。

长城均衡成长行业配置情况(2025Q2)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WIND,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截至2025年6月30日。重仓股数据为历史持仓,不代表现在及未来,投资方向、基金具体持仓可能发生变化,基金的投资范围与投资限制以基金合同载明为准,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定期报告显示,三季度末,在均衡配置的基础上,长城均衡成长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对投资组合的重仓持股进行了动态调整,积极关注国防军工、医药生物相关行业个股。基金经理廖瀚博在三季报中表示,投资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寻找有确定性和空间感的机会,深度研究强化信心,重点布局提升回报弹性。

长城均衡成长前十大重仓股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WIND,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截至2025年9月30日。重仓股数据为历史持仓,不代表现在及未来,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方向、基金具体持仓可能发生变化,基金的投资范围与投资限制以基金合同载明为准,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长城均衡成长的“操盘手”廖瀚博是一位典型的“均衡成长派”。他以“泛制造+核心消费+核心科技”为投资能力圈,擅长从中长期视角出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基于商业模式、成长空间、发展战略、竞争优势、管理层理念、业绩兑现等六个维度挖掘优质成长股。

从过往投资成效看,得益于均衡的配置以及灵活的持仓管理,长城均衡成长的业绩表现跻身同类前列。基金定期报告、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长城均衡成长A近1年收益率为67.5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7.51%,在同类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中排名167/1860,位列前10%。(注:基金过往业绩/评价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长城基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