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细心的朋友也一定会发现,其实,伟人所题写的墓碑也是不少的,但是,这块题碑,恐怕对你来说一定是第一次见到,很少人知道,并且,这幅题碑,也是伟人比较早期的一幅题碑,相信,你看到后,也会被深深地震撼到的,不是吗?这就是为罗哲烈士题碑,这里的书写格调也是有着明显的不同
毛主席亲笔所题的这块墓碑您见过吗?十分罕见!字字敦厚!堪称绝唱!
细心的朋友也一定会发现,其实,伟人所题写的墓碑也是不少的,但是,这块题碑,恐怕对你来说一定是第一次见到,很少人知道,并且,这幅题碑,也是伟人比较早期的一幅题碑,相信,你看到后,也会被深深地震撼到的,不是吗?这就是为罗哲烈士题碑,这里的书写格调也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的,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堪称“神来之笔”。
分享这幅作品,可以更好地交流伟人书法,同时,以此为媒介,更好地传播弘扬优秀文化,树立书坛书法正能量,同时,也为更好地更加方便地发扬伟人思想,用伟人思想,去武装自己,指导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记得关注笔者哟!
从这幅作品整体上看,是十分和谐的,布局上,也是十分严谨的,考虑十分周全,不仅字字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照应和顾盼,而且一个字内,也表现的十分紧密,这样的处理,不仅需要深厚的功夫,而且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实,说起来,书法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基于传统文化的载体,不是吗?
第一个字“罗”,扛肩效果不仅突出,而且上下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上下两个部分宽度上基本一致,更加有一种整齐感,不仅如此,我们也能够从这个字中看到,其中提按变化,也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这个字的转折之笔,更加干练,利落,那种斩钉截铁之劲,也表现的十分完美,而相对比来看,后面的几个横笔,都表现的相对轻盈了不少。
“哲”字的书写,在整体上,比较浓重,尤其是墨色上,是一种浓墨重写的状态,不仅如此,这个字的表现,更加突出了方笔的效果,每一个笔画,都表现出一种大气感,而这个字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不仅仅下面的“口”字呈现一种扁平状态,重心下移,更加稳重,而且你会发现,这个字上下两个部分,还有一种错位之态。
“烈”字笔笔见方,将方笔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状态,而下面四点水,笔笔连带一起,并且,你会发现,从左到右,还呈现出一种轻重之分,而最后的一个收笔,不仅浓重,而且连带效果更加突出,十分率意。自然。
“士”字两个横笔,都比较浓重,并且,下面的短横笔,还略带一丝隶书的笔意,清新脱俗,而两个横笔都呈现出一种错位状态,更加突出了一种动态之感,更加灵动。
最简单的字迹,就是“之”字了,而这个字最考验功夫,点笔不仅位置高,而且还非常饱满大气,接下来的横笔,不仅写得比较小巧,而且倾斜度高达45度之多,而最后的一个捺笔,重笔起,切面十分突出,并且,你会发现,这个捺笔,还是一种平直的状态,颠覆了我们的审美。
“墓”字的书写,在整体表现上,线条是比较纤细的,并且,你会看到,不过点画之间的连带,更加突出,有的牵丝引带,呈现出一种若隐若现的状态,更加高妙,这个字,在整个字形上,也是非常大的,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力,相信,你看到后,也会有自己的一番感想的,不是吗?
从诸多现象上看,这幅题碑作品,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点,同时,也是伟人早期的精品力作,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小白聊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