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今日终得此机缘,让我当面向您致谢——感恩您当年在一个小女孩心里埋下了一颗光影的种子,容我一生,花开一场!谢谢壮壮!”
“我们30年没见了,壮壮!30年半生已过,您须发皆白,我徐娘未老。
“但是今日终得此机缘,让我当面向您致谢——感恩您当年在一个小女孩心里埋下了一颗光影的种子,容我一生,花开一场!谢谢壮壮!”
前段时间,在2025年中国电影导演之夜的聚光灯下,现场主持人朱迅突然被导演田壮壮提起,她眼含热泪说出了这一段肺腑之言。
朱迅这一段表白,不仅惊艳了整个会场,网友也被她不忘恩师的真情感动。
火上热搜后,朱迅平静地谈起那段少年往事,田壮壮导演选自己演《摇滚青年》中“小小”,是因为她眼里的干净。
纵观朱迅的人生前半程,无论是2次患癌,还是7次登上央视春晚,她一直带着这颗“干净”的心,砥砺前行。
这两个字,成了朱迅做人的底色和做事的底气。
遍体鳞伤,只待长出翅膀
朱迅从小就是个独立自强的女孩,这跟她的童年经历关系很大。
当她还蜷缩在母亲腹中之时,她的父亲就被外派出国工作,直到朱迅6岁才回来。
可没待几年,父亲又被派驻到新华社香港分社。
夫妻长期分离,终归不是办法。为解决这个难题,朱迅6岁那年,母亲做出了一个决定:将3个女儿丢给姥姥,自己跟随丈夫一起去了香港。
家里少了父母的温度,日子还得照过。
姐姐们偶尔还会对着远方掉眼泪,朱迅却早早学会了自己系鞋带、搬小板凳够灶台上的碗。她不像寻常幼童那样黏人,小小的身子里像揣着股劲儿。
朱迅生命中的第一个转机,出现在1988年。
那年,14岁的朱迅被姐姐拉去试镜,本是陪衬,却意外被导演田壮壮一眼相中。
镜头里的小姑娘,眉毛挑着时带点叛逆,静下来时眼神又干净得像山涧的水,这不正是《摇滚青年》里那个叫“小小”的姑娘吗?
仿佛命中注定,那个在姥姥身边早早长出独立筋骨的女孩,就这样被光影选中,撞进了故事里。
《摇滚青年》播出后大获成功,学校的传达室被上千封影迷的来信淹没。
朱迅一夜成名,片约也纷至沓来,她成了万众瞩目的童星。面对名利双收,所有人都以为,她会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可她偏不。
她想起了田壮壮的话,要做一个“干净”的人。若名不符实,再热闹的掌声,也只是空谷回音,终将消散于风中。
所以,在即将结束的高中,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留学。
1990年,17岁的朱迅只身前往日本,半工半读。
因为不会日语,她只能在写字楼打扫厕所。9月的日本,闷热潮湿,厕所里刺鼻的骚臭味让人无法呼吸。
一路的孤独与委屈,让她走得沉默而坚定。她在《说出来就过时》里,这样写当时的心情:
“想想刚交了语言学校的学费,钱包已见底,而上大学还需要120万日元……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拽着拖把跟在后面。”
后来,她能够听懂日本人的话了,又辗转去餐厅打工。
那段日子,她往返学校和餐厅之间,回到宿舍再写作业,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
长期睡眠不足导致身体透支,她终于累倒。
去医院检查后,朱迅被查出患上了血管肉瘤,朱迅瞬间感觉天都要塌了。
但懂事的她,很快冷静下来,决定独自承担这一切。
朱迅瞒着家人去做了切除手术,术后第3天,刀口仍在渗血,她强撑着回到了工作岗位。
即便生活千般磨砺,她也没有丢掉那颗干净的心,抵挡着成名、暴富的诱惑。
因为小小这个角色,朱迅在日本演艺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当时很多人都来找她拍戏,但是朱迅有三条原则:
反华的、接吻的、暴露的戏通通不接,这样一来,她能拍的戏就寥寥无几了。
不过,她明白,即便遍体鳞伤,也不过是在等待长出更好的翅膀。
于是,她一天打好几份工,所有的脏活、累活都干,终于从语言学校毕业,她有了足够的钱报考日本的亚细亚大学。
在大二快结束的时候,朱迅经过朋友介绍,去NHK(日本广播协会)面试,成功获得主持《中国语讲座》的机会。
当时全日本100万人,有50万人通过这个节目学习中文,她在日本一夜爆红。
同时,她还主持东京、大阪等多个栏目,被日本新世纪中文电视台评为“在日杰出华人”。
她在日本渐渐撑开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青云直上,未来可期。
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可她的人生,却再一次发生了关键性的转折。
回国归零,重生成为“朱大胆”
朱迅在拿到硕士学位的第二年,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父亲说:
“三儿啊,你妈身体不好,生病住院了,你快回来看看。”
她二话不说,辞掉了日本的工作,告别了蒸蒸日上的事业。
其实,面对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朱迅怎么可能不犹豫?只不过,她知道,这个选择无关利益。
就像她对挽留自己的NHK导演说的:“你可以再找一个主持人,但我这辈子只有一个妈妈。”
对她而言,有些底线,从来就不容退让。
2000年,27岁的朱迅回国发展,正好赶上央视《正大综艺》招聘主持人,凭借多年的主持经验,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本以为,进入央视后会迎来另一个事业高峰,但扑面而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困难。
说了多年的日语,朱迅发现自己的中文表达词不达意,声音也变得尖而软。
很多主持人记忆力超强,5点拿到稿子,7点就能上节目,而自己记个开头都很困难。
她常常在录制前一天晚上,因为什么都记不住,而躲在角落崩溃大哭。
在屏幕前,她总是不在状态,一度被观众嘲讽是“可爱而空洞的花瓶”。
一次《正大综艺》的节目录制中,她声音卡住了,造成了突然性的失声。
接连不断的状况,导播组不得不宣布:“从明天起,朱迅暂停出镜。”
但朱迅不想让所有人失望,这是她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舞台的初心。
为了再次站在舞台上,她选择在幕后默默努力,接电话,写台本,做策划,打盒饭……
从《岳阳楼记》到《出师表》,不管是休息、节目间隙、还是睡觉前,朱迅都争分夺秒地背诵。
同时,她还抽空把幕后的工作,包括摄像、灯光等等都学了个遍。
半年多的沉寂,像一场无人知晓的跋涉。
朱迅没有退缩,也没有放弃,而是在冷遇中沉淀自己,打磨每一句台词,练习每一个表情。
她终于等来了属于她的转机。
2000年,她走进《欢聚一堂》的演播厅,担任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主持人,再度赢得观众认可。
接着,朱迅又回到了《正大综艺》,不管是跳伞、还是潜水都不在话下,她被同事称为“朱大胆”,连倪萍都对她称赞不已。
凭借这股拼劲,朱迅渐渐摆脱了花瓶的称号,在央视走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
然而,即将进入事业巅峰的朱迅,却又一次被命运考验。
名利双收后,独一份“干净”
2007年,34岁的朱迅被查出喉部有肿瘤,靠近声带,需要手术,对主持人而言,这可能是职业生涯的终结。
好在她手术醒来,声带还在,那一刻她激动得泪流满面。
二次患癌回归之后,朱迅更加珍惜舞台,也迎来了事业的第二个高峰。
从《正大综艺》再到《星光大道》,央视每离开一位主持人,她就会接手。最多的一个月,她同时主持了“二十多档节目”。
从2009年到2019年,10年间朱迅一共登上7次春晚的舞台,从未有过失误。
她说:
“春晚于我是一种巨大的荣誉感,而非名利场。除非真的胳膊折了,腿断了,只要有一口气,我是必须要冲上去的。”
接下来,朱迅的节目都是央视主打:《非常6+1》《幸福账单》《星光大道》《央视跨年晚会》……
虽然命运总爱考验她,但只要面对镜头,她永远笑得灿烂,不见一丝疲惫和疲惫沧桑。
而这她笑容的背后,有一个人是功不可没的。
朱迅的丈夫王志用陪伴,撑起了她最艰难的岁月。
早在2003年,王志还在做记者时,朱迅因为父亲认识了他。
央视在举办《我们众志成城》晚会的时候,王志主动给朱迅打了第一个电话,想请她吃一顿晚餐。
对王志芳心暗许的朱迅轻快地答应了,后来两人开始交往。
那一年,父亲病重期间,王志到处求医问药,朱迅打心里觉得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2004年,他们结了婚,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朱迅患癌期间,在手术当天,丈夫王志连夜赶到医院,握着她的手说:“别怕,有我呢。”
朱迅心中满是感动,在最难熬的时光里,是王志给了她满满的安全感,胜过一切名和利。
而朱迅的事业全面开花,更离不开这个男人的付出。
王志默默支持着她,承诺“永远不会让她洗碗”。婚后,朱迅从未下厨。
王志相信她的舞台不在灶台,而在聚光灯下。
正是这份理解和支持,才让朱迅心无旁骛地在事业上拼搏,成为万众瞩目的央视主持人。
这些年,淡出央视后,朱迅花了很多时间做公益,17次进藏、夜爬泰山、攀登四姑娘山,靠近大自然。
前段时间,朱迅还因在景区做公益活动时救人获得网友的一致称赞:“人美心善。”
从聚光灯下到病床前,从万人追捧到公益救人,朱迅始终记得自己为何出发。
生活的经历和沉淀,让52岁的朱迅越来越“干净”。
写在最后
“是你给我点亮了那星光,让我的青春值得回味一场。”
再看《容我一生》MV时,突然明白了朱迅眼泪里的答案:
田壮壮给了她闯荡世界的底气,让她把青春投放在耀眼的光影中。
她不负恩师,在舞台上绽放光彩,成为最耀眼的主持人。
人生转折处,总有引路人。
田壮壮当年埋下的那颗“干净”的种子,在朱迅的生命旅途中不断萌发新芽。
名利终会散去,走出半生,归来她的目光依然如少年般干净。
来源:秦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