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调查仅半月,台湾馆长宣布重大决定,这次,支持他的不止国台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12:47 1

摘要: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台湾馆长”会就此沉寂时,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决定。

因一句话被绿营追杀,交了15万保释金才脱身!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台湾馆长”会就此沉寂时,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决定。

被调查仅半月,他高调宣布赴京。

这次力挺他的不止国台办,更有无数网友。

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又为何做出如此大胆的反击?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5年10月5日,“馆长”在直播间跟网友互动,有人提起了“斩首赖清德”的话题。

他顺口回了一句,大概意思是如果只针对个人,不伤害台湾人,那他没意见。

这话在当时直播的语境里,更像是一句情绪化的回应,可没想到,隔天就引爆了政治风暴。

赖清德办公室反应快得惊人,第一时间就跳出来,给这句话扣上了“不当言论”的帽子,还特意强调“赖清德的权威不容挑战”。

话音刚落,新北地检署立刻立案。

半个月后,“馆长”被约谈,最终交了15万新台币才得以保释。

他出来后直接吐槽,说自己感受到了民进党给检察官的压力。

这起事件的背后,其实是馆长身份转变所引发的剧烈冲击。

了解“馆长”的人都知道,他早年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深绿自己人”。

海军陆战队出身,退伍后混过社会,后来靠着一股子狠劲和敢说的性格,在台湾健身圈和网红界闯出了一片天。

那时候的他,反中、反“一国两制”,甚至跟着绿媒的调子说过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这种话。

可人心是会变的,转折出现在2025年6月的那场大陆行。

当他踏上上海的土地,看到磁悬浮列车飞驰,体验便捷的移动支付,感受到大陆民众的热情。

亲眼见到大陆的发展,让他推翻了二十多年的固有认知。

他在直播里公开认错,坦言自己被骗了这么多年。

那句“我们都是中国人”的呐喊,更是让无数台湾网友开始反思。

一个曾经的“挺台偶像”,突然变成了戳破谎言的“觉醒者”。

这种转变在绿营看来,无异于背叛。

他的直播间单场观看人次能破1600万,影响力巨大。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在动摇民进党苦心经营的“反中”叙事。

所以,这次“斩首言论”事件,不过是他们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由头。

真正的目的,是要打压这个越来越“不听话”的工具人。

馆长北京行反击

面对这种压力,“馆长”的选择不是退缩,而是反击。

就在被调查事件过去还不到半个月,他在10月25日,也就是台湾地区首个法定的光复纪念日,来到了北京,开启为期12天的行程。

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像是一次公开的表态,一次对打压的无声抗议。

到了北京,“馆长”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他没有去那些浮华的景点,而是选择了一条寻根与见证之路。

第一站,他去了卢沟桥的宛平城。

站在当年战争留下的弹坑遗址前,这个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的硬汉,表情异常严肃。

他强调,那段全体中国人共同抗日的历史,不容任何人遗忘,更直指民进党是篡改历史、煽动“仇中”的罪人。

在台湾会馆,他感慨台湾社会对抗日历史的集体遗忘,言语间满是失落。

有粉丝送给他一艘福建舰模型和一杯“当归咖啡”,他拿着模型说,先进的装备是为了保护所有中国人。

至于“当归”,他笑着调侃,这寓意太深刻了。

除了感受历史的厚重,北京的现代化发展同样让他印象深刻。

他不住地夸赞“这里超先进”,感慨整个北京都蛮漂亮的,根本玩不完。

抵京第二天,企业家汪小菲亲自陪同他参观台湾会馆,还带他去体验了老北京的名吃:豆汁。

在汪小菲的鼓励下,“馆长”端起碗尝了一口,眉头一皱随即舒展,说了句“还不错”。

这个瞬间被镜头记录下来,展现的是两岸民间最自然、最亲切的交流氛围。

而网络上,大陆网友的热情更是挡不住,从豆汁、烤鸭到故宫、长城,大家纷纷在线给他出谋划策,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轻松突破千万。

台湾网友也留言期待,形成了一片热闹的良性互动。

这趟北京行,“馆长”显然不满足于走马观花。

他计划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期待见证那个庄严的时刻。

之后,他还准备搭乘高铁前往东北,去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他想让更多台湾年轻人了解那段被刻意模糊的历史。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预告了下一站是厦门,还放话要“帮赖清德寻根”,去探访当地的赖姓祠堂。

这番话,无疑是对那些数典忘祖之人的辛辣讽刺。

馆长行促两岸识真

“馆长”的这趟旅程,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大的关注,根本原因在于他扮演了一个“谣言粉碎机”的角色。

回想他6月的大陆行,简直就是一场现场打假。

一句“厕所居然有门”,粉碎了“大陆厕所没门”的荒诞谣言。

在上海被热情民众“投喂”茶叶蛋和榨菜,又让“大陆吃不起茶叶蛋”的笑话不攻自破。

他的直播风格直来直去,镜头对准的都是最普通的生活场景。

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恰恰是击碎政治谎言最有力的武器。

它让台湾的年轻一代看到,大陆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个落后、封闭的地方,而是一个充满活力、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与“馆长”的开放姿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当局的狭隘与打压。

在他宣布北京行前后,民进党方面就不断放话,警告他“勿为大陆宣传”,绿营网军更是铺天盖地攻击他“背叛台湾”。

而大陆方面,则始终敞开大门。

国台办发言人不仅在他行前就明确表示欢迎,强调台胞来大陆“想来就来,说走就走”。

还推出了一系列便利措施,比如“首来族”办证免费、口岸落地签等,用实际行动欢迎每一位愿意来走走看看的台湾同胞。

这一堵一迎,高下立判,也让更多人看清了谁在真心推动交流,谁在处心积虑地设置障碍。

“馆长”的转变和大陆行,是台湾社会内部一部分人开始觉醒、寻求真实信息、重构身份认同的一个缩影。

正如他在体验后所言:与其听别人说一千遍,不如自己走一遍。

这种基于共同历史、共同文化和共同未来的民间往来与情感认同,才是推动两岸关系走向正向发展的最深厚、最持久的动力。

当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愿意亲自踏上这片土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那些人为制造的隔阂与误解,终将烟消云散。

结语

从直播打假到寻根北京,“馆长”用脚步丈量真实,也悄然拨动着两岸心弦。归途,亦是归心。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铭记!10月25日,台湾光复纪念日》2025-10-24

2.极目新闻:《中国台湾网红“馆长”宣布10月25日来北京,国台办:欢迎》2025-10-22

3.环球网:《“馆长”因“斩首言论”遭侦办,民进党被批搞双标》2025-10-09

来源:吃瓜少女孙答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