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9日,SK海力士三季度财报出炉,运营利润首次突破10万亿韩元,同比暴增62%,亮眼业绩背后是HBM(高带宽内存)的强劲支撑——12层堆叠的HBM3E和服务器DDR5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为销售主力,毛利率高达57%。更关键的是,公司已锁定2026年所有DRA
10月29日,SK海力士三季度财报出炉,运营利润首次突破10万亿韩元,同比暴增62%,亮眼业绩背后是HBM(高带宽内存)的强劲支撑——12层堆叠的HBM3E和服务器DDR5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为销售主力,毛利率高达57%。更关键的是,公司已锁定2026年所有DRAM和NAND产能需求,预计2026年DRAM出货量同比增长超20%,并明确HBM供应紧张将持续至2027年。作为英伟达最核心的HBM供应商,SK海力士的产能扩张与技术突破,无疑将拉动整个产业链的需求,A股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借此东风,迎来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HBM作为AI算力的“核心燃料”,其生产过程涉及设备制造、材料供应、封装测试、分销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企业与技术支撑。SK海力士的产能扩张,将直接带动这些环节的需求增长,而A股市场中,已有不少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或客户合作,切入SK海力士的供应链,成为产业链的“受益者”。
HBM的生产需要高精度的半导体设备,如检测设备、刻蚀设备、CMP(化学机械抛光)设备等,这些设备的精度与稳定性直接影响HBM的良率与性能。SK海力士的HBM4量产计划,将大幅增加对高端设备的需求,而A股中的赛腾股份、中微公司等企业,已凭借技术优势进入SK海力士的供应链。
赛腾股份:通过收购日本Optima,掌握全球领先的HBM全制程检测技术,检测精度达0.1μm,设备已直供三星、SK海力士等国际巨头。2024年,公司HBM设备合同负债达14.7亿元,2025年新增订单预计超20亿元,成为HBM检测设备的“龙头”。中微公司:作为刻蚀设备国产替代先锋,其5nm刻蚀设备已用于长江存储3D NAND产线,HBM封装所需的硅通孔(TSV)刻蚀技术突破在即,目前正进入长鑫存储验证阶段。随着SK海力士HBM产能扩张,中微公司的刻蚀设备需求将持续增长。HBM的材料包括封装材料(如GMC颗粒状环氧塑封料)、Low-α球形硅微粉、ABF载板等,这些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HBM的可靠性与寿命。SK海力士的产能扩张,将带动对高端材料的需求,而A股中的雅克科技、华海诚科、联瑞新材等企业,已通过技术突破切入SK海力士的供应链。
雅克科技:作为HBM封装材料核心供应商,其前驱体材料供应三星、长鑫存储,HBM3所需的low-α球硅填料已量产在即。2025年二季度,公司订单环比增长60%,成为国产替代的唯一标的。华海诚科:其颗粒状环氧塑封料(GMC)可用于HBM封装,相关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未来有望受益于SK海力士的产能扩张。联瑞新材:提供Low-α球形氧化铝和球硅等核心材料,是HBM封装的关键原材料供应商,其产品已进入SK海力士的供应链。HBM的封装需要高精度的封测技术,如3D IC封装、TSV硅通孔技术等,这些技术决定了HBM的集成度与性能。SK海力士的HBM4量产,将带动对高端封测服务的需求,而A股中的太极实业、通富微电、长电科技等企业,已具备先进的封测技术能力,能够满足HBM的封装需求。
太极实业:子公司海太半导体具备HBM3E封装能力,占SK海力士封测产能的40%-50%,2025年HBM封装全球市占率达15%。随着SK海力士HBM产能扩张,太极实业的封测业务将持续受益。通富微电:作为国内存储器封测龙头,具备先进的封装技术能力,能够满足HBM芯片的封装需求,目前正持续布局DRAM和NAND封测,覆盖PC、移动端及服务器市场。SK海力士的HBM产品需要通过分销商传递到终端客户,而A股中的香农芯创是SK海力士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云服务存储代理商,直接受益于SK海力士的订单增长。随着SK海力士HBM产能扩张,香农芯创的分销业务将持续增长,成为产业链的“受益者”。
结合SK海力士的产能扩张计划与产业链环节,A股市场中以下公司有望直接受益:
设备环节:赛腾股份、中微公司;材料环节:雅克科技、华海诚科、联瑞新材;封测环节:太极实业、通富微电;分销环节:香农芯创。SK海力士的HBM4量产计划,不仅是其自身的技术突破,更是整个HBM产业链的“机遇”。A股市场中,从设备到分销的各个环节,已有不少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或客户合作,切入SK海力士的供应链。随着SK海力士产能的扩张,这些企业将直接受益于订单增长,迎来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这些企业的研发进度与客户合作情况,或能抓住产业链的“红利”。
来源:题材一点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