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易创新,打响国产存储第一枪!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12:15 1

摘要:一年前的今天,整个存储行业仿佛置身于寒冬之中,各大存储厂深陷行业产能过剩的泥沼,苦苦挣扎。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存储产品,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一路下跌,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发展前景一片黯淡。

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存储市场宛如一片充满变数与机遇的浩瀚海洋,近期更是惊现戏剧性转折,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风暴,彻底打破了以往的平静与格局。

一年前的今天,整个存储行业仿佛置身于寒冬之中,各大存储厂深陷行业产能过剩的泥沼,苦苦挣扎。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存储产品,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一路下跌,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发展前景一片黯淡。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存储市场的局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从冰天雪地瞬间迈入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如今,存储市场竟又进入了供不应求的上行通道,市场热度急剧升温。

今年4月,海外原厂的一系列动作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他们接连宣布停产DDR4、LPDDR4X等中低端存储产品,这一突如其来的举措,瞬间打破了市场的供需平衡。原本就处于动态调整中的市场,突然面临供应大幅减少的局面,供不应求的状况迅速显现。存储芯片市场自今年二季度起,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涨价潮,价格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一路飙升。

数据显示,这一涨价趋势在2025年表现得尤为明显。1-7月,主流存储产品DRAM的价格指数已暴涨47.7%,这一涨幅令人咋舌。NAND Flash价格指数也上涨了9%左右,虽然涨幅相对DRAM较小,但也足以反映出市场供应紧张的态势。这场涨价潮不仅让下游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也引发了整个行业对于市场走势和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

面对存储市场的这一巨大变化,国内各大存储厂反应各异,犹如在风暴中航行的不同船只,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看业绩,存储芯片设计龙头兆易创新无疑成为了这场市场变革中的耀眼明星。今年上半年,兆易创新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实现41.5亿、5.75亿,同比分别上涨15%、11.31%。在江波龙、佰维存储等一众增收不增利的同行中,兆易创新的表现尤为亮眼,宛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格外引人注目。

与兆易创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波龙和佰维存储。2025年上半年,江波龙营收规模大幅攀升至101.96亿元,在三家公司中营收规模最大,比兆易创新和佰维存储的营收之和都要高。然而,其净利润却只有0.15亿,盈利能力与营收规模极不匹配。佰维存储的情况更为糟糕,直接亏损2.26亿,陷入了经营困境。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让江波龙和佰维存储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

兆易创新的成长史,堪称一部完美的技术突破和资源整合史。时间回到21世纪初,全球存储市场呈现出“金字塔结构”,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等国际大厂如同金字塔的顶端,掌握着绝大多数市场和DRAM/NAND Flash等中高端产品。而国内存储产业则处于金字塔的底部,技术落后,市场份额微乎其微。

一个很明显的差距就是,当三星电子已经实现90nm工艺NAND Flash量产时,中国大陆才刚刚突破130nm制程。在巨头的打压下,国内存储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难以继续前进。这种技术上的巨大差距,让国内存储企业深刻认识到,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兆易创新的出现,巧妙地解决了这一困境。既然高端芯片研发受制于人,那就把中低端产品做到“无可替代”。2008年,公司创新性采用架构创新方式打造出国内首颗SPI NOR Flash产品。当时,国际大厂逐步退出低端NOR Flash产能,兆易创新抓住这一机遇,凭借性价比优势迅速出圈。这款产品的推出,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也为兆易创新在存储市场赢得了第一桶金,打响了进军存储领域的第一枪。

完美打响第一枪的兆易创新深知,国内存储技术与国际市场依旧存在较大差距,自主研发不能停。2018年-2025年上半年,兆易创新研发费用率基本维持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了江波龙、佰维存储等同行。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为兆易创新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长期高强度研发的结果就是,公司产品线逐步从低端NOR Flash产品拓展到NAND Flash和全线利基型DRAM产品,并向外延伸出了第二成长曲线——微控制器。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兆易创新38nm和24nm制程NAND Flash产品已全面量产,容量足以覆盖1Gb~8Gb,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无晶圆厂Flash供应商。在MCU产品方面,也已实现110nm、55nm、40nm、22nm等各个工艺制程全覆盖,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兆易创新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渐缩小了与国际大厂的差距。

但生态构建只靠自主研发是远远不够的。芯片国产替代过程中,团结一心远比闭门造车更有效,资源整合也是兆易创新对标大厂、冲刺高端的必需技能。从2020年入股长鑫存储强化DRAM国产化布局,兆易创新就开始了资源整合的步伐。通过入股长鑫存储,兆易创新在DRAM领域获得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为自身在DRAM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2024年投资北京青耘和光羽芯辰布局定制化存储和3D堆叠技术,兆易创新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业务领域和技术边界。通过投资这两家公司,兆易创新能够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布局未来技术,为自己在高端3D存储器市场的发展做好准备。一步步走来,兆易创新将自己打造成了中低端DRAM的全能手和高端3D存储器的预备军。

2025年以来,兆易创新也是资本动作不断,相继发布H股上市和募资46.96亿元扩产的相关公告。跟部分公司无脑扩产和上市为还债不同,兆易创新fabless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让其不必承担过多的资本开支压力,自由现金流状况始终良好。截至2025年上半年,兆易创新账上还躺着91.28亿现金,有息负债率更是低至5.2%,现金流甚至比高端存储稀缺龙头澜起科技都要充裕。

所以,兆易创新并不缺钱,赴港上市更多是为整合国际市场资源实现高端技术跃迁,进而完善其全球化布局。加速DRAM芯片和汽车电子芯片产业化更是为补足三星、美光等国际大厂退出利基型市场而产生的供给缺口,抢占更多市场,这是符合行业发展现状的决策。一直以来,兆易创新因“捡漏”国际大厂中低端订单而颇受质疑,但公司始终在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行,它的目标也从来不止于国内。多年坚持技术突破和生态扩展让公司稳步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全能型”存储厂,为之后出海创造了较为优异的条件。兆易创新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中国存储芯片技术突围的路径。

对比兆易创新、江波龙、佰维存储的业绩表现,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三家公司中,营收规模最大的是江波龙。2025年上半年,江波龙营收规模大幅攀升至101.96亿元,比兆易创新和佰维存储的营收之和都要高。

净利润端却是兆易创新一枝独秀。2025年上半年,江波龙的净利润只有0.15亿,佰维存储更是直接亏损2.26亿。

对比兆易创新、江波龙、佰维存储的业绩表现,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三家公司中,营收规模最大的是江波龙,但净利润端却是兆易创新一枝独秀。具体是什么造成了江波龙和佰维存储的净利润如此拉胯呢?

原因就出在产品端。

江波龙和佰维存储的主营产品是存储模组,也就是将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等各部件封装在一起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接口标准的产品。这相当于兆易创新的下游,产品技术附加值较低,毛利率自然也比较低。2020年-2025年上半年,江波龙、佰维存储的毛利率始终低于20%,跟兆易创新年均40%的毛利率没法比。低毛利率意味着企业在销售产品时获得的利润空间较小,难以支撑高额的运营成本和研发投入,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并且,不同于兆易创新的fabless模式,江波龙和佰维存储这样的存储模组厂商需要提前备货芯片等原材料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存货总量一般较高。一旦终端需求减少,公司就容易存货积压,资产减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薄净利润。比如江波龙,2024年78亿的存货就计提了5.66亿的资产减值损失。高额的存货积压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薄弱的盈利能力也使得江波龙和佰维存储的经营现金流并不充裕。2020年-2025年上半年,江波龙和佰维存储基本有4-5年都是经营现金流净流出的。经营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净流出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来支持自身的运营和发展,需要依靠外部融资来维持运转,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财务压力和风险。

“大而不强”一直是笼罩在江波龙和佰维存储头上的阴云。控制存货减值、提高产品毛利率、缓解现金流压力对它们来说较为迫切且至关重要。对此,佰维存储表现的比较“佛系”。公司依旧在按部就班的走“存储+晶圆级先进封测”的道路,业务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意在通过这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提升产品毛利,进而打开营收空间。

目前来看,要彻底改变如今净利润低迷的现状预计还需要时间。佰维存储的这种发展策略虽然较为稳健,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能会错失一些发展机遇。如何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快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佰维存储未来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另一边,江波龙的改革之旅就比较激进了。面对高额存货困境,江波龙首创TCM(技术合约制造)合作模式。以拉通上游存储晶圆厂和下游核心客户的供需信息为出发点进行备货和交付,这能从源头控制公司无序囤货的情况,还能进一步提高产品交付效率。通过这种模式,江波龙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减少存货积压的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面对盈利困境,江波龙提出PTM(存储产品技术制造)模式。利用其自身的垂直整合能力满足客户的高度定制化需求,从“差异化”入手增强其产品竞争力、提升定价能力,以便维持公司较为稳健的盈利能力。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产品的差异化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江波龙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跟兆易创新一样,江波龙也在2025年3月启动了赴港上市之旅。只不过,财务上的差异注定了江波龙的上市任务不会单一。一方面,上市融资是缓解公司现金流困境的较快手段。除了经营现金流连续四年为负,江波龙年均仅10亿的货币资金也昭示了其“囊中羞涩”的现状。通过上市融资,江波龙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境外上市能帮助公司走出去,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要知道,江波龙营收占比较大的三大下属品牌Lexar、Foresee和Zilia中,有两个都是从国外厂商手里收购来的。这就使得江波龙毛利率较高的境外业务占比常年超60%,境外才是公司的主战场,而上市可以将这一市场优势尽可能放大。未来,境外业务的繁荣更有可能将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推向新的高度。

站在2025年海外大厂陆续退出中低端市场、端侧AI需求爆发的十字路口,兆易创新、江波龙和佰维存储三家存储大厂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兆易创新用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生态优势走向全球,接手更多大厂订单,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江波龙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力求快速走出财务阴霾,通过改革和创新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佰维存储向产业链下游发力,意在用晶圆级封装做出差异化产品,提升竞争力,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如何,我们不能随意揣测。但从目前存储市场仅10%左右的国产化率来看,国产存储厂的成长空间仍可期待。随着国内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国产存储厂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从“大而不强”到“又大又强”的转变,为中国存储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这场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存储市场变革中,兆易创新、江波龙和佰维存储的每一步发展都将备受关注,它们的故事也将继续书写下去。

来源:史海峰山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