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佳节又重阳,敬老情更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11:38 1

摘要:今年10月,济宁“敬老月”温情启幕,将传统节序升华为全城行动,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也映照出一座城市温暖而坚定的价值选择。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时光流转,今又重阳,尊老敬老的深情厚谊在孔孟大地绵延传递。

今年10月,济宁“敬老月”温情启幕,将传统节序升华为全城行动,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也映照出一座城市温暖而坚定的价值选择。

政策落地,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

敬老之情,贵在真心实意,重在政策落地。

近年来,济宁市将尊老敬老从道德倡导细化为一项项可见、可感、可及的扎实举措。

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为失能老人托起安稳的晚年时光。

大力推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养老品质;打造社区“嵌入式”养老驿站,不断构建“家门口”养老新模式。

△ 图:任城区古槐街道的西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打造社区“嵌入式”养老驿站

探索推广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完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力求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正是这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诚挚初心,让各项政策相互衔接,共同编织起一张日益密实的养老服务保障网。

孝义当先,涵养城市敬老新风尚

孔孟之乡,孝义当先。

在济宁,丰富活动与政策保障相辅相成,尊老敬老早已化为一种常态化的温情守护。

连年举办的敬老爱老系列活动,在全社会播撒孝亲敬长的种子;各类孝老爱亲典型的选树,为公众树立起可见、可学的身边榜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济宁通过打造“本色家园·儒风夕韵”文化养老品牌,建设区域特色文化养老高地,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在时代发展中“不掉队”。

△ 图:济宁老年大学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老年人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同时,组织引导老同志开展助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和关心下一代等活动,激励他们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银发智慧和力量。

情暖日常,共筑文明敬老温暖城

在济宁,敬老爱老不只停留在节日里,更融入城市的日常发展中。

政策持续发力,服务不断下沉。

“敬老月”里丰富多样的活动与不断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志愿者一次次上门陪伴、街头巷尾年轻人主动搀扶的身影,让这份敬老之心充分浸润至生活的点滴细节。

△ 图:任城区李营街道培文社区的助老食堂

社区里,“嵌入式”养老驿站成为老人信赖的“第二个家”;生活中,各类志愿服务与文化活动让银发群体持续发光发热。

从政策保障到文化涵养,从硬件改造到软性关怀,济宁正以扎实行动,让尊老敬老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文明底色。

愿每一位长者,不仅在重阳佳节,更在未来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时代的暖意,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

来源:山东商报济宁记者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