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警告落空后,亚马逊雨林真要变稀树草原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11:35 1

摘要:联合国全球气候紧急状况峰会(COP30)即将在巴西贝伦召开。在此前夕,周二(10月28日)发布的一份各国气候计划报告,被活动人士称为“既是进展更新,也是警报鸣响”。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智子说观点

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称突破1.5℃升温阈值“已不可避免”

联合国全球气候紧急状况峰会(COP30)即将在巴西贝伦召开。在此前夕,周二(10月28日)发布的一份各国气候计划报告,被活动人士称为“既是进展更新,也是警报鸣响”。

联合国《国家自主贡献综合报告》显示,各国目前提交的减排计划,仅能使化石燃料排放在2035年前较2019年水平降低10%。这远远低于将全球升温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1.5摄氏度以内所需达到的目标。

十年前签署的《巴黎协定》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要求各国采取行动,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然而,这份最新报告仅收录了不到三分之一签署国的气候行动计划。

欧盟尚未向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提交国家自主贡献(NDC)方案。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早些时候第二次下令退出《巴黎协定》,在推动扩大化石燃料开采的同时,不断削减可再生能源项目。

该报告预测包含了美国拜登政府任期末几周提交的计划,但特朗普已明确表示无意履行该计划。

(报告提及的另一主要排放国)虽未正式提交NDC,但已承诺到2035年将碳排放量在峰值基础上削减7%-10%;欧盟则正在讨论62%-72.5%的减排目标。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向英国《卫报》和亚马逊地区新闻媒体Sumaúma表示,根据现有承诺,1.5摄氏度的目标至少将暂时失守。

“突破临界点已不可避免,”他指出,国际社会当前应致力于扭转排放趋势,确保在本世纪末前回归1.5摄氏度的轨道。

“我们必须承认失败,”他向媒体坦言,“事实是,未来几年我们无法避免突破1.5摄氏度的阈值。 而突破1.5摄氏度将带来毁灭性后果——无论是亚马逊雨林、格陵兰岛、西南极冰盖还是珊瑚礁,都将面临临界点崩溃。”

古特雷斯强调,“必须立即调整方向,确保升温超标的时间尽可能短、强度尽可能低,以避免亚马逊等生态系统的临界点崩溃。 我们不愿目睹亚马逊变成稀树草原,但若不及时转向并大幅削减排放,这将成为现实风险。”

该报告发布之际,即将主办COP30气候大会的巴西政府宣布,将开放亚马逊雨林进行石油开采。环保人士原本希望此次大会能聚焦气候行动计划的落实。 此外,本月初,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全球珊瑚礁因气温飙升已逼近临界点。

“《巴黎协定》签署十年后,各国政府仍在纵容化石燃料企业主导决策,”国际环保组织350.org拉丁美洲事务总监伊兰·祖格曼(Ilan Zugman)指出,“我们看到的是口头承诺而非实质进展。每个新建油田或天然气终端,都将抹杀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成果。 距离COP30会场仅数公里之遥,新的开采许可仍在发放。真正的气候领导力意味着现在就对化石燃料划下红线。”

智库E3G气候外交与地缘政治项目负责人斯蒂芬·门泽尔(Stephen Menzel)指出:“尽管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树立明确典范,但欧盟等主要排放国的拖延与乏力承诺,已削弱《巴黎协定》的效力。

国际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NDC强化协调员雪莉·马西森(Sherry Matheson)指出:“尽管拥有雄厚实力与资源,二十国集团(G20)主要经济体在COP30开幕前两周仍未提交减排目标。

“各国虽取得实质进展,但言行之间的鸿沟依然危险地巨大,”马西森强调,“二十国集团(G20)必须在COP30上停止犹豫,开始兑现承诺。 现在必须通过加速清洁、公平的能源转型,将缓慢的慢跑转变为冲刺。这意味着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同时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调动气候资金,并终结森林砍伐及更广泛的自然破坏。世界承受不起伪装成外交的拖延。”

国际环保组织350.org政策与行动部副主任安德烈亚斯·西伯(Andreas Sieber)强调,许多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正蓬勃发展,今年已满足所有新增电力需求,化石燃料终于显现出峰值迹象”。

“但所有进展仍远远不够快,”西伯表示,“COP30的成功如今更取决于政治层面的行动——弥合雄心差距,加速实现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公平、快速转型,而非单纯计算新目标的数值。”

祖格曼强调,全球许多政府“拥有清洁能源转型的技术、资金和公众支持”。

“缺失的是政治勇气,”祖格曼指出,“除非停止资助化石燃料并对其数十亿利润征税,否则我们将持续浪费宝贵时间。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塔夫特镇,“石油黄金时代”的游行队伍或许已经散去,但“让石油再伟大”的标语仍在空气中回响。而在即将主办COP30的巴西,距离会场仅数公里之遥,新的开采许可已经发放。联合国秘书长的警告——“突破已不可避免”——与环保组织观察到的“峰值迹象”,共同交织成了此刻的现实。那份缺失的“政治勇气”,终究需要各国的领导者在贝伦的会场上,用行动来作答。

你认为,是什么阻碍了各国政府采取更激进的气候行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

作者:朱莉娅·康利 CommonDreams

来源:无敌浩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