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越又被称为“小中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10:48 1

摘要:在越南的上古传说中,越南最早的王朝名为鸿庞氏。鸿庞氏被认为是中华神农氏的后代,其君主号称雄王,前后历经十八代,统治越南地区2000多年,直到秦始皇征讨百越。秦始皇在今两广及越南北部设置象郡后,由雄王开启的传说时代,才在越南落下帷幕。

在越南的上古传说中,越南最早的王朝名为鸿庞氏。鸿庞氏被认为是中华神农氏的后代,其君主号称雄王,前后历经十八代,统治越南地区2000多年,直到秦始皇征讨百越。秦始皇在今两广及越南北部设置象郡后,由雄王开启的传说时代,才在越南落下帷幕。

不过,雄王的故事虽多有杜撰,但这个在越南广为人知的传说,却反映出越南人在内心深处以小中华甚至中华正统自居的心理。

有关鸿庞氏的传说,多出自越南官方自15世纪起编纂的编年体通史《大越史记全书》。事实上,在所谓鸿庞氏的年代越南地区原住民构成的政权,其组织程度远远落后于同期的中原王朝;而让越南走出部落时代、形成国家雏形的关键,正是来自北方的文化影响。

秦始皇攻灭六国后,一路向南征讨百越。秦军因拥有更先进的军事组织,南征过程颇为顺利。秦始皇在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地区设置郡县,并向当地迁徙中原移民。对当时的秦朝而言,两广与越南北部地区同属秦朝郡制管辖,并无任何区别;而对越南而言,正是秦始皇的远征与中原文化的输入,手把手地将他们带入了封建时代。

秦朝虽二世而亡,但汉朝平定南越国后,平稳延续了对两广及越南北部的统治。两汉时期,当时的越南北部在汉朝的地位,类似于如今广东在中国的地位,因其地处南海西岸,从越南北部经海路可便捷抵达东南亚、印度及中东。因此,属于交州一部分的越南北部,成为汉末乱世中最为安定祥和的一片乐土。

中原王朝对越南北部的统治在南北朝乱世中并未中断。自秦汉以来的近千年里,中原王朝在越南北部设置的交趾、九真与日南三郡,一直是帝国最南端的领土。此时的越南北部,从任何意义上讲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而越南与中原王朝的分道扬镳,实则源于宋初的一场意外。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岭南大员刘谦在交州故地建立割据政权南汉,但其手下吴权却在南汉内部发动兵变。公元937年,兵变导致交州西南端三郡脱离南汉,吴权在这三郡仿照中原制度自立,建立地方割据政权。

不过没过多久,黄袍加身后的北宋皇帝赵匡胤,随即开启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宋朝的军事行动起初很顺利,南汉、北汉、南唐、后蜀等地方政权相继被灭。然而,北方崛起的辽国打破了北宋继承唐代疆域的美梦,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又威胁着宋朝西北边疆。此时的越南割据政权审时度势,提前向宋朝派遣使节通好,并接受宋朝册封的“交趾郡王”爵位。宋朝见越南态度务实,加之北部威胁过大,便停止了在南方的军事行动。这一选择直接导致越南北部从“中原故郡”逐渐转变为独立国家,而始终面临北方威胁的两宋,也从未试图阻止越南国家实体的形成,更未曾收复这片曾经的中国领土。

不过,越南虽获得独立地位,越南统治者却始终以小中华自居。元朝攻灭南宋后进而威胁越南时,越南陈朝君主仍以汉人皇帝自居,以汉人不可投降蛮夷为由拒绝向元朝臣服。尽管越南对中华文化存在认同,但数个世纪的独立已让其形成明确的国家意识。

元朝灭亡后,南下的明军短暂恢复了对越南北部的统治。然而,接连不断的叛乱及由此产生的高昂统治成本,最终迫使明朝彻底放弃让越南北部回归中国的打算,转而继续册封当地统治者为“安南国王”,维持名义上的君臣之分。中原王朝自此彻底失去了收复越南北部的机会,但中华文化在越南的影响力并未减弱。

自秦朝设置象郡以来,越南统治阶级在历史上长期使用汉语、汉字,从建筑风格到服饰装饰,与同时代的中原地区并无显著差异。当越南地方政权强盛时,还会以中华正统自居,在中南半岛推广经越南本土改造的汉文化。直到19世纪初的阮朝时代,越南的内部制度仍与过去的中原王朝大同小异,阮朝兴办科举、设置郡县,文人统治阶级仍是士大夫,他们阅读汉字书籍,用汉字创作诗歌与史书,并坚持华夷之辨,自认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继承者。

不过,所谓小中华的认知,仅存在于越南中北部,即曾属中国故地的区域。真正导致这一小中华后来与中国产生矛盾的原因,在于越南近代纳入了大量原本不属于其核心疆域的领土。如今越南领土狭长,从中越边境到越南最南端的距离近2000公里,接近古都西安到广州的距离。对中原王朝而言,能将统治延伸至越南北部已属不易,因此在历史的大多数时间里,汉文化从未深入越南南部地区;而统治越南南部的,是接受印度文化的占族人与高棉人。

占族人自公元2世纪起,便统治着越南的中南沿海地区;以今柬埔寨为核心的高棉人,在历史上长期占据今越南最南端的湄公河平原。在中原王朝统治越南北部的时代,这些族群因天高皇帝远,即便未时常遣使臣服于中原王朝,也不会招致讨伐。可当越南北部从中原王朝独立后,已被中华文化深度影响的安南王国,在面对南部政权时基本形成降维打击。

公元939年,刚建立的越南吴朝,领土仅为现今越南北部的三分之一。一个世纪后,越南李朝开始向南扩张,1069年李朝攻入越南中部占族人的都城,逼迫其割让北部领土。此后数个世纪里,越南北部从未停止对南方占族人的征服,最终于1697年彻底消灭以国家形式存在的占婆。

拿下中南部领土后,越南北部王朝很快将目标对准南方高棉人的领土。高棉人虽曾统一大半个中南半岛,建立盛极一时的高棉帝国,但这个政权实则是以吴哥为中心的高棉人部落联盟,徒有帝国之名。越南北部扩张至湄公河平原后,高棉人的抵抗收效甚微。占婆灭亡后不到两个世纪,越南便一鼓作气拿下整个湄公河平原,领土从最初的中国三郡之地扩展至今日越南的版图。

19世纪初,阮朝初建时的越南盛极一时。此时,中南半岛中部的土著王国在“东有越南、西有泰国”的恶劣局势中喘不过气来,而意欲与泰国争霸中南半岛的越南提前在此布局,还打着中华旗号,计划自东向西对中部土著族群进行同化。当时的越南统治者仍以汉人自居,而后来的越南主体民族京人,在当时还只是西方定义下的概念雏形。

为方便继续向西扩张,1802年建立的越南阮朝,决定仍以越南中部的顺化为都城,此地曾是中原王朝与东南亚原住民的边界地带,与历史上越南北部的核心区域红河三角洲相距甚远。但阮朝皇帝并不担心被占族文化反噬,他们始终坚信,以中华正统自居的自己,能够凭借文明优势继续争霸中南半岛。

然而,随着法国殖民者的到来,中南半岛彻底变天。1862年,越南迫于压力,不得不将南圻割让给法国;野心不止于此的法国人为此挑起与清朝的战争,将越南从清朝宗藩体系转入自身殖民体系。1893年,法国将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地合并,建立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

对于越南人而言,法属印度支那是一段极其屈辱的殖民时代。然而,中华文化圈的大哥此时尚难自保,越南人在那半个世纪当中根本找不到任何能脱离法国殖民者的方式。在无助与迷茫中,越南等了整整半个世纪才终于从世界大战的乱剧中看到了希望!

来源:麻辣涂二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