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今日(10月28日),台北地方法院对民进党籍民代邱议莹掌掴蓝营民代罗智强一案作出判决:邱议莹因“强暴侮辱罪”被判处拘役10日,得易科罚金1万元新台币(约合2300元人民币),民事赔偿罗智强20万元新台币已确定。这一判决引发岛内舆论的热议,政治暴力、立法机构
就在今日(10月28日),台北地方法院对民进党籍民代邱议莹掌掴蓝营民代罗智强一案作出判决:邱议莹因“强暴侮辱罪”被判处拘役10日,得易科罚金1万元新台币(约合2300元人民币),民事赔偿罗智强20万元新台币已确定。这一判决引发岛内舆论的热议,政治暴力、立法机构议事乱象等议题再度成为焦点。
一、邱议莹此前为何掌掴罗智强呢?该案件为何到现在才判决呢?
该事件发生在2024年5月,台湾立法机构审议《立法院职权行使权》等改革法案期间,国民党与民进党因议事规则、议程主导权等问题激烈对立。邱议莹作为绿营民代,认为绿营党团通过“杯葛议事”拖延法案通过,而罗智强则公开批评民进党“以再生医疗法等其他议案来干扰议程”,并在议场直播揭露相关争议。邱议莹见状上前质问:“你是没被打过喔?”随后以纸扇击打罗智强左脸,并高声呛声。这一行为被解读为对罗智强“揭露绿营阻挠议事”行为的报复性羞辱。
左一为邱议莹
对于案件拖延至今的原因,据小编观察来看,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1、罗智强于2024年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台北地方法院于2025年7月判决邱议莹赔偿20万元新台币,双方对此未上诉,民事部分迅速得以确定。但刑事部分需经检侦查、起诉及法院审理。邱议莹于2025年7月具状认罪并完成赔偿,台北地检署据此提起公诉,但法院需核实证据、听取双方陈述,并考量量刑情节,最终导致判决拖延至2025年10月。
2、该事件发生日期正值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夕,民进党当局试图淡化冲突,避免激化舆论。而判决出炉于2025年10月(地方选举前夕),因此被质疑与绿营推派邱议莹参选高雄市长有关。
二、罗智强对此有何表态?
罗智强对台北地方法院判决邱议莹拘役10日、赔偿20万元新台币的结果回应称:“唯一支持邱议莹代表绿营参选高雄市长”,并称“这个判决反映了邱议莹是最佳人选”。他强调,此案是“让暴力惯犯邱议莹成为有前科的人”,以此来暗讽民进党纵容暴力文化,而邱议莹的“前科”反而成为其政治生涯的“资格认证”。
罗智强将此案定位为“对抗绿营暴力文化”的象征性胜利,其在判决结果出炉后宣布将邱议莹赔偿的20万元新台币全数捐给“罢免民进党籍高雄市议员黄捷的团体,并称此举是“帮邱议莹消业障”,同时讽刺绿营“司法清算”异己。
黄捷
三、蓝营对此持什么立场呢?
蓝营普遍肯定台北地方法院对邱议莹的判决,认为这是“司法独立”的体现。国民党籍王鸿薇在判决后公开表示:“法院已给罗智强公道”,并强调“暴力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尽管国民党内部对外展现团结,但内部对如何利用此案存在较大分歧:
1、以徐巧芯为代表的激进派,主张持续追打“暴力前科”,要求邱议莹退选高雄市长,并推动“弹劾失职法官”。
徐巧芯
2、以台北市议员游淑慧为代表的温和派,虽谴责暴力,但呼吁“停止党内互打”,以避免让民进党借机炒作“蓝营分裂”议题。
3、而蓝营高层对是否将邱议莹与2026年高雄市长选举直接挂钩持谨慎态度,担心过度政治化会遭民进党反噬。
综上所述,蓝营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帮罗智强讨回公道,更是借此机会来重塑台湾政治生态的规则。随着邱议莹的“认罪悔过”,罗智强会继续“步步紧逼”还是“高抬贵手”呢?郑丽文上任后会拿“掌掴案”来说事吗?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持续关注的!
来源:我爱陶菲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