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南阳市第二中学校启动第二届科技文化节活动。高二年级化学组全体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备课组长赵鹏的带领下,以“探索化学奥秘,点燃科学梦想”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旨在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动有趣的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动
南阳市第二中学校
探索化学奥秘
点燃科学梦想
南阳市二中第二届科技文化节活动成果展
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南阳市第二中学校启动第二届科技文化节活动。高二年级化学组全体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备课组长赵鹏的带领下,以“探索化学奥秘,点燃科学梦想”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旨在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动有趣的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动手与思考中感受化学的魅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高二年级学生积极响应,化身小小科学家,带来了众多构思巧妙、制作精良的化学实验作品。其中,水果电池、简易灭火器、自制净水器以及精美的结晶玫瑰等项目尤为引人注目,充分展示了二中学子扎实的化学功底和无限的创造力。
一、 水果电池:当化学“遇上”电学
“水果电池”展台前,围满了好奇的同学。几个柠檬或苹果、锌片、铜片、导线和一个小LED灯,在同学们的巧妙连接下,原本毫无关联的物品组合在一起,竟成功点亮了LED灯。这背后蕴含的正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水果中的酸性物质作为电解质,锌片和铜片作为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从而产生电流。
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不仅直观地向学生们展示了电能的产生过程,更将化学与物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同学们在亲手制作和调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电能”这一抽象概念,体验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乐趣。
二、 简易灭火器:理论知识守护安全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在“简易灭火器”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利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和白醋(主要成分是乙酸)发生反应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设计并制作了简易的灭火器装置,混合液倒入模拟的“着火点”时,迅速喷出的泡沫和气体成功“扑灭”了火焰。
这项作品不仅是化学知识的应用,更是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它让学生们明白,化学不仅存在于实验室,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安全息息相关。通过亲手制作,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灭火原理,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 自制净水器:变废为宝的绿色化学
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自制净水器”项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社会责任。学生们利用塑料瓶、石英砂、活性炭、棉花等常见材料,分层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过滤装置。当浑浊的污水从装置顶端缓缓注入,经过层层过滤后,清澈的水流从底部流出。更有同学别出心裁,添加了酒精灯,冷凝管,蒸馏烧瓶等装置,将净化装置升级并进行了现场解说。
这个装置模拟了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涉及到过滤、吸附等物理和化学方法。它不仅展示了学生们对水的净化原理的理解,更传递了“变废为宝”和“节约用水”的环保理念。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了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巨大潜力,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绿色化学思想。
四、 结晶玫瑰:化学世界的艺术之美
如果说前几项作品展示了化学的“实用性”,那么“结晶玫瑰”则完美诠释了化学的“艺术性”。在展台中央,一朵朵晶莹剔透、形态各异的“玫瑰”静静绽放。它们并非天然生长,而是学生们通过控制温度、浓度等条件,让硫酸铜,明矾,食盐等物质缓慢结晶而形成的美丽晶体附着在玫瑰上。
这些作品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学生们惊叹于微观世界的奇妙与美丽。它向所有人证明,化学并非只有冰冷的试管和复杂的公式,它同样可以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之美。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物质微观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好奇心与热情。
备课组专门邀请了党委委员、教科室主任李桂超,教务处主任、高二年级负责人郑涛丽,化学学科支部书记朱建奇,高二年级主任孙志强和李德江同备课组全体老师一起参加优秀作品的评选活动。李桂超主任表示此次科技文化节的化学活动,不仅让知识走出了课本,更让“探索”成为了同学们的行动自觉,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思维的碰撞与实践的乐趣。郑涛丽主任认为同学们在活动中展现出的严谨态度与创新精神,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理解化学,在探索中爱上科学”的活动初衷,这不仅是一次学科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科学素养的历练。
第二届科技文化节化学学科作品获奖名单
此次南阳市第二中学校第二届科技文化节化学学科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南阳二中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它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学以致用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它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生们在动手与思考中,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将兴趣升华为志向。
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南阳二中的学子们必将更加热爱科学,勇于创新,未来定能在更广阔的科学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在科学的沃土上,有更多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来源:炫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