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费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从医三十多年来,我既做外科手术,也做微创消融,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因为甲状腺结节而焦虑的朋友。很多人一看到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四个字就心里发毛,其实啊,结节没那么可怕,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今天我想和
大家好,我是费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从医三十多年来,我既做外科手术,也做微创消融,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因为甲状腺结节而焦虑的朋友。很多人一看到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四个字就心里发毛,其实啊,结节没那么可怕,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正在改变甲状腺诊疗的新技术——人工智能(AI)。这不是科幻片,而是已经走进医院的真实应用。
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参考了2025年1月发表在《国际外科学杂志》上的综述《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为一位长期从事甲状腺疾病诊疗和科普的医生,我觉得这篇论文非常有价值,它系统梳理了AI是怎么辅助医生更准、更快地判断结节性质的。下面我就用大白话,带大家看看AI到底有多“聪明”。
一、甲状腺结节:常见但不必过度担心
甲状腺结节在成年人中非常常见,大约65%的人体检时都会发现。但请放心,其中90%以上都是良性的,不需要特殊处理。关键是要把那一小部分有风险的结节找出来,避免漏诊,也避免过度治疗。
目前,医生主要靠两种方式判断结节好坏:
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能看清结节的大小、形状、边缘、钙化等特征。细针穿刺活检(FNAB):用细针取一点细胞出来看,是判断良恶性的“金标准”。不过,这两种方法都依赖医生的经验,不同医生判断可能不一致。这时候,AI就来帮忙了!
二、AI是什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了解一下
AI不是机器人,而是一种能模仿人类思维的计算机技术。它主要包括两大类:
机器学习:让计算机通过大量数据自己找规律,不用人一步步教。深度学习:更像人脑神经网络,能自动从图像中提取特征,越学越准。在医疗领域,AI就像一位“超级助理”,能帮医生分析海量数据,提高诊断的精准度。
三、AI在甲状腺超声诊断中的神奇应用
超声是甲状腺检查的首选,但图像解读主观性强。AI的出现,让超声诊断变得更客观、更可靠。
具体来说,AI能做这些事:
自动识别结节特征:比如边缘是否清晰、内部有无钙化、形态是否规则等。风险分级:结合国际通用的TI-RADS系统,自动把结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辅助年轻医生:经验不足的医生在AI帮助下,诊断准确率明显提升。几个真实研究案例:
有一款叫ThyNet的AI模型,在测试中把医生的诊断准确率从83.7%提升到87.5%,还把不必要的穿刺检查比例从61.9%降到了35.2%。S-Detect系统能自动给结节分级,住院医生用它之后,诊断特异性从42.9%提高到76.2%。四、AI在穿刺活检(FNAB)中也大显身手
穿刺是确诊的关键一步,但15%~30%的病例结果属于“不确定”,让患者非常焦虑。AI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自动分析细胞图像:AI能通过数字扫描技术,把整个病理切片变成高清图片,从中找出恶性细胞的特征。辅助病理医生:尤其是在判断“不确定”病例时,AI能提供第二意见,减少误诊。区分细微病变:比如区分滤泡腺瘤和滤泡癌,这类在过去很难通过穿刺明确。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使用名为ThyroPower的AI系统后,初级病理医生的诊断准确率从87.7%提高到94.8%。
五、AI虽好,也有局限
目前AI还面临一些挑战:
数据来源有限,训练模型需要大量高质量图像;如何把AI更好地融入临床流程,还需要更多探索;目前主要用于风险分层,还做不到精确区分所有病理类型。但毫无疑问,AI已经成为医生得力的“智能搭档”,未来一定会更强大、更普及。
为什么我推荐大家了解这个主题?
因为我每天在门诊和线上咨询中,都能感受到大家对甲状腺健康的关注和焦虑。了解AI在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让你更安心,也能让你在就诊时更有底气。医学在进步,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人机协作”的时代,诊断更准、创伤更小、心里更踏实。
如果你或家人有甲状腺结节的困扰,别怕,现代医学有很多办法。欢迎关注我的科普内容,也记得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安心!
【作者简介】
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擅长甲状腺外科手术与微创消融。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等多项荣誉。长期致力于医学科普,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咨询超10万次,愿用专业知识和温暖文字,为你提供最可靠的医疗建议。
【推荐理由】
这篇科普融合了最新科研进展与临床实践,用生活化语言解读AI在甲状腺诊断中的真实应用。既传递知识,也传递安心——让你在健康路上,多一份信心,少一份焦虑。
来源:费健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