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无数人童年的央视少儿主持人月亮姐姐(王淏),在入职央视 27 年后,于 2025 年 10 月 18 日官宣 “转岗幕后”,成立个人工作室继续深耕儿童领域。这位以马尾辫、月牙笑为标志的 “童年陪伴者”,并未真正离开热爱的事业,而是选择了与前辈金龟子相似的转
伴随无数人童年的央视少儿主持人月亮姐姐(王淏),在入职央视 27 年后,于 2025 年 10 月 18 日官宣 “转岗幕后”,成立个人工作室继续深耕儿童领域。这位以马尾辫、月牙笑为标志的 “童年陪伴者”,并未真正离开热爱的事业,而是选择了与前辈金龟子相似的转型路径 —— 在时代变革中,以新身份延续对儿童事业的初心。
从 “故事大王” 到少儿标杆:27 年央视生涯的细节与坚守
月亮姐姐的艺术启蒙,藏在太原老家的少年宫旁。她出生于艺术家庭,父母的创作氛围让她从小对文艺充满好奇。家对面的少年宫是她的 “乐园”,曲艺班的快板、绘画班的水彩、口才班的朗诵,她挨个尝试,连老师都笑称 “这孩子精力比同龄孩子旺盛一倍”。7 岁时,她凭着对《猴王吃西瓜》故事的生动演绎,拿下太原市 “故事大王” 称号;8 岁再夺全国冠军,这个故事成了她的 “招牌”,甚至 20 岁考央视时,她再次以这段表演打动评委,顺利进入央视少儿频道。
初入央视的日子,远比想象中艰难。当时《七巧板》栏目在鞠萍姐姐的主持下已成为经典,刚毕业的王淏接到的任务,是接手这档节目,成为 “能和孩子共情的年轻主持人”。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她每天提前 1 小时到演播厅,对着空镜头练习语气 —— 比如把 “这个玩具很好玩” 改成 “咱们一起看看这个玩具怎么玩呀”,让表达更贴近孩子的视角;道具组准备的拼图、积木,她都会提前试玩,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录制结束后,她会把孩子的来信带回宿舍,深夜逐封阅读,回信时还会特意画个小月亮贴纸,让小观众感受到被重视。
渐渐地,“月亮姐姐” 这个名字取代了王淏,她也形成了独有的主持风格:不刻意装可爱,而是用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交流。她一手打造的《智慧树》,把科普知识融入游戏,比如教孩子认识动物时,会穿上卡通服饰模仿动物动作;主持《棒棒虎》《芝麻开门》时,她会记住常来节目的孩子的名字,下次见面时主动打招呼。这些细节,让她成为央视少儿频道的 “标杆”,不少家长说 “孩子只愿意看月亮姐姐的节目,觉得她像身边的大姐姐”。
转型铺垫与官宣:从育儿出书到幕后主理,温柔回应童年不舍
月亮姐姐的转型,并非突然之举。2017 年怀孕后,她减少了荧幕前的工作量,却没停下对儿童事业的探索 —— 她把自己的孕期感受、儿子成长的点滴,写成《月亮姐姐当妈妈》一书,书里没有说教,全是真实细节:比如儿子第一次说 “妈妈” 时,她正在录节目,只能对着手机录音反复听;带孩子玩积木时,发现孩子对颜色的敏感度,进而想到 “可以用积木教孩子认颜色”。这本书后来成为不少新手妈妈的育儿参考,也让她意识到 “儿童事业不止有台前主持,还有更多形式可以尝试”。
之后几年,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公益:去偏远地区做 “阅读推广”,给农村孩子带去绘本;发起 “月亮姐姐的小书房” 项目,帮留守儿童建立图书角。这些经历,让她逐渐明确 “想做更深入的儿童教育内容”。2025 年 10 月 18 日,她在社交平台发布一条不足两分钟的视频,正式官宣转岗:画面里,她还是标志性的马尾辫,穿着浅蓝衬衫,背景是熟悉的央视演播厅,语气平和却坚定:“陪伴大家 27 年,今天想跟大家说,我要从台前转到幕后,成立月亮姐姐工作室,继续做和孩子相关的事。”
视频发布后,评论区瞬间被 “童年回忆” 填满:“金龟子离开了,月亮姐姐也转岗了,我的童年好像真的结束了”“以后再也看不到月亮姐姐在节目里和小朋友玩游戏了吗”。面对不舍,她逐条暖心回复:“不是离开,是转岗位呀,以后会用更多方式陪伴大家”“下一站发车了,咱们一起去看看新风景”,用温柔化解了观众的遗憾。
与金龟子的隔空呼应:传统媒体人的转型与初心不变
月亮姐姐的转型路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辈金龟子(刘纯燕)。金龟子从 1991 年主持《大风车》开始,陪伴了几代人成长,2019 年离开央视后,并未远离儿童领域 —— 她和女儿一起尝试直播带货,选品多是儿童绘本、益智玩具,直播时依然保持着和孩子互动的亲切感,比如演示拼图时,会故意 “犯错” 让观众帮忙纠正;推荐绘本时,会现场朗读片段,让家长和孩子直观感受内容。这种 “不脱离童心” 的转型,与月亮姐姐如今的选择内核一致。
两人的转型,也折射出传统媒体人的共同困境:随着电视端影响力持续萎缩,曾经创造千万收视的少儿节目,难以触达习惯短视频的新一代观众;体制内的内容创作机制,也难以适配短视频 “快节奏、强互动” 的需求。张泉灵曾坦言 “体制内的创新思路,像穿着羽绒服游泳”,而月亮姐姐和金龟子的选择,正是打破这种束缚的尝试 —— 用工作室的灵活模式,做更贴近当下孩子需求的内容。
目前,月亮姐姐的工作室已有消息称会继续与央视少儿频道合作,推出儿童教育类短视频,比如把过往节目里的科普知识,拆解成 5 分钟的小片段;邀请孩子参与内容创作,让他们自己讲述喜欢的故事。北京的初秋,有网友拍到她在工作室里整理过往的节目手稿,每一页都贴着孩子送的小贴纸,有的已经泛黄,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温度。
这些细节都在诉说:月亮姐姐的 “转岗”,不是告别童年,而是以新的方式守护童年。就像金龟子离开央视后仍在儿童领域深耕,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对儿童事业的初心,从不会被身份或形式改变。
来源:娱七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