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元ES增程版:15-20万级“水桶车”?三大核心维度拆解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19:46 1

摘要:作为测过30+台15-20万级新能源车的博主,我发现这个价位的车型总有些“偏科”:要么续航强但底盘差,要么空间大但配置低。直到这次试驾星纪元ES增程版,才算摸到了“无短板选手”的门槛。今天不吹不黑,从实测数据、驾驶质感、用户痛点三个维度,给大家扒一扒这台车到底

作为测过30+台15-20万级新能源车的博主,我发现这个价位的车型总有些“偏科”:要么续航强但底盘差,要么空间大但配置低。直到这次试驾星纪元ES增程版,才算摸到了“无短板选手”的门槛。今天不吹不黑,从实测数据、驾驶质感、用户痛点三个维度,给大家扒一扒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一、续航实测:纯电通勤无压力,长途油耗有惊喜

先上硬核数据:我们按“市区拥堵+快速路”1:1的比例实测纯电模式,实际续航240km,比CLTC标称的255km仅差6%,这个续航达成率在同级里算优秀水平。按我每天30km的通勤距离,周一充满电,周五下班回家还剩少半的电量,完全不用中途补能。

切换到增程模式后,我们跑了段200km的高速+山路混合路段,全程空调24℃、音乐常开,表显油耗5.4L/100km,加92号汽油就行。换算下来每公里成本不到4毛钱,比同级别燃油车省了一半。最关键的是综合续航1645km,实测油箱见底时还能跑50km左右,“续航焦虑”这四个字在它身上基本不存在。

二、底盘与操控:这个价位不该有的“高级感”

拿到试驾车时,我特意看了底盘配置——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要知道同价位竞品大多用后扭力梁或三连杆。为了测真实表现,我找了段包含减速带、碎石路、连续弯道的“魔鬼路段”。

过减速带时,悬架能快速吸收震动,车身没有明显弹跳,后排乘客反馈“不像过减速带,更像压过一块橡皮”;碎石路上,胎噪和风噪控制得很到位,60km/h车速下车内噪音仅58分贝,比我的家用车安静不少。最惊喜的是弯道表现,5.88米最小转弯半径让它在狭窄山路里掉头很灵活,方向盘虚位小,指向精准度能打8分(满分10分),侧向支撑足够,急弯时车身侧倾控制在合理范围。

三、用户痛点解决:空间、安全、细节全拿捏

作为家庭用户,我对空间和安全特别敏感。星纪元ES增程版4945mm车长+3000mm轴距,后排腿部空间达到980mm,我183cm身高坐进去,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两拳距离,中间地台纯平,坐三个人也不挤。后备箱常规容积396L,放倒后排能扩展到1500L,家用还是很合适的。

安全更是同级标杆水准:笼式车身2.0以88%高强度钢铝打造,46000N·m/deg扭转刚度为碰撞时的生存空间筑牢防线;全系7气囊+7秒保压侧气帘,配合先进安全带直降30%伤害风险,E-CALL 1分钟精准报警。带娃家庭专属保障拉满,而且前排气囊可手动关闭防误伤宝宝,“儿童存在检测”杜绝遗忘;ADAS系统实用贴心,提前2秒预警“开门杀”,自动紧急制动对行人和骑车人敏感,长途时车道保持+疲劳监测全程护航,星纪元ES的安全可是在欧洲ENCAP获得五星安全,实力认证。

试驾三天后,我给星纪元ES增程版的评价是“90分选手”。它没有明显短板,续航、空间、底盘、安全都达到了同价位顶尖水平,尤其适合既要通勤代步又要长途出行的家庭用户。唯一的小遗憾是车机系统流畅度一般,偶尔会有轻微卡顿,但OTA升级后应该能改善。

如果你预算15-20万,想要一台“既要又要还要”的新能源车,这台车真的可以去4S店试试,相信会和我一样被它的综合实力惊艳到。

来源:郑州朗科汽车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