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5日至26日,李不言老师在北京带领了一场深刻而温暖的系统自和谐心理咨询工作坊。两天的时间里,来自不同背景的学员齐聚一堂,在四个真实个案的呈现中,共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现场没有枯燥的理论灌输,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们一次次真实的动作、眼神、言语与情绪流动,
10月25日至26日,李不言老师在北京带领了一场深刻而温暖的系统自和谐心理咨询工作坊。两天的时间里,来自不同背景的学员齐聚一堂,在四个真实个案的呈现中,共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现场没有枯燥的理论灌输,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们一次次真实的动作、眼神、言语与情绪流动,这些鲜活的生命体验,让“自体和谐、空间和谐、时间和谐”三大理论不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生命智慧。
在家庭系统的个案中,一位参与者通过角色代表,重新看见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困境。起初,“现在”的自己与“孩子”之间隔着半米的距离,背对着“内在力量”,仿佛被孤立在生活的漩涡中。李不言老师引导他回望“过去”的自己,那个曾满怀期待、希望他过得更好的年轻身影,一句“你本可以长到1米8”的比喻,唤起了深藏的自我肯定。而“未来”的自己坚定地走向“现在”,传递出信任与支持。这一刻,时间的断裂被修复,过去不再指责,未来不再遥远,当下的焦虑也随之松动。当他转身面向“力量”,并向“孩子”迈出那半步时,空间关系悄然重构,连接重新建立。李老师说,亲子问题的背后,往往是时间线的断裂和空间位的错位,而真正的和解,始于理解与靠近。
组织系统的个案同样令人震撼。团队中“消极怠工”与“过度争抢”的代表,分别站在角落与中心,彼此对立,气氛压抑。李老师引导大家梳理“核心目标链”,明确每个人在系统中的位置与价值。当“你补这个环节,我撑那个节点”的分工清晰呈现,原本消极的人主动上前,争抢的人也愿意放手。团队的空间从割裂走向协同,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李老师指出,组织的内耗从来不是人的错,而是空间和谐的缺失。当每个人都知道“我在哪里”,团队才能真正发力。
在人格系统的个案中,一位代表反复表达“我怕做不好,别人会笑话我”。这是内在批判者的声音在主导,支持者却沉默无声。李老师引导他进行自我对话,说出“你已经足够勇敢”时,泪水滑落,全场动容。这不是消灭批判,而是让支持的声音被听见,让内在的冲突转化为对话与共处。自体和谐,不是追求完美,而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依然选择前行。
有学员提问为何要持续做系统咨询,李老师回答:“人成长,系统变。”每一次咨询都是在时间线上种下和谐的种子,随着成长,种子会发芽。曾经紧张的女儿代表变得安静懂事,伴侣的状态也在悄然变化,这不是换了人,而是认知空间被重新调整,关系因此焕然一新。
面对心理学是否玄学的疑问,李老师引用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强调自和谐理论是理性与实践的结合。情绪的传递是空间能量的流动,代表的感受是自体状态的共鸣,一切皆可感知、可调整。科学在于发展,心理学在于实践,自和谐理论正是从无数个案中提炼出的可落地路径。
这场工作坊让所有人明白,自体和谐是内在的底气,空间和谐是关系的密码,时间和谐是成长的动力。一位电力系统的领导在结束时写下十六字感悟:解开心结,播撒美好,抚平创伤,静待花开。这不仅是对个案的总结,更是对生命本身的祝福。
李不言老师常说:“你不做系统咨询,就只是活出一个人的人生;但你参与了,就能用有限的生命,体验无数人的人生,看见无数种可能。” 正是这种深刻的共情与体验,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带着释然的微笑离开。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看待生命的新视角——在自体、空间、时间的和谐中,每个人都能生长出属于自己的蓬勃力量。下一场工作坊,期待更多人相遇,在角色体验中触摸生命的温度,在理论共鸣中解锁自和谐的密码,让千万生命的自和谐之光,照亮更多前行的路。
来源:妙招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