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养老行业明确规定,高龄老人助浴水温得控制在三十八至四十摄氏度之间,这是经过反复验证的安全区间,既不影响清洁,又能避免烫伤。
日本一名九十多岁的老人,在养老院洗澡时被六十摄氏度的热水严重烫伤,最后没抢救过来。
日本养老行业明确规定,高龄老人助浴水温得控制在三十八至四十摄氏度之间,这是经过反复验证的安全区间,既不影响清洁,又能避免烫伤。
六十摄氏度,比标准高出整整二十度,这哪里是洗澡水,简直是沸水。
为啥会出现这种离谱的情况?说起来更让人无奈。事故前两天,养老院为了给浴室消毒,把水温调到了六十摄氏度,这个温度杀菌没问题,但消毒结束后,操作人员居然忘了把水温调回来。
更要命的是,当天协助老人洗澡的护理人员,既没提前核对水温设置,也没按规矩用手试温,直到老人喊好烫才发现不对劲。
这里得跟大家说个容易被忽略的点:九十多岁老人的皮肤,跟年轻人完全不一样。他们的皮肤厚度只有年轻人的三分之一,角质层薄、弹性差,对温度的耐受度极低,别说六十摄氏度,就算是四十摄氏度以上的水温,长时间接触都可能造成隐性烫伤。
而且高龄老人的体温调节中枢早就退化了,遇到高温根本没法快速反应,等感觉到烫的时候,皮肤组织已经遭到严重损伤。
这事儿说穿了,根本不是什么意外,而是多重失误叠加的必然结果。涉事的Anesis寺田町养老院,在林寺区,由神户市东滩区某医疗法人运营,有一百五十张床位,专门接收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
按行业标准,老人洗澡这种高风险操作,必须有双人核对机制,可事发时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场。
从消毒后水温未复位,到入浴前未试温,再到缺乏监督机制,每一个环节都在放水,最后把老人推向了深渊。
更让人寒心的是涉事机构的态度。八月二十二日,《读卖新闻》记者找上门,想了解事故处理、整改计划还有赔偿方案,结果对方只甩了一句无法回答。
养老机构做的是良心生意,收着家属的钱,担着照顾老人的责任,出了这么大的事,居然躲着不回应?
这种回避态度,比事故本身更伤人心,操作失误能改,可责任意识没了,再完善的制度也只是摆设。
目前大阪府警方已经以专业疏忽致人死亡为方向展开调查,要查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查安全制度的执行,还要查设备参数复位的流程。但不管最后调查结果如何,逝去的生命都回不来了。
其实这事儿不光是日本养老行业的警钟,对咱们所有人来说都值得深思。现在全球都在老龄化,越来越多的家庭会依赖养老机构。
大家把老人送进去,图的不就是个安全放心吗?可现实中,不少机构把规范流程写在手册上、贴在墙上,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大打折扣。
总觉得偶尔一次忘试温没关系少一次核对问题不大,却忘了养老服务里根本没有差不多,差一点温度,差一个流程,可能就是一条人命。
养老不是把老人看好就行,而是要带着敬畏心去守护。老人把晚年托付给机构,家属把信任交出去,这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养老安全从来没有捷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细节,都连着一条生命。希望这起悲剧能真的唤醒所有养老机构的责任意识,别再让疏忽变成致命的借口。
来源:成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