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首次确定了与抑郁症有关的脑细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21:01 2

摘要:这项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团队于2025年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的研究,通过对来自道格拉斯-贝尔加拿大脑库的珍贵人脑组织样本进行分析,利用单细胞基因组学这一革命性技术,对超过20万个脑细胞进行了精细排查。

麦吉尔大学和道格拉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两种关键的脑细胞类型在抑郁症中显示出遗传性破坏。

研究核心:锁定两大“嫌疑”细胞

这项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团队于2025年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的研究,通过对来自道格拉斯-贝尔加拿大脑库的珍贵人脑组织样本进行分析,利用单细胞基因组学这一革命性技术,对超过20万个脑细胞进行了精细排查。

他们首次明确地将抑郁症与两种特定脑细胞的功能改变联系起来:

过度应激的“指挥官”:兴奋性神经元

在大脑中,有一类负责处理情绪和压力的兴奋性神经元。研究发现,在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这类细胞内的基因调控系统出现了故障。一个名为NR4A2的基因(可以理解为一个“压力警报器”)处于持续异常活跃的状态。

这使得神经元长期处于“一级战备”的过度兴奋状态,不受控制地传递与压力和负面情绪相关的信号。可以想象,这就像一部手机因为某个应用崩溃而耗尽资源,导致整个系统发烫、卡顿,最终难以正常运行。

消极怠工的“保安”:小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的免疫细胞,扮演着“保安”和“清洁工”的角色,负责清除炎症垃圾、维护大脑内部环境的稳定。然而,在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这些“保安”却普遍表现出“消极怠工”的状态。

它们的基因活性降低,变得怠惰,无法有效清理因慢性压力等因素积累的“炎症垃圾”。这导致大脑环境失衡,进一步损害了神经元的健康。

细胞对话:一张失衡的“工作网络”

这项研究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描绘了一幅抑郁症的“细胞级工作网络失衡图景”:这并非单一细胞的孤立问题,而是兴奋性神经元“过度点火”和小胶质细胞“消极怠工”共同导致的一场“系统性紊乱”。

此前多项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例如,东南大学团队的研究发现,抑郁症状态下,大脑前边缘皮层的小胶质细胞会过量产生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这种蛋白会通过特定的神经元受体破坏突触功能,从而诱发抑郁行为。这展示了小胶质细胞功能紊乱如何直接导致神经元损伤。

同时,南通大学团队的研究从另一面揭示,恢复小胶质细胞的正常功能,可以促使星形胶质细胞释放有益因子,促进海马区的神经新生,从而产生快速抗抑郁效应。山东大学团队的研究也发现,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的特定成分会抑制新生神经元的产生。

这些研究共同印证了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之间通信的失常,是抑郁症核心的病理环节之一。

技术突破:看清大脑的“单张户口”

这项研究能取得突破,关键在于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超级放大镜”。过去,科学家研究抑郁症的脑组织,就像面对一个打碎了所有零件的手机,只能分析一堆“金属和塑料的混合物”,无法知道具体是哪个元件坏了。

而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则能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地去“审问”,查看每个细胞的“户口本”和“工作日志”(基因表达状态),从而在由数百亿细胞组成的复杂大脑中,精准定位出究竟是“哪栋楼、哪户人家”出了问题。

未来展望:从“地毯式轰炸”到“精确制导”

这项研究首次在特定细胞类型上为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高精度的“藏宝图”。它告诉我们,抑郁症与大脑中负责情绪指挥的兴奋性神经元过度兴奋,以及负责免疫清洁的小胶质细胞功能减退密切相关。

这一发现的意义是深远的,它很可能改变未来抑郁症的治疗模式。

精准医疗的新靶点:未来的药物开发,不再是像传统的抗抑郁药那样进行“地毯式轰炸”,影响整个大脑的化学环境。而是有可能设计出像“精确制导导弹”一样的疗法,特异性修复那些失控的“指挥官”(如靶向NR4A2通路),或重新激活那些“怠工的保安”(如调节小胶质细胞功能)。

理解疾病的生物学本质:这项研究以坚实的证据向世人表明,抑郁症并非意志薄弱或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大脑内部真实发生的、可测量的生物学改变。这有助于彻底扫除与疾病相关的“病耻感”。

参考文献

Anjali Chawla, et al.Single-nucleus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profiling identifies cell types and functional variants contributing to major depression. Nature Genetics, 2025; 57 (8): 1890 DOI: 10.1038/s41588-025-02249-4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dahuajingshen@126.com

来源:老赵的科学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