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要给旧金山派联邦特工和军队,闹得湾区人心惶惶,结果没几天就一个电话全盘取消,这反转是不是越想越离谱?很多人纳闷,一个国家的军事部署,怎么说变就变?
特朗普要给旧金山派联邦特工和军队,闹得湾区人心惶惶,结果没几天就一个电话全盘取消,这反转是不是越想越离谱?很多人纳闷,一个国家的军事部署,怎么说变就变?
核心原因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居然是两位亿万富翁的游说,再加上一叠城市数据。 先说说旧金山这地方的矛盾之处。
你要是看数据,会觉得这里安全得很:暴力犯罪率是70年来最低,帐篷营地数量创了历史新低,租赁的办公空间比腾空的还多,零售业第一次回暖,酒店和会议预订量都涨了50%。
犯罪总数长期都很低,就算现任市长和总统没上任时也这样。现在旧金山正朝着1954年以来最低的凶杀案总数努力,去年的凶杀案数量已经是1961年以来最少的,以前让它背上破窗之城名声的汽车破窗盗窃案,也少了很多。
但你真到街头走一走,感受又完全不一样。有些地方比1970年代连环杀手横行的时候还不堪,到处是公开的污秽,毒品买卖和吸食就明晃晃在街边发生,无家可归者和瘾君子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不安。
也难怪,包括科技公司CEO、风险投资人在内的一群人会坐不住,之前还在社交媒体上喊着要派国民警卫队来。
有意思的是,Salesforce创始人马克·贝尼奥夫一开始也是支持派国民警卫队的。更巧的是,他和特朗普个性特别像,他们公司的老员工早就说,俩人一对一见面肯定顺顺利利。
可最后呢?他转头就和英伟达CEO黄仁勋一起,以特朗普的朋友身份去游说撤兵,居然真就成了关键。
这事儿最让人觉得荒诞的地方就在这:现代民主社会里,国内动用军事力量,本该是基于公共利益,得经过立法、行政、司法层层把关,有严谨的评估和听证流程,结果到这儿,成了亿万富翁随口表态就能左右的事。
贝尼奥夫立场说变就变,本质就是精英阶层凭着自己的观感随便说话,但这几句话的分量,比普通民众的诉求、专业部门的调研还重。
你想想,这是不是有点不对劲?所谓民治,难道就是少数有钱人说了算?当亿万富翁的电话比制度还管用,商业精英的个人判断取代了专业分析,政策能不偏离普通人的真实需求吗?
当然,旧金山市长丹尼尔·卢里也起了作用。面对总统的计划,他情绪挺稳定,直接给特朗普打电话,翻来覆去说这些积极数据,还提了房地产振兴的事,一直强调这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
卢里说,特朗普在电话里没提任何要求,也没有证据显示,旧金山要靠高价买特朗普在加州街555号的房产,或者承诺在Salesforce大厦顶建特朗普大厦来换撤兵。至于通话时卢里有没有直呼特朗普的名字,现在还没人知道。
但这事儿根本没彻底解决。特朗普只给卢里打了电话,奥克兰市长芭芭拉·李压根没收到通知,卢里他们觉得湾区其他地方可能没事,但也没得到明确承诺。
更让人担心的是,卢里之后还要和司法部长帕姆·邦迪见面,联邦调查局或缉毒局要是给禁毒援助,会不会附带一堆苛刻又反复无常的条件?
要知道,跟特朗普及其团队打交道,这种浮士德式交易可不少见,短期能化解危机,长期下来地方治理只会越来越被动。
而且特朗普自己都写过,他们想尝试一下,因此我们周六不会对旧金山采取行动,这种轻描淡写的话,完全暴露了他对公共政策的漠视。
一个国家的政策,不管是军事部署还是地方治理,本该有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要是仅凭个人意志或少数人的游说就随便改,政府的公信力迟早会被耗尽,地方也会在政策摇摆中无所适从。
说到底,城市治理不能只盯着数据,民生痛点也得解决;公共决策也不能只听精英的声音,普通人的诉求同样重要。不然,所谓的治理,不过是少数人的游戏罢了。
来源:成倚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