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餐饮业:卷死同行,饿死自己的时代该结束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17:28 1

摘要:“单量翻了一倍,利润却少了一半。”张师傅苦笑着展示手机上的订单详情:一份包含猪肉包子、茶叶蛋和可乐的套餐,原价23.18元,经过平台补贴后,顾客只需支付8.1元,而到他手里的利润,仅有2.82元。

一份标价23元的套餐,顾客实付8元,商家到手仅剩2.8元——2025年的外卖大战,让无数餐饮老板陷入“做一单亏一单”的生存困境。

清晨五点半,天津南开区的张师傅包子铺已经亮起灯火。第一笼包子刚出蒸笼,外卖提示音就急促响起,打破了黎明的宁静。

“单量翻了一倍,利润却少了一半。”张师傅苦笑着展示手机上的订单详情:一份包含猪肉包子、茶叶蛋和可乐的套餐,原价23.18元,经过平台补贴后,顾客只需支付8.1元,而到他手里的利润,仅有2.82元。

这不是个别现象。第八届餐饮产业大会数据显示,餐饮堂食客单价已跌回十年前水平,新增外卖订单中,七成以上来自15元以下的低价区间。一场关乎生存的行业变革,正在每个角落悄然上演。

“不参与活动,就没有流量;参与了,就得亏本。”这是2025年上半年,无数餐饮老板面临的残酷选择题。

在广州番禺,一家开业半年的木桶饭店经历了过山车般的经营状况。店主展示了一笔令人心酸的订单:一份原价21.8元的木桶饭,经过平台补贴后,实际收入只有4.11元。

“这连食材成本都不够,更别说房租和人工了。”曾经日流水6000元的店铺,在最惨淡时营业额骤降至500元。苦苦支撑数月后,店主最终选择了关店止损。

这样的故事在2025年的餐饮界不断重演。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餐饮店闭店率同比上升23%,其中大量是被外卖大战加速淘汰的堂食店。

在河南商丘,一家韩餐店老板的遭遇同样令人揪心。一份28.8元的拉面,经过平台复杂的补贴规则分摊,最终到手仅11.33元。

更让餐饮人寒心的是,连到店顾客都开始现场点外卖。青岛一家社区饺子馆的老板发现,老顾客到了店里,掏出手机比对价格后,竟然当着他的面点起了外卖。

“我们仿佛成了平台的打工人,每天忙碌却赚不到钱。”多位餐饮老板表示,外卖平台的补贴大战,让整个行业的价格体系陷入混乱。

中国餐饮产业研究院院长吴坚指出,不计成本的补贴在未有效提振总需求的情况下,强行改变了消费路径,将堂食客流转移至线上,严重冲击了依赖堂食的线下门店。

转机出现在2025年7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主要外卖平台,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这道明确的“刹车”指令,让疯狂的补贴大战开始降温。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首次将“平台强制经营者低价倾销”纳入“低价倾销”范畴。这条划定的红线,为市场的长期公平竞争提供了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美团率先升级“繁盛计划”,投入28亿元帮助商家稳住经营。其中20亿元用于商家助力金,3亿元支持店型模式创新,5亿元推动“明厨亮灶”新基建。

潮水退去后,真正的求生者开始探索新的出路。

在深圳宝安区,老乡鸡开创的“卫星店”模式正显示出强大生命力。这种50-80平方米的小型店,专攻线上外卖市场,使店均成本降低60%,回本周期缩短至6-8个月。

外婆家的76家卫星店中,已有7家实现“单月售万单”的业绩。从“卷价格”到“卷效率”,成为餐饮业的新趋势。

在长沙,一家社区粉面馆通过接入“明厨亮灶”计划,在平台直播后厨操作,单量当月就增长了四成。透明经营带来的信任,正在成为商家最有力的竞争武器。

大众点评推出的“市井烟火榜”,让超过2400家烟火小店和1200家市井老店获得曝光机会。这些没有巨额营销预算,但用心经营的小店,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数据显示,8月餐饮行业信心指数已开始回升,客单价指数止跌回暖。越来越多的餐饮人把重心回归到食材新鲜度、厨房卫生和菜品口味这些本质问题上。

来源:小流食味菜谱

相关推荐